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先请听录音,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天上的大雁掉下来,课文哪一个小节告诉了我们这个原因?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读第九小节,思考课后问题)师:更羸看到听到些什么?生: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得惨。师:文中还有描写大雁飞行的句子吗?生: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师:请大家读这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生: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具体。生:“一只”说明它孤单,它离群了。生:“从远处”说明大雁飞的路程远,时间长。生:“慢慢地”说明大雁筋…  相似文献   

2.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叙述了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手更赢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长期以来,这篇文章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教育学生"只有对事物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的好文章。近来笔者重读《惊弓之鸟》,感觉此文不适合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因为它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回答     
北岛 《大中专文苑》2004,(7A):M003-M003
  相似文献   

4.
成语故事《惊弓之鸟》入选小语教材,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各种各样的教学设计版本也许不会少于数十种。我执教的《惊弓之鸟》公开课,算来大约就有十次之多,记得80年代教《惊弓之鸟》,着重研究的课题是怎么凭借课文发展学生的思维,于是教学的重点就相应落在了理解更赢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  相似文献   

5.
1.在期待中“倾听”本。 师:今天我们来学《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同时要向更赢学一招推理的本领,来破这个“惊弓之鸟”案。破案先要干什么呢? 生:找线索。 师:对。我们先找等一条线索:更赢为什么只拉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这条线索怎么理清?我们先去倾听作是怎么告诉我们的,自读后讨论。  相似文献   

6.
大师的回答     
李嘉 《大中专文苑》2010,(11):27-27
有人问柏拉图:“一个贫穷的国家为什么也有富人?”柏拉图回答:“如果你把一个国家当做一个纯粹的国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两座城市:即富人的城市和穷人的城市。”城市是富人的城市,也是穷人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精彩回答     
<正>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因脊椎(jǐzhuī)骨有毛病,需要从脚上截一块骨头来补脊椎的缺损。在医院里,手术做完后,医生想要点小费,便说:"萧伯纳先生,这可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新手术啊!我做得很用心的,你看……"言外之意是说该给点小费。萧伯纳笑道:"那好极了,请问你打算付我多少试验费呢?"这样就很巧妙地拒绝了医生的无理要求。门捷列夫是俄国著名化学家。他是个治学十分严谨的  相似文献   

8.
袁露 《小学语文》2007,(3):28-32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第44课《惊弓之鸟》,(出示课题)打开课本翻到142页,这一课你们已经预习过了,在预习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相似文献   

9.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这首《杂诗》不愧是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名作。二十个字,浅显得如话家常,却别开生面,匠心独运,结尾有问无答,含不尽之余味,正是诗家高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为了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往往就存在一个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的问题。本文以《成本会计》教学为例,说明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重组,实现学习迁移。  相似文献   

11.
句式一:What is sb? 这一问句问的是“某人干何种职业”。回答时,应用表示职业的名词来回答。同学们在运用时,极易与What is sb. doing? 这一问句混淆。What is sb.doing?意思为“某人正在干何事”,常常强调某人正在干的某一具体事情。例如:  相似文献   

12.
佚名 《老年教育》2010,(6):30-31
一位80岁的老人和她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坐在沙发上聊天。突然窗台上飞来一只乌鸦。老人问道:“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刘颖 《小学语文》2007,(3):33-37
一、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爸爸妈妈为什么必须上班?为什么我不能光吃油炸土豆条?为什么印地安人不知道疼痛?为什么我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为什么有男孩和女孩?为什么1 1=27……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等新理念。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大大加强了。只不过这种指导不再像以前那样,面面俱到,全程俱到,而是充当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导游”,让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6.
“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在问别人,而是在问自己,类似一种绝境中的喃喃自语。然而,我们需要的不是回答,而是自我拷问后的抛弃杂念,重新上路。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4“I like…”这单元时,许多老师可能会纳闷,学生们怎么总是把“puzzle”与“puppet”的中文意思张冠李戴。为了让学生不再混淆两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我让学生按以下两点进行巧妙记忆,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8.
学习迁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迁移是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学习迁移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简要概括了迁移的种类和迁移理论的发展,分析了影响学习迁移的多种因素,最后提出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形成了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对话呢?  相似文献   

20.
爸爸:汤姆,我要问你两个问题,如果第一个问题回答对了,第二个问题你就不用回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