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湖北省高考首次实行自主命题,2004年高考(湖北卷)试卷结构、题型、分值及命题所依据的指导思想等与近几年全国卷完全相同,充分体现了“平稳过渡,稳中有变”的原则。为了帮助广大考生进一步熟悉高考听力试题,提高备考效率,本文试对2004年高考(湖北卷)的听力试题命题特点,2005年高考听力试题的命题走向及听力试题应试对策作一简要探讨。一、试题特点分析2004年“湖北”卷听力试题按照教育部《考试大纲》命题,基本沿用了“二节、三类(即简短对话、较长对话和独白三种类型)、十段”的高考听力框架模式。基于“生活中怎样用,考试就怎样考”…  相似文献   

2.
《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应该充分体现《考纲》的精神,2008年全国卷Ⅱ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就很好地回应了《考纲》.  相似文献   

3.
散文阅读题一般特点与解题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阅读自1984年正式登入高考语文试题的殿堂之后,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现代文阅读内容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散文作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一种,在现代文阅读命题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近四五年来, 高考全国卷连续选用散文命题,这一现象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了解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的一般特点与规律,掌握一些解题的思路与技巧,对于帮助考生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是有很大好处的。一、试题评析从1998年起,高考全国卷(包括从2000年起的京、皖等地的春季卷)“现代文阅读”中“文学作品阅读”已采用散文作为主要命题材料,命题形式也渐趋  相似文献   

4.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今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题目,在此借用这一题目来分析今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的历史试题,笔者认为是再恰当不过了。本文借用此题目有两层意思:其一,表达笔者想揭开今年高考文综浙江卷历史试题的庐山真面目,“握住”命题者的“手”,力图洞悉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及思路;其二,通过对试题的分析,笔者隐隐觉得命题者似乎也有一种想通过试题力图去“握住”考题背后的某只“手”!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浙江卷(以下称“浙江卷”)从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至今已走过10年。命制试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五年是在教育部的《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指导下跟随全国卷模式命制的,近五年是在教育部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语文》、浙江省《考试说明》共同指导下形成本省特色命制的。综述近五年浙江卷的命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后,高中政治高考的内容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不久的将来还要有部分选修内容。一方面知识内容较多,另一方面又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因此考生复习起来感觉难度较大。但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都是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思想政治的复习过程中,考生应着力于理清基本概念,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自身适应高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4年高考15套语文试卷共有15道诗歌鉴赏试题。研究这些试题的命题角度和设计技巧,对于我们日常的诗歌教学及备战高考,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这些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角度有哪些呢?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这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对诗歌中的某一或几个关键字或词进行赏析。如全国卷(乙卷)要求对宋祁的《木兰花》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进行分析,看其写得好不好。浙江卷要求分析李白的《菩萨蛮》中“玉阶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第1卷阅读试题和第Ⅱ卷阅读试题在命题和解答上的不同特点,下面分两大部分,对解题思路和实战技法做简要说明:一、探明自然科学类阅读题中的十大雷区。高考第1卷阅读试题多为自然科学类阅读试题,对其解答的基本思路是“采集有效信息——对照题干要求——判断选项正误”。综观2004年15套语文高考试卷中的科技文阅读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如下十大雷区上:1.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2.已…  相似文献   

9.
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考试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联系实际、考查能力是命题的发展方向.本文编制了一套与化工生产相关的试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探寻近两年新高考的轨迹,一些题型的命题风格已逐渐形成。本文试对经济意义措施类试题的命题风格及解答技巧进行探究,希望能窥2012年高考之一斑。一、年年岁岁花相似:命题风格分析(2010年新课标卷)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近些年来,国内接连发生重特  相似文献   

11.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则折射出命题者对《考试说明》的理解.因此,通过研究高考试题来分析命题规律、把握高考方向、充分挖掘高考试题的教学功能应是每位中学教师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2007年高考,山东省首次实现自主命题。山东卷文科综合卷政治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坚持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和高考命题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思路。试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落实新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特点。与往年相比,既保持相对稳定,又有一定创新,对推进新课改、实施新课程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意义”类试题是指命题者给出具体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论述其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主观性试题。这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能力相交融的应用型试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及《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能力要求。这类试题难度大,要求高,同学们往往感觉无从入手,无话可说;解答时不得要领,失分较多。本文以几道“意义类”高考政治题为例,就解题思路谈几点看法。题型特点“意义”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引导词,对这类试题的回答,首先要明确问的是经济意义、还是政治意义、或是二者兼而有之。答案要点要密切结合所学知识,紧紧抓住材料中所提供的关键语句。如果是问政治、经济意义的,一般不必把政治、经济意义分得很清,只要分要点即可。此外,有的简答题要求用哲学原理或时事知识来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解题思路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疏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条理清晰,符合逻辑。解题对策对策一:回答经济意义题,可分别从个体(劳动者、纳税人、储蓄者、...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Ⅰ),坚持有利于实现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有利于考生复习备考,有利于高校择优录取新生的“三个有利于”的命题原则,严格以《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为依据,坚持注重基础考查,而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命题思想,坚持由现行教材向新教材的平稳过渡,在试题的改革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高考命题的来源.一是各版本的课标教材和试题;二是往届高考题,这是“借鉴”和“稳定”的需要;三是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交集已经成为命题的创新地带,因为命题者希望试题具有时代气息;四是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知识作为问题背景,因为命题组成员大都是高校教师,因此在命题时不可能不受自身学术背景的影响;五是课标课程高考关注“活题”空间,比如探索性试题、“合情推理”题、“类比推广”题.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一、高考试题材料的选择应慎重 2013年江苏语文卷作文题(原题略)因为缺少自然常识,闹出笑话:人迹罕至,阴暗的山洞,色彩斑斓有着趋光性的大蝴蝶会置身山洞吗?山洞中的生物到底是“蝴蝶”还是“夜蛾”?这原本是一个科学常识,本不该混淆,可是高考命题时却闹出了“体育老师教的生物”的笑话。本则材料原本选自2011年《读者》上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轻一点,别点蜡烛》,作者写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7.
郭福华 《考试》2011,(8):42-44
2011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第27题是一道典型的历史探究题,其在综合探讨学习内容的考察方面,做了一次新的尝试。本期的《一道2011年历史探究题的启示》将对其深入分析,分析此类题型的命题特点,明确解题关键点,简释思维过程。目的是帮助考生正确认识试题特点,探究命题规律,今后碰到不会发怵。本期地理主打2011年高考专题,分别是地球运动专题、大气专题、农业区位专题。通过对真题的分析,突出答题时的易错点和难点,并给考生提供相应的复习方法。本期政治结合高三学生复习进度,侧重对《经济生活》知识中重点与难点的讲解与训练。并通过2011年高考政治安徽卷第38题的剖析,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考纲要求,抓住考点。  相似文献   

18.
隆卫芸 《广西教育》2012,(40):32-33
一、2012年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201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坚持能力立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通过真实与鲜活的材料创设新情境,着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贯彻学科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多层次和多角度运用史实、史论、史观。“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的命题特征在试卷中表现明显,既重视对原有教材体系的回归和检测,也渗透了大量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考查和引导,体现了向新课标过渡与接轨的意向。  相似文献   

19.
例说卷Ⅱ一、命题特点与考查方向高考文言文阅读在材料选文范围方面比较稳定,全国新课标卷Ⅱ近两年分别选了《旧唐书》和《明史》,而辽宁多出自《宋史》,全国卷范围较广;材料多为人物传记类,但不排除其他体裁和题材;2013年所选传主并非完全正面的形象,有褒有贬;测试题型分值稳定而有变化,如新课标卷Ⅱ将第5题对传主形象的理解改为文言断句。  相似文献   

20.
【备考指南】一、2014年《经济生活》试题命题特点1.材料鲜活,凸显热点2014年全国各地有关《经济生活》的高考试题凸显出考查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的特点,极富时代性。试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与创设,"迎"着热点考查。试题的背景材料包含有:"舌尖上的中国"、信息消费、产能过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利息问题、土地经营权流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霾单"等等,以上试题材料涉及的问题都是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