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古人云:"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龄阶段,让学生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直面经典,感受经典,诵读经典,是使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培植民族文化之根,提升人文品位的路径。这既能使其天赋与潜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展现,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兴趣、提升素质、积淀人文底蕴的目的,使其趋真向善,知书达理,乐观明智。因此,学校要重视学生的经典诵读工作,通过多项举措深化经典诵读。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应首先精读传统文化作品,汲取中华民族文化养分;其次要广泛阅读,传承经典文化之精髓;然后让学生结合时代进行个性化阅读,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3.
传统经典回归是失落古典之召唤,文化自信之彰显,时代精神之旨归。传统经典回归有助于青少年品格塑造,既可建立“无用之用,经年之美”的审美经验,又能陶冶高尚的人格境界和趣味格调。学校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弘扬传统经典,引领文化自信新风尚。  相似文献   

4.
刘芳 《教师》2020,(13):14-15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养成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教师队伍良好的师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管理层次和办学水平。湖南省隆回县思源学校探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高尚师德,倡导教师习琴棋书画,养儒雅之气;诵国学经典,修为师之德;建文化工作室,涵师者之骨;创百大社团,守师之初心。弘扬传统重师德,彰显特色求提升。  相似文献   

5.
作者能跋涉在厚重的典籍里,享受真正的书香,并能把自己的感受娓娓道出,这让我们看到了一缕阅读的阳光。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愿莘莘学子都能沐浴在经典的阳光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经典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是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在教学中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赏读经典古诗,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7.
学生研习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诵读经典名篇,能培养其优良的人格品质。只有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人格与精神得到升华,这是弘扬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仅让国人流连忘返,也吸引了国际友人学习中华文化,近几年大火的"孔子学院"和越来越多学习汉语的外国友人就是最好的证明。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最精髓、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颗明珠,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首先应该从内部做起,从少年学生的国学教育做起,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领略国学文化的精髓,培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新时期少年。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引导学生挖掘国学经典中闪烁着的智慧光芒,学习其中优秀的道德情操,让学生成为弘扬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的小使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经典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是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在教学中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赏读经典古诗,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0.
王静 《读写月报》2023,(6):28-31
<正>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为“诗的国度”。学生通过此单元的学习,能体察古人情感与生命思考,感受古诗词之美,获得情感浸润和审美体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本设计综合“单元导读”“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指导,将选文与单元任务融合,形成专题化学习形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三种教育误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认识上,当前我国主要存在三种误识:将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片面狭同于学校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将原本分别侧重于行为、知识、价值系统的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传统文化传承机械混同于三者各自传统文化的全纳传承;将教育的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仅归因于中微观的家庭、学校、大众传媒而无视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忽视。为此,在教育之文化传承观上,我们应当确证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三类教育形式之文化传承必需性,构建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传承网络;突出三类教育文化传承之各自侧重点,力促三者各司其职、同质同构;重提宏观教育决策之国民性,整体加强教育之人文化成功用。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月亮文化源于各自的传统思想。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中都赋予月亮丰富的人文情感和不同的联想意义。反映月亮文化的相关词语在表达其含义时,有同有异,褒贬不一。月亮文化对各自的语言文化发展、词语的生成都具有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心理结构、语言魅力、思维方式及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3.
一般大众文化的西化色彩和其对大众的广泛占有,对我们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大众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金庸武侠小说对传统文化的瑰丽神采和内在精神的成功展示和力图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新改造的可贵努力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具有重要意义。他的成功为我们的大众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表现形式,又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其灵魂的性质集中反映在诗文化与民间文化、诗文化与庙堂文化、诗文化与宗教文化、诗文化与传统教育、诗文化与古代文论批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以及缺少实践应用,他们个人的文化修养也有待提高。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中,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对他们的个人素质的影响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游子文化取得巨大的发展 ,它对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游子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有四点启示 :一是文化开放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发展复兴的客观要求 ;二是文化开放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得以赢得社会主义文化优势的迫切需要 ;三是文化开放是应对对外开放后出现的文化挑战的理性选择 ;四是文化开放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于网络文化的概念的研究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对网络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理解。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表现出了有别于传统文化的种种新特点。网络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多方面的影响,网络文化既是对传统的文化的否定,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西传统教育思想的异同与文化模式的差异有着很大关系.中、西两大文化体系所孕育出来的教育思想,各有长短,互有优势,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质.分析并比较中、西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教育思想的影响,将有利于在今天的教育中审时度势.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了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它有利于我们提高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这种文化还有利于我们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对于青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今在许多高校中,由于务实的心理导致他们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教学,而没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本文将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艰难历程,决定了中国传统化精华与糟粕并存。优秀的传统化对现代校园化产生积极的作用,那些消极和落后的因素则对现代校园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在现代校园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消除传统化中的消极因素,不断更新观念,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在继承中发扬光大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