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抽象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抽象能力,同时随着知识学习的深入,其抽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建立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课堂上注重学生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掌握知识并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经历知识技能到能力素养的形成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落实,真正发展学生的能力。核心素养不是考试目标,而是学生一生受用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新课标倡导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素养.本文主要从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结论的推导过程、注重数学的应用过程、注重解题的探索过程、注重规律的探索过程五个方面探讨高中数学过程教学,引导学生在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历、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发挥学生在数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问题的质量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科是一门前后知识关联性很强的学科,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毅敏 《广西教育》2023,(16):56-60
本文立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当前数学教学中长期忽视过程目标的问题,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应兼顾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主张,并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探讨教学策略。策略包括: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经历探索、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归纳正方形面积计算数学模型、迁移学法的过程,强化模型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置身于课程改革浪潮上的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必须正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落实有效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从而有效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本文从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获得新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发展思维,让学生在活化数学内部联系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探讨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历、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发挥学生在数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在此,笔者就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它伴随课堂教学的进程,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设计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养成。基于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借助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氛围下探究知识,切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真正增强思维能力,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这样做有利于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更深刻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悬念,创设好的问题情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一、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用生动的导语创设教学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用生动的导语创设教  相似文献   

12.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工具,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习题质量作基础.但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的  相似文献   

13.
说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创新意识的形成和高阶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围绕大问题、利用任务驱动、借助几何直观等,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质疑去说理,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感受数学思想,建立数学模型,落实学科素养,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推动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欣赏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就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问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教师有效地利用教学提问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对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提高提问效率的探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数学教师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本文就如何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提供机会,注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精神世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教师应不断的扶植和加深学生成为探索者和发现者的欲望,并创设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在呈现作为知识和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小学阶段数学建模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模型思想。就数学建模教学的几个过程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建模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又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对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要求与深度应是不同的,应遵循儿童的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这就要求教学一线的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引领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并最终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经历知识探索过程中,有的数学思想外显而显得比较清晰,而有的数学思想内隐,则显得相对模糊.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捕捉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因为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数学思想渗透与感悟的过程,而不能"一走而过".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它在对学生的培养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经历了由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项目学习是近几年提出的学习形式,以学生活动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能力,项目学习是在能力的提升中自主获取知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提出了“四基”,即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项目学习,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更注重能力的提升,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学基本思想,这显示项目学习符合(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并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感悟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20.
1.经历过程 提高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体验和感悟数学,理解和运用数学,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在初中数学教科书中也突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注意引导学生经历必要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它给我们提供了经历、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的模式。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