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作家创作,总是凝聚着独具一格的审美意识。因为人们处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位,又有着不同的资历、年令、个性、气质等,由此便形成美感意识的异常复杂的情形。它表现在作品里犹如盛开的百花展现在人们面前,千姿百态,又似天上的星斗各自闪烁着光芒。辛弃疾词就是百花园里绚烂夺目的一枝,就是宇宙星系中放影出奇光异彩的一颗巨星。探讨辛词的美学特征对于欣赏与评价他的作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壮美与悲壮美 辛弃疾生活在一个金军进占北方,宋朝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文河中,一代又一代文学大家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辛弃疾就是其中之一,他除了直接描写民族之间的矛盾、抗金斗争,还反映了一些其他社会生活方面。他的闲适词描写与咏叹自然、山水、动物等,展现给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体现了词人以物为友生态美学的意识,对当今生态美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宋词人辛弃疾,人们往往只注重研完他的政治抒情词的内容、风格、技巧,而对其乡村田园词,却论及者极少,而这类词恰恰是辛弃疾第一次以与众不同的艺术手法熔恬淡之气、清丽之质、深沉之蕴、飞动之势于一炉,摧刚为柔、柔中有刚,展示了辛弃疾乡村田园词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的乡村田园词,用短歌的形式描写乡村的闲居生活,描摹乡村的景色,反映乡村的习俗,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幽美的乡村风景画,一幕幕农家质朴恬淡的生活场景,清晰地展现了其乡村田园词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正> 在词之发展史上,周邦彦“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被誉为“词家正宗”和“集大成者”。他除了在语言、结构、笔法、音律等方面广泛地吸取前人的创作经验之外,还在不断地探求新的艺术之路,形成了独特的、富有鲜明个性和无穷艺术魅力的美学风貌。下面,就对周邦彦词的一些主要美学持征,分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生平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为南宋一代英豪。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个卓越的军事家。他早年在北地鸠众聚义,杀贼擒叛,英武过人。南归后锐意抗金,上《美芹十论》、《九议》等奏札,条陈战守之策,足显其深谋远虑的军事韬略。在被委以方面军政大任期间,又经常整顿武备,思报寇仇,以上事迹见于本传史籍他人题跋,斑斑可考,不遑详述。笔者所要探讨的是他的英雄豪杰的军人才调在词中的表现,阐述辛词的军事文学的特征。庶几能开拓辛词研究的疆域,从新的文学角度进一步认识辛词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范中胜 《红领巾》2004,(5):104-105
田园词成熟于苏轼,兴盛于辛弃疾.辛弃疾多方面突破和丰富了田园词的传统,拓宽了田园词的表现领域,丰富了田园词的表现手法.辛弃疾田园词的成就是在对传统的突破中取得的,其局限也可在传统中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8.
六月四日,中文系为四年级同学请到了著名的词学专家、杭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的夏承焘教授,来我校讲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词。前来听讲的除四年级同学,还有部分教师、外校教师和其他年级同学。夏承焘在他题为《辛词的豪放和婉约》的讲述中,提出了唐宋词研究领域中一个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词人。在北中国烽火满地、哀鸿遍野,临安小朝廷苟安江左,民族矛盾尖锐激烈的时代,辛弃疾借着“横放杰出”的词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壮志不酬的忧愤,“把苏轼在词中解放与开拓的境界,再进一步地加以解放与开拓”,创造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最著名的豪放派爱国词人,其词如“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素以慷慨悲歌、豪迈激越而著称,赢得了当时和后代的高度评价。然而,对于题材多样,内容繁富,风姿各异的629首稼轩词,若仅仅用“豪放”二字笼统概括其风格,则未免失之偏颇。事实上,如果我们对现存《稼轩长短句》仔细披检一遍,就不难发现,那些悲壮淋漓的豪放词虽然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体现了稼轩词的主要风格,但在数量上毕竟是少数;而那些情致缠绵、词意妩媚的婉约词却大量存在。这是一个无法否认,也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是,在辛词研究中,对于其婉约词,却弃置不顾,或语焉不详,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深入认真的研究。我们认为,稼轩婉约词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如果说,那些作为时代号角的豪放词是稼轩词的主旋律,那么,那些别具情致的婉约词就是稼轩词的优美和声。研究稼轩婉约词,不仅能使我们从整体上全面而深刻地了解稼轩词,而且有助于我们对辛弃疾生平、思想和创作全貌的把握;甚至可以说,对了解婉约词风的历史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评价一个作家,“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对于辛弃疾及其词作的研究,我们更应采取这种态度。  相似文献   

11.
作为南宋词史上的丰碑人物,辛弃疾的词在词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着重从英雄之词、失意之词、怨忿之词、田园之词的角度,论述辛词的思想内蕴。  相似文献   

12.
辛弃疾词中的意象具有奔腾飞动、雄壮凌厉、奇伟不凡的特点,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壮美、雄强的阳刚美和刚健有风骨的自然美。在他的笔下,洋溢着生命的激情、独特的个性,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发有为,表现了奇崛伟岸、光辉峻杰的人格美,抒发了时代的豪情。  相似文献   

1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爱国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用词这种独特的形式写下了大量声宏意远的爱国词作。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南宋社会的某些本质,是词人心弦和时代脉膊发生共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词人。在北中国烽火满地、哀鸿遍野,临安小朝廷苟安江左,民族矛盾尖锐激烈的时代,辛弃疾借着“横放杰出”的词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壮志不酬的忧愤,“把苏轼在词中解放与开拓的境界。再进一步地加以解放与开拓”,创造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5.
具有“爱国词”、“豪放词”、“英雄词”之称的辛弃疾的词,在属于艺术范畴的词文学世界里,却遭到了自宋迄今的众多词论家的非议。具体为:虽豪放,但只是“长短句之诗”;“稼轩为词论”,过于散文化;盘空硬语,“最不工绮语”;率尔而为,不合格律音韵等;“掉书袋”与“不协律”。对这些非议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助于从另外的角度对辛弃疾其人其词作全面地认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6.
辛弃疾扩大了咏史词的题材和内容,将怀古、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以文入词,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辛弃疾咏史词主要表现他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或是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壮志,或是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慨。辛弃疾咏史词的主题和创作艺术均为后世词人所继承,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7.
辛弃疾的主要经历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人物,他能文能武,不但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爱国主义者,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世人追慕他词调文墨之美,几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世人追怀他人品之豪,他的人品性格是后世人的楷模,他的思想鼓舞了无数志士仁人,培养了后世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生于1140年,此时济南在金人的统  相似文献   

18.
辛弃疾直接描写艳情的词作仅58首,数量极少.其酒宴赠妓词,只是为了调笑娱乐,词风以玩笑戏谑为主.而且,辛弃疾艳情词极少用慢词填写,仅仅三四首而已,与其“英雄词”多用慢调的格局不同.然而,辛弃疾酒宴上有“唤取红巾翠袖,韫英雄泪”的习惯,部分酒宴赠妓词也似有喻托.辛弃疾艳情词中离别相思之作有二十余首,能够将此类传统离别相思之作写得异常动人,且坚持俚俗浅白的风格,显然直接超越了南宋,回归北宋之浅俗率真.辛弃疾亦将北方故土作为思念的情人,部分别后相思之作喻托之意更加明显.辛弃疾寥寥几首与艳情关联的送别词,所呈现的依然是北宋柳永风貌.总之,辛弃疾对词的本体特征有深入的认识,且能够在创作中熟练地运用和表达.然其眷恋北方故土,热心仕进,一生以北伐为己任,所以,辛弃疾的各类题材艳情词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了喻托之意.正因为充分地把握了词体抒情的特殊功能,辛弃疾才能挥洒自如地创作英雄词.  相似文献   

19.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时所作,词中描绘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由于特殊的人生经历,辛弃疾的登高词流露出不同的心态与感受,形成了独特的内涵与特色。通过对稼轩登高词与登高活动的考证,分析其登高词蕴含的内容:咏物兴情、思乡生情、怀古抒情、离别惜情。通过对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分析,发现其登高词具有境界阔大、浪漫主义色彩浓郁、时空变幻莫测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