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学科理解是对数学学科本质及其思维方式的一种本原性、结构性的认识,包括三个层次:数学双基层、问题解决层和数学观念层,六个要素:数学基本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学科方法、数学学科思想、数学学科思维和数学学科精神.数学学科理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具有关联性、发展性和情境性的特征.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必须依托情境,以问题为引领,在数学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促进数学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学科教育教学中,充分了解学情和数学问题的背景、密切关注学生和数学问题产生的真实情境,深入挖掘数学教育教学素材、合理地融入数学学科德育,用数学的内核自然开展数学学科德育,更能提升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好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3.
育人价值是数学教学的逻辑起点。从学生的成长角度出发,审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认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对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过程反思与发掘,彰显数学学科共通的、独特的以及基本的育人价值将数学"学科样态"转化为"育人样态",助推学生数学素养与生命成长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4.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习数学后应当具备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能力,具体体现在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6个方面.但数学素养不应只关注这6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数学的价值、数学的精神、数学的认识、数学的探索、数学的思考等,它们构成整体,形成数学学科素养.数学学科素养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培养数学学科素养是数学重要教学目标.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出需要改变旧的教学观,改善教学方式,逐渐淡化应试教育,改变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体系,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提升数学学科素养是存在许多困难,需要寻找提升数学学科素养的途径、方式.  相似文献   

5.
分析具体数学内容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是达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数学“四基”是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数学史是理解“四基”内涵和关系的线索.基于数学发生、发展的视角,以三角函数的概念为抓手,分析数学“四基”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合点,建构数学史与数学“四基”的关系,形成分析具体数学内容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关系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数学思维的重要学科,并且数学学科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因此提高数学学科教学的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生活化教学模式入手,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学科育人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在理解数学学科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学科育人体系,推进数学学科育人制度的落实,强化数学学科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的一门学科。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就在于它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小学数学可以说是孩子们初步接触和认识数学的一门学科,虽说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科具有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在数学学科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是重要的课程化方式。数学学科融入劳动教育应遵循生活逻辑和历史逻辑。生活逻辑可从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实践三方面着手,历史逻辑可从历史人物、历史人事、历史事物三个维度构思。数学学科融入劳动教育应遵循科学化的行动路径:一是要提高认识,坚持数学学科育人的基本立场;二是找准关系,把握数学学科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系;三是准确定位,明确劳动教育在数学教学目标中的位置;四是深度教学,着力提升数学学科教学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10.
<正>1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复合式考查由最新的课程标准我们知道,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021年新高考数学Ⅱ卷(以下简称“Ⅱ卷”)中的题目,充分体现了对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数学的重要分支——应用数学,包括数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从而了解更多的数学常识及数学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科能力培养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指向学科能力的学情分析成为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所在。如何科学表征指向数学学科能力的学情内容、学情数据,并开展学情分析实践,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该文在探寻形成数学学科能力的内隐认知与外显行为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学科能力、学情内容、学情数据三者间的具象、量化、关联表征关系。将观察、判断、类比、解释、验证、质疑等数学学科能力外显行为与数学概念、性质、关系、规律相结合,以智慧课堂环境为培养数学学科能力提供的技术支撑为依托,构建了指向数学学科能力的学情分析框架,其中包含识别表达数学概念、表达数学关系、发现数学规律等学情内容,及测评数据、评价数据、在线学习数据、知识网络数据等学情数据。最后,基于指向数学学科能力的学情分析框架,以学科能力行为表现、学情分析工具设计、学情数据智能采集、学生学情深入剖析作为四大实践环节,将实时互评、自动批阅、在线测评、任务打卡、学情报告等功能作为技术辅助,提出智慧课堂环境下指向数学学科能力的学情分析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学科隶属于数学学院,2015年,数学学科被嘉应学院确定为第四轮学科建设中的校级优势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为李颂孝教授,数学学科是学校第一轮重点学科,第二、三轮重点扶持学科,数学学科目前下设四个二级学科方向:基础数学(带头人:傅小红)、计算数学(带头人:黄可坤)、应用数学(带头人:潘立军)和运筹学与控制论(带头人:许鸿儒),基础数学方向主要研究解析函数空间刻画、解  相似文献   

14.
以校为本的数学研训的基本内涵是指基于学校在数学学科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了学校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数学学科的发展,在学校中开展的数学学科教研与数学学科培训工作。以校为本的数学研训活动包括数学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数学教研团队中的同伴互助、数学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它是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以校为本的数学研训工作的基本方法是数学研训问题化、数学问题课题化、数学课题课程化。  相似文献   

15.
以20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数学观量表和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量表为工具,探讨初中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和数学观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数学观与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数学知识观对数学学科计划、管理和检验及数学自我概念对数学学科的检验、调节和评价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任何学科的具体活动都离不开学科素养的支撑.数学解题是数学学科中最常见活动之一,数学解题活动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生的数学素养.尤其是难度较大、处理过程比较复杂的问题,其实考量的就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积淀情况.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科是一门科学抽象的学科,不同于语文、英语这些语言类学科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学表达,数学学科本身就晦涩难懂、抽象复杂,而且数学很难用直观形象的 教学语言去展示知识重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学教学的难度,也不利于学生接受数学知识,培养学科素养。教师要引入数形结合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理思维体系,以达到提升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被广泛地运用于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学好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数学这一学科占了很大的比重,是学校、教师、家长都非常重视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面对大班额的小学数学教学,仅仅依靠数学老师是不够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班级数学学科小助手的作用,帮助、协同老师提高教学效率。重视小学数学学科小助手的培养工作既是锻炼学生能力的途径,也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好举措,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本文将就如何培养班级数学学科小助手提出几点方式方法,以此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良好开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委93年的课改计划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课程安排中,除学科类课程这一板块外,增加了活动类课程的板块,强调“课程包括学科类、活动类两部分”。小学数学也不例外,包括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新的课改计划实施不久,难免有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活动课概念模糊,认识不清,将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要求、教学特点混为一谈。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探讨,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4):98-99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培育学生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阶段作为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并探讨培育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