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利巴韦林软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正交设计实验法筛选出适合的处方,并确定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利巴韦林软胶囊的溶出度与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利巴韦林软胶囊的溶出度和含量的测定均符合规定。结论:利巴韦林软胶囊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稳定性好,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能够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钠肠溶片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钠肠溶片的含量。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线性为y=50.826x-30.886,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0.42%(n=9),重复性RSD=0.0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线性、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建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奥美拉唑钠肠溶片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骨筋丸胶囊中蛇床子素的含量将行测定。方法:选用Hypersil ODS分析柱(250×4.6,5u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22nm。结果:蛇床子素线性范围为12.5-200ug/ml,平均回收率为99.5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床子素含量的精密度RSD为0.5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床子素含量的重现性RSD为0.2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床子素含量的稳定性RSD为0.48%。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较简便、快捷、准确,高效液相色谱法能有效的控制骨筋丸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按照有关规定,将乌鸡白凤胶囊按照工艺无质的改变的原则研制成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软胶囊剂型。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乌鸡白凤软胶囊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本品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中,主要进行了线性关系试验、精密度、溶液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等试验。结果:本文所建立的实验方法基本可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甲硝唑阴道缓释片,同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确立处方与制备工艺,并进行性状、pH、释放度等及有关物质检查的质量研究,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的含量。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硝唑的含量合格。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花红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并建立花红分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槲皮素的含量,同时对药物的溶出度与普通片的进行对比测定。结果:按处方制备的花红分散片各项指标均合格,并且本品比普通片的溶出速度有显著的提高。结论:本实验中槲皮素在0.027—0.14u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6%(n=6)。本实验所研制的花红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不同工艺的提取效果。对提取优化工艺进行选择。方法:比较对金银花中绿原酸进行提取的不同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液中的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原酸提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对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检测;通过不同提取工艺对绿原酸的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发现使用酸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的绿原酸含量最高,因此确定该工艺为最佳绿原酸提取工艺。结论:对金银花中绿原酸进行提取工艺比较、优化,可有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芩冬清热口服液质量标准的进一步研究,继而拟定出新的更准确的质量标准。方法:首先,对黄芩和麦冬进行鉴别,本文采用的是薄层色谱法;其次,对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文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芩和麦冬的鉴别结果明显;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的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0.40%。结论:样品处理方法合理,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结果准确,专属性强,能满足该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刺五加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Symmetry—c18(4.6mm×250mm),乙臆/1%冰醋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0℃,流速为1.0rid/rain。结果: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有效可行。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测定刺五加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的有效方法,可用于不同剂型刺五加的质量评定及临床血药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黄藤素片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和制定,并对质量控制方法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藤素片中的有效成分盐酸巴马汀进行定性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巴马汀进行定量测定。结果:经定性检测,发现存在盐酸巴马汀;测得盐酸巴马汀的回归方程为Y=2001398X+11252,(r=0.9999),说明在盐酸巴马汀进样量在0.3g到3.0g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得出盐酸巴马汀的峰面积RSD为0.34%,保留时间的RSD为0.1%,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对黄藤素片的主要成分盐酸巴马汀的定量测量有良好的精密度;得出供试品溶液的盐酸巴马汀含量为91.23%,92.21%,91.54%,91.67%,92.15%,92.57%,含量平均值为91.89%,RSD为0.45%,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进行黄藤素片的含量测定重复性很好;得出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对照品盐酸巴马汀溶液进行测定,得出盐酸巴马汀保留时间RSD为0.23%,峰面积RSD为1.24%,试验说明测定溶液在72小时内稳定性良好。结论:使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藤素片进行质量控制,分析快速、准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硝酸咪康唑的制备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冲益肾健脾颗柱质量标准的系统研究,从而更好的控制该产品质量。方法:对方中人参、山茱萸、丹参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对黄芪甲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专属性强,对应位置处有斑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结论:此标准简便、准确,专属性强,能满足该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银黄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考察方法进行制定,并且对制备工艺和质量考察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对银黄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设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黄胶囊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考察制备工艺的稳定性。结果:使用本制备工艺制备出的银黄胶囊样品,质量稳定,该制备工艺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绿原酸的回归方程为Y=2594.3X+1.2946,r=0.999 9,绿原酸的进样量在0.2314g到1.6246g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的回归方程为Y=3012.2X-1.3123,r=0.999 9,绿原酸的进样量在0.2512g到1.4521g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银黄胶囊的制备工艺符合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条件,有效成分含量稳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质量进行控制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板蓝根冲剂的提取工艺试验进行研究,探讨最优的提取工艺方法。方法:对板蓝根冲剂的提取工艺进行设计,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板蓝根冲剂中的有效成分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板蓝根冲剂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精确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高;以最终提取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为参考指标,经筛选得出:使用13倍量的水,提取两次,每次提取60分钟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对板蓝根冲剂的提取工艺进行比较和优化,可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麻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建立麻黄配方颗粒的质量研究标准。方法:H34)正交设计来优化提取工艺,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麻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加热煎煮3次,每次90min,麻黄碱的转移率高达90%;薄层色谱中可见到特征性的斑点;进样量在0.0079—0.1368ug范围内麻黄碱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达100.32%(RSD=2.18%,n=6)。结论:提取工艺合理,含量测定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能够控制麻黄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舒肝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乙腈-0.1%磷酸(15:85)。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柱温40℃。结果:平均回收率100.8%,RSD1.47%。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舒肝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中药制剂通脉口服液中丹参酮Ⅱ_A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脉口服液中主要成分丹参含有的丹参酮Ⅱ_A含量,采用Thrmo ODS-2 C18柱(5um,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丹参酮Ⅱ_A在0.170μg~0.59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方法的回收率为98.5%,RSD为1.12%(n=6)。结论: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均能满足药品中功效成分的测定要求,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量检测,能够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VC口服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15%的草酸作为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刺五加VC口服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维生素C的浓度在100~300μg/ml的范围,与色谱峰面积A呈正比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2。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5.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口服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具有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等特点,采用弱酸性的草酸为流动相,避免了维生素C的分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影响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测定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含量的具体方法。方法:选用两种不同辅料及溶剂进行样品制备,先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测定过程中,紫外线分光广度进行测定含量时,受辅料与溶剂影响显著,故改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辅料干扰小、方法简便、精密度高,回收率接近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丹膝颗粒中牛膝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测定了丹膝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以含量测定为主要指标考察提取工艺。此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丹膝颗粒中牛膝提取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