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名八年级女生情绪低落,对外界刺激反应激烈,经常出现用小刀划伤手臂的行为;与父亲冲突激烈,甚至有杀了父亲然后自杀的偏激想法。心理辅导教师通过共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获得学生信任;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技术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辅导,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联合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心理委员,关注、鼓励、陪伴该女生,最终消除了危机。这一案例表明,对待因抑郁而自伤的学生,药物治疗需要与心理辅导共同进行,才能助其尽快走出危机。  相似文献   

2.
一位初三男生因与父亲发生矛盾,选择离家出走并实施自伤行为后前往医院,学生父亲在与医院联系后向班主任表示拒绝看望孩子。面对该起校外心理危机事件,心理教师共情班主任,指导班主任稳定家长情绪;在第一时间通过家访了解事情原委,对自伤学生进行现场直接干预,引导学生矫正了不合理信念,修复了亲子关系,最终与父亲和解,在父亲和姑姑的陪同下接受了专业治疗,逐渐恢复了健康。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同伴是陪伴他们最多的人。原生家庭状况类似的学生常结成小团体,除了相互扶助外,还会传递负性情绪,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教师发现此类问题时要及时介入,上报学校,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如果超出学校心理辅导范畴,应当及时转介,同时建议家长向校外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家校医三方共同努力,帮助学生顺利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交往危机常常导致冲突.为有效地干预人际交往危机,在学生人格成长、综合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学生管理中,除加强日常的教育管理与引导外,还要运用心理咨询原理,帮助学生改善人际交往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今后走向社会,进行角色转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中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呈上升趋势,使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挑战。一名六年级女生出现了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心理教师在了解该生自伤原因(功能评估)的基础上,穿插使用短焦技术,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应对冲动的模式;并以帮助学生维护较好的支持系统为主线,提高其人际效能和自尊,降低自伤风险,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死亡,而自杀未遂者则为此数字的10至20倍,因此全球平均每40秒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每3秒钟就有一人企图自杀。在我国,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八人自杀未遂。在15~24岁年龄段的青年中,自杀已是首位的死因。  相似文献   

7.
人际交往冲突容易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在人际交往理论(PAC)指导下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能够有效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危机。人际交往理论(PAC)主要分析人们在交往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态对实际交往效果的影响。建立A-A模式的人际冲突应对策略,即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自我状态(A),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自我状态(A),作出成人反应,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从而有效应对因人际冲突带来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概况王某,女,18岁。重点高中高三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家族无精神病史。她善良,待人热情,乐于助人,直率,特别重感情,学习成绩较好,同学关系较好。她是家里的骄傲,也是村里的骄傲。  相似文献   

9.
赵秀珠 《江苏教育》2022,(56):39-40
通过对中学生自伤行为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学校对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策略。学校要注意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策略,预防其他学生出现模仿行为,从而有效地应对学生的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一则大二学生危机干预工作案例的分析,对干预工作的过程进行回顾与探讨,寻求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努力构建一种可行性好、操作性强的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人际交往冲突容易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在人际交往理论(PAC)指导下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能够有效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危机。人际交往理论(PAC)主要分析人们在交往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态对实际交往效果的影响。建立A-A模式的人际冲突应对策略,即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自我状态(A),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自我状态(A),作出成人反应,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从而有效应对因人际冲突带来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2.
自伤行为是指故意在自己身上造成伤害,该行为问题存在于多类儿童身上,极大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对教师有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挑战.从积极行为支持的角度来看,学生课堂自伤行为具有三大功能:正强化、负强化、感觉刺激或感觉调整功能.文章在对自伤行为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课堂自伤行为的干预策略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口语提示,培养沟通技能;区别强化,培养合适替代行为等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自伤行为作为一种基于病理心理的高危风险不健康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有着较大的普遍性。目前还尚未被确立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且其严重危害性还不为教育者所知晓和重视。学校德育亟待从成因、不良后果诸方面深入探察,以期找到比较安全有效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乃至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高校心理突发事件关乎学生生命安全,而辅导员直接参与处理有关心理突发事件。文章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提出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突发精神分裂症的处理与应对方法,以期为类似危机处理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伤青少年的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自伤给青少年留下的不仅仅是生理上伤疤,更是心理层面的伤害,甚至会致残、死亡。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果能够对自伤青少年采取干预措施,则可以有效帮助青少年维护心理健康。学校在干预自伤青少年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行动;关注同伴、网络对自伤青少年影响的两面性并合理利用正向影响;疏理校内外资源并形成合力,建立自伤危机干预通道。而发动心理教师、其他科任教师、家长、同伴等开展全员预防自伤工作将有效预防青少年自伤。  相似文献   

16.
浅议辅导员工作中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但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在交往中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和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危机征兆,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危机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提出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危机的干预措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  相似文献   

17.
危机干预与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心理压力、紧张、焦虑情绪日趋增长,大学生自杀以高出一般人50%的比例在上升,尽快普及危机干预的技术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文章在对危机、危机干预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实施危机干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量表访谈、观察记录与分析等方法对孤独症学生个案的自伤行为进行功能性行为评估,基于评估结果制定事前预防、训练能力和后果改变等干预方案,依据正向行为支持、最近发展区、正强化等理论和方法,应用言语和非言语沟通训练,对个案自伤行为进行共12周的干预实验。经观察分析、教师评估及家长访谈等方法验证,个案的自伤行为减少,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中,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突发性事件日益增多,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校园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学生突发心理问题,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通过一则癔症学生的干预工作案例分析,回顾对癌症学生的处理过程与处理办法,从中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心理咨询中,当来访者可能存在自我伤害的高风险时,心理咨询师有向对方合法监护人提出预警的责任。但是,告知监护人意味着要泄露来访者的咨询秘密,这不可避免会影响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度。心理危机干预后如何重建信任?本文结合一个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从澄清感受、自我暴露、阐述规范、调整认知等角度进行了成功的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