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京津冀区域优势产业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京津冀经济圈中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定位,并从区域发展新形势和产业竞争的新格局出发,依据河北省自身的产业基础及比较优势,提出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5,(17)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抓紧开展试点示范,打造若干先行先试平台。北京新机场及其空港经济区地处京、津、冀"金三角"区域腹地,是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指向和新机场横跨北京、河北两地的现实要求决定了北京和河北在机场建设和临空经济区建设上必然要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在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共同探索跨区域合作的路径。新机场空港经济区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彭学君 《科教文汇》2009,(17):247-247
作为开放经济体,融入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圈是衡水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衡水市更好更快地融入京津冀经济圈对于该市的发展意义深远。本文用SWOT方法对其定位于北方滨湖休闲度假宜居城市进行了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结论及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经济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近几年,河北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中,河北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源、科技能力、理论创新和区域文化形成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河北高等教育在为环首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政策扶持、高校改革、提升研究能力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等途径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导致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的重要原因."双一流"将缓解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和缺乏内在动力这两大问题."双一流"将打破身份壁垒,营造公平环境,催生高校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双一流"将释放河北地方高校建设学科动力,局部逆转"虹吸"方向;同时还要求京津冀各地明确地位,根据自身优势找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6)
近年来,河北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较快,但在规模上与京津差距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河北来华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本文采用SWO T分析法,对河北来华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与京津做了对比,提出如何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进河北来华留学工作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檀菲菲 《软科学》2016,(7):40-44
在建立中国三大经济圈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比较分析了2001~2012年的中国三大经济圈,并运用复合系统耦合度模型和HP滤波分析比较了三大经济圈的耦合协调性和系统稳定性。研究表明:三大经济圈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建立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基础上,以京津冀最甚;研究时期内京津冀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最低,长三角和珠三角间的差异较小;三大经济圈都始终处于极限发展阶段,"十二五"初期长三角的耦合度最高,且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稳定性呈现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景象。  相似文献   

8.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为找出京津冀科技投入产出差距及原因,构建京津冀科技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6-2020年相关代表性数据,运用对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京津冀地区和河北省各地市科技投入产出的均衡性。结果显示:京津冀三地科技投入产出存在明显差距,河北科技投入产出落后是主要原因;河北各地市科技投入产出强度存在较大梯度差,大致以石家庄为核心逐渐向冀南冀北减少,是制约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从发挥北京辐射作用和促进河北发展两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雄安高质量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本文结合三省市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分析了当前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交流与合作有效机制,就促进下一步发展合作提出了思路、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3月5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科协联合召开专题工作会,研究共同开展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战略研究工作。这是京津冀三地科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发挥自身思想库作用,服务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工作会上,三地科协探讨了开展此项研究的方向、重点内容、方法、进度安排以及成果形式,明确了研究承担单位、各地科协的沟通联络机制以及具体调研工作安排。三地科协一致同意,将充分发挥科技思想库作用,依托三地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在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SWOT方法分析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论证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发现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产业对接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创人才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使用京津冀地区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与创新能力、宜居程度以及社会保障四个维度,分析了京津冀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三地的科创人才集聚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人才集聚模式为"经济-宜居主导型",天津为"经济-社会保障主导型",河北为"经济-教育-宜居主导型".人均GDP、平均工资水平、产业结构和高等教育资源、医疗便捷度以及社会保障水平对科创人才集聚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从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改善环境质量以及搭建人才平台三个维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圈战略是"十二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北京及周边区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但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而言,首都经济圈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本文针对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差异大,存在产业对接困难的问题,提出创新合作模式,探索以"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等模式实现区域产业对接,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纯果  孙慧佳 《大众科技》2017,19(11):117-119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而高等教育协同是其重要内容。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在顶层设计、政府协同、高校合作等方面还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互动性。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资源疏解、合作共建、资源共享,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温科  张贵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0):112-119
从生态位视角对2006—2017年京津冀三地区域创新生态发展情况及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地创新资源控制能力发展不均衡,天津成为京津冀创新资源竞争的中心,北京的区域创新生态发展迅速,河北的区域创新生态发展缓慢;北京-天津的区域创新生态耦合状态最好,而天津-河北的耦合状态好于北京-河北。对此,提出天津作为河北创新发展的主要协同对象,需通过完善区域创新生态构成体系、提高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以及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等方式,推进京津冀三地区域创新生态持续快速发展及有效耦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协同创新模型对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创新协同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政府重视程度不足则会对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和产出产生负向影响作用,影响地区的协同度,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协同创新发展.其次,京津两地对河北的人力资源具有"吸虹"现象,且对河北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弱,这也是河北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中的"短板"之原因;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的定量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3):75-79
以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CRITIC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该区域各市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北京以绝对优势保持领先;生态环境指数略有波动,区域间差异不大;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稳步增长,但河北大部分城市还处于低度协调状态。最后从河北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津冀合作共赢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影响区域碳减排能力的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测算京津冀2001—2013年的碳减排能力,基于此提出京津冀合作碳减排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碳减排能力综合排名:北京天津河北,北京的经济发展能力、技术与碳汇能力要明显高于津冀两地,其人均GDP、区域(RD)经费投入强度和第三产业对GDP的拉动也比津冀有很大优势;(2)京津冀区域碳减排能力基本已形成梯度差,而区域合作碳减排的主要因素在于河北;(3)京津冀应在制度、产业、技术、碳汇以及碳交易机制等方面展开碳减排合作。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将为首都经济圈的三大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三地不断推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大气污染的严峻考验.近年来饱受雾霾天气困扰的京津冀地区,不得不规划雾霾治理一体化的宏伟蓝图.秉承从源头入手治理污染的理念,制定京津冀一体化的大气环境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有效管控污染源头、扭转末端治理的方式方为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ESDA和CSDA的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ESDA和CSDA技术,对1992-2007年京津冀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的格局和演变进行了分析.ESDA的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空间差异的总体趋势是在不断扩大的,北京、天津、唐山一带是京津冀经济中心,其扩散效应明显大于极化效应,而河北的西北部、中南部是经济落后区,发展缓慢.CS-DA的结果表明,京津冀空间结构属于空间误差模式,说明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错位是导致目前京津冀空间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