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以来,殷墟范围内陆续出土了大量的乐器,计有铃、铙、磬、埙等。对出土的乐器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是殷墟出土乐器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殷墟自发掘以来,出土了很多乐器。但是,目前尚没有针对殷墟出土乐器的专门研究,本文在对目前相关殷墟出土乐器的研究成果从考古学和音乐学两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地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对殷墟出土乐器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期更多的学者对殷墟出土乐器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对晚商乃至商代音乐文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1.“殷墟”之名源于“商朝都城留下来的废墟”。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墟,即今天的河南安阳西北,商朝从此稳定下来,“殷墟”成为商朝帝都的名称。上个世纪初,殷墟被发现以后,学者常借用“殷墟”来指称殷墟的遗址,乃是因为古已有其名,并非因其成为废墟而得名。2.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背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应是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因为除发现了大量商朝甲骨文外,还在陕西扶风、岐山一带的周原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些西周早期的甲骨文;而从已出土的甲骨文看,所用龟甲通常是龟的腹甲,有时也用龟的背甲。3.判断…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乐器,按照材质可以分为竹(笛)、土(埙)、金(钟)、石(磬)、丝(琴)、革(鼓)、匏(笙)、木(响板)等几类.现逐一简单介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有音阶的乐器是出土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里的吹奏乐器骨笛,如图1,据考证  相似文献   

5.
1975年江西清江横塘狮脑山,位于县西22公里,西南距著名的吴城商代遗址七公里.吴城商代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是我国长江以南第一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遗址.此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与郑州二里冈、安阳殷墟,辉里琉璃阁、藁城台西、黄陂盘龙城等商代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较为接近,可见江西吴城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本期介绍的清江狮脑山出土的虎耳兽面纹扁足铜鼎,风格与吴城商代遗址出土的一些青铜器相似,年代与殷墟早期相当.此鼎口部为斜折沿,厚唇、立耳、两耳上各立一虎,虎身满饰云雷纹,二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兴未艾,其规划与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创新保护与展示方法,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则成为大遗址保护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在调查分析殷墟遗址保护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殷墟保护规划,提出了将殷墟遗址规划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完整真实展现殷墟格局与面貌、提升保护展示水平、升级文化产业、扩大宣传等构想,以期为实现殷墟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与发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的主要发现地是河南安阳殷墟,目前所见与殷墟甲骨文最有血脉关系的应是在郑州早商遗址发现的牛骨刻辞。2003年,山东济南大辛庄遗址新出土了介于殷墟文化二、三期之间的商代甲骨文,令人关注。此外近几十年来,在陕西周原遗址、山西洪赵坊堆、陕西长安张家坡、北京昌平白浮、北京房山镇江营和琉璃河、河北邢台南小汪等地西周遗址也出土了一系列商代末年至西周初年的甲骨文。  相似文献   

8.
华夏先民对山的崇拜源远流长.在古老的殷墟卜辞中有“侑于五山”的记载(见《殷墟粹编》七十二).这在更为古老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存物中得到了印证,出土于山东省莒县陵阳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灰陶器刻划有类似“山”字的符号.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古遗址出土的玉石边璋,有两座神秘的山及立人、跪人,是祭山神器.在古人的心目中,山是天地之间的通道.中国古神话认为:混沌初开时,天和地有路相通,所谓“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见《定庵续集》卷二“壬癸之际胎观”).到了颛顼高阳氏“乃命重、黎,绝地天通”(见《尚书·吕刑》).这在《国语·楚语下》有更为历史化的记述:“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揉,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是复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著名晚商都城——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晚商卜骨进行攻制工艺重构实验,河南动物考古研究人员Et前揭开了晚商甲骨占卜之谜,吉凶兆纹的出现是基本可控的。  相似文献   

10.
钟磬之声     
你是否知道,“南”“甬”的本义竟然是古代的两种乐器?而简化字“声”恰是源于另一种著名的古乐器——磬(qìn ɡ)的形状?  相似文献   

11.
人类何时采用文字记录代替结绳、串贝记事?湖北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宜昌县杨家湾遗址发现我国最早象形文字,把文字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 杨家湾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存面积近5万平方米。据出土器物类型分析,该遗址时代属大溪文化中期,距今6000年左右。考古队员从该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石器、玉器,还  相似文献   

12.
七色板     
宜昌发现最早象形文字 我国文字起源又推前两千年 湖北考古工作者最近在宜昌县杨家湾遗址发现我国最早象形文字,把文字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还早2000多年。 杨家湾遗址是长江三峡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存面积近5万平方米。据出土器物类型分析,该遗址时代属大溪文化中期,距今6000年左右。考古队员从该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石器、玉器,还发现170余种刻划在陶器上的符号。这些符  相似文献   

13.
关于《山海经》中《海内经》所记“西南有巴国”的巴国地望,笔者曾对鄂西香炉石遗址出土大量我国早期巴文化遗物和安阳殷墟出土甲骨文中多有“巴方”的记载所进行的考察,恰与湖北大学刘先枚教授及台湾成功大学李冕世教授合撰的《安州六器考及附记》一文对“虎方”和“巴方”地望的考证不谋而合,均认为是在今鄂西清江长阳一带。这说明通过出土文物来证史的这一科学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应是准确和可靠的。至于《山海经》所记“巴国”的年代,当是我国上古时期无疑,即距今4000-3000年之间。  相似文献   

14.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的都城遗址,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殷墟以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遗址为核心区域,这两处遗址被同  相似文献   

15.
甲骨文     
甲骨文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查不到的,因为形成这个词的历史只有六十年左右,也就是在殷墟甲骨文发现的二十年以后。今天所指的甲骨文就不仅是殷墟出土的商王朝后半期的文字,近三十年来在山西洪赵县坊堆村(195t年),陕西长安县张家坡(1956年),北京昌平县白浮村(1975年)和陕西岐山、扶风两县交界的周原(1977年)都先后出土了一些西周时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只是出土的数量很少,內容也不如商代甲骨文丰富,目前对它的内容正在研究,所以这里介绍的仍是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并不是被发现时就称为甲骨文,它经历了由“龙骨”到甲骨,由“刻划”到文字这样一个过程。早在清朝光绪末年,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两公里处小屯村的农民,耕种时经常从田中翻出青铜器、  相似文献   

16.
洹北花园庄遗址早段与二里冈上层二期之间差异明显,早晚两段之间联系紧密,不宜分割,晚段与殷墟文化一期前后相接,无明显缺环。洹北花园庄遗址整体文化面貌接近殷墟一期文化,应将其整体划入殷墟文化一期的范畴,作为新殷墟文化一期的早段,其年代上相当于盘庚、小辛、小乙阶段。  相似文献   

17.
对安阳殷墟考古大遗址的文化资源及殷墟保护区内经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遗址保护与当地城区经济建设之间存在制约和矛盾。通过分析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中遗址保护与城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殷墟的建设与保护应符合一般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对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考古大遗址公园的考古保护工作应与当地城区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八音”,是指我国古代的乐器,亦即古代乐器的统称。我国古代,依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称作“八音”。一、金类:这类乐器用金属制成,如钟、编钟、方响、钲、铙、钹、锣等等。二、石类:这类乐器用石料或玉制成,如磬、玉磬、编磐、鸣、球等等。三、丝类:这类乐器因其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     
《小学生》2008,(Z1)
最古老的乐器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乐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骨哨",其年代的上限为距今7000年左右,发现于中国浙江河姆渡遗址中。"骨哨"是截取鸟禽类中段肢骨加工而成的,长度4至12厘米不等,器身略呈弧曲。其中有一件骨哨,出土时腔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安阳殷墟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30多处,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等。它们有着怎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树一帜的自然风光?历史的列车虽已远去,但留下永不消逝的痕迹。为回报社会关爱,安阳市决定从7月16日起到8月15日止,殷墟向全国免费开放一个月,景点包括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遗址。这堪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古代文明相媲美的世界文化遗产,又有多少震撼人心的胜迹期待着你的目光?请随我们一起踏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旅,追寻国之瑰宝那灿烂不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