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因为有死而产生死亡意识.由于人们对死亡的关怀态度不同,生成的死亡意识就会不一样,关乎到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个性也会不一样.《闲情偶寄》启示我们:生活美学是根植于死亡的呵护意识之中的.只有呵护死亡,才能形成审美心境,才能发现人生之美和享受生活之美,以利于生命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死亡,是人无法抗拒的规律,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经过生长、成熟和衰老,必然要走向死亡。死亡,事实上就是生命体的灭亡,它是人的必然归宿,然而人们并不能象对待生那样坦然地对待死。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心态,积淀了不同的生死观,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就不同。这种不同的态度,给他们的生存状态以极大的影响。“哲学家们断言,成为原始人智力之谜的死亡现象使他们去思索,并由此成为一切思辩的出发点。”弗洛依德也  相似文献   

3.
死亡意识     
一 "死亡意识"作为一个名词,它只是一种能指,指的是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对死亡的认识和体验,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存在的普遍意识,它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死亡意识"的所指则是丰富多样的,也难以有一个固定的内涵,它具有高度的主体性,每个不同的个体基于自己的主体情况都有不同的死亡意识,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在每个人之间也决不会存在完全一致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4.
(2)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日期问题 也许有人会以为,这无关紧要,随便定个日期就行,反正宣告之后就婚姻消灭、继承开始,不就行了吗! 还有人在《法制日报》和刊物上发表文章认为,应一律以宣告死亡判决生效的日期为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日期。迄今也尚未见有人提出任何不同意见。恐怕实践中也已有不少人已依此办理了。 但是,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不妥的。 这个日期的确定不是无关紧要,而是关系重大;而一律以判决生效之日为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自1889年世界上发生第一起车祸死亡事故至今,全球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总计高达3200多万人,远远高于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如今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超过100万人,地球上平均每50秒钟就有1人死于交通事故,每2秒钟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因此,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公害".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车祸死亡人数超过8万人.而世界拥有汽车最多的美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万多人,我国机动车死亡人数是发达国家6~18倍,成为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汽车交通安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死亡观念的认识成为许多民族丧葬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本文试就白族支系怒江勒墨人丧葬习俗仪式及其中表现的死亡观作粗略探析,以求揭示勒墨人丧葬习俗的特征及其影响,分析勒墨人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及勒墨人先民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自1889年世界上发生第一起车祸死亡事故至今,全球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总计高达3200多万人,远远高于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如今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超过100 万人,地球上平均每50秒钟就有1人死于交通事故,每2秒钟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因此,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公害”.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车祸死亡人数超过8万人.而世界拥有汽车最多的美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 万多人,我国机动车死亡人数是发达国家6~18 倍,成为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汽车交通安全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人类因为具有理性,对于死亡的恐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一切的哲学和宗教,均植根于这种死亡意识.可以说,好的哲学和宗教都是教人如何去死的.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很早就开始了对于死亡的文化意义的思考.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弗洛依德说“你想长生,就得准备去死”,这话如果换一种说法,也就是“未知死,焉知生”,问题都是一样的,但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大相径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类型和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西方诗人的诗作中.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景 教师空气中CO2的浓度达到1%时,对人就有害处;达到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晕;达到10%时,人就会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近年来,因为菜窖、深洞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使人窒息的不幸事件时有发生.如2000年6月,陕西省佛坪县一农家5人到地窖里取红薯时,不幸4人窒息死亡;2003年8月,浙江省衢州市一民工下到建筑工地桩孔内作业时猝死.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生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约2500年前,亚里士多德给生命下的定义是:生命指能够自己摄食、成长并死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安德森的<林中之死>及鲁迅的<祝福>的死亡结局,反映出两位作家在死亡结局的艺术创作及艺术效果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个是林中之死,弥漫着浓郁的浪漫色彩;-个是人中之死,充满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这种差异主要基于两位作家不同的审美情趣及创作思想;而不同的审美情趣及创作思想是基于两人所处的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  相似文献   

12.
博尔赫斯的死亡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死亡的思索,构成博尔赫斯宇宙主义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他看来,死亡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命运,世界是混乱的,人生是虚无的,既没有目的,也没有出路,博尔赫斯笔下的迷宫、梦境意象都是人类生存处境的寓言.作为人类生存的前提,死亡具备重大价值,人类的生存实质就是一次次的死亡体验,而肉体的永生则意味着实质的消解.面对死亡,人应有尊严的回应,积极应对挑战,这样就会在精神上战胜死亡.  相似文献   

13.
生命作为一个过程,有始必有终,这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规律.由生活推及文学,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文学中所关注的一个命题就是生存与死亡.在19世纪那个缔造悲剧的时代,人的生存是无奈的,正是这种无奈使无数的人陷入到无法逃离的困境中.包法利夫人与安娜·卡列尼娜虽在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地位和身份,但都在生存困境的无奈与努力冲破世俗的限制、追求真诚自由的爱情的过程中,逃脱不了死亡的悲剧命运.她们各自以其自身不同的死亡方式构成了生命多元的终结形式,也以自身的毁灭向男权社会挑战,发出作为觉醒后的女性的呐喊.  相似文献   

14.
死亡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死亡是艺术的永恒话题.作为生命终点的死亡是悲哀而丑恶的,但作为艺术起点的死亡却可以是美丽而崇高的.如果说火莲花上涅槃的佛祖代表了死亡的美丽,那么十字架上的耶稣则象征了死亡的崇高.死相对于生.生与死构成了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尽管来源于加缨对希腊神话中西绪弗斯推石上山的故事的重新发现和阐释,已成为现代人重视过程而轻视结果的流行观念的精神支撑,但我想它仍然不能撼动终点的地位.因为无权选择起点的人却未必不可以选择生命的终点.死的方式和时机常常可以浓缩整个人生的意义.人不会因为出生的贫富而不朽,却能因为死亡的不同而遗臭万年或流芳百世,甚至死亡常能构成人生绝顶的美,此时,便如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言:“美是一种可怕的东西”《长拉玛卓夫兄弟》.西绪弗斯永不停止、循环往复推石上山的过程是可怕的.诚如加缪所言,他体现了人对悲剧命运的抗争体现了人的不屈服的(?),但如果我们用人  相似文献   

15.
理解灾难——由汶川地震反思学校安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区学校遭受重创.地震灾难过后,笔者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两种不同类型的受灾学校情况: 类型一:学校师生无一人死亡.如重灾区安县西苑中学,由于安县一直在创安全文明县,平时都在抓安全教育,就在临震前半个月,该校还组织了一次学生疏散演练.就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县教育局领导正在学校和校领导一起检查教学楼的安全问题,而且,该校的校舍比较牢固,地震初发时没有马上坍塌,赢得了宝贵的逃生时间,所以全校师生两千余人无一伤亡.  相似文献   

16.
辛力 《科技文萃》2004,(9):75-76
牙齿再生有市场 如果人的内脏器官肺、肾、心脏等"罢工",人就会死亡.可是,牙齿和这些器官不同,没有牙齿,人还不至于活不下去.但牙齿对于人的生活质量和仪表却有着很大影响,牙齿缺损的人无法享受许多美食佳肴,同时外表也不美观.目前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是给牙齿缺损者镶上假牙,但普通假牙的安装既不舒适也不方便.那么,能不能像小孩换牙一样,使拔掉牙齿的地方再长出真牙来呢?这种"制造"真的活组织的过程叫作生物组织器官再造工程.  相似文献   

17.
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人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占有很大分量.蒙恬和李斯是秦王朝的大人物,二人虽同朝为官,相较之下,二人的家世背景、功劳过错、为人处世、脾气秉性却皆有不同.但恰恰是他们不同的性格和命运使他们先后走上了死亡的悲剧之路.  相似文献   

18.
对于很多百姓来说,血栓栓塞性疾病这个听起来专业性挺强的名称,似乎与他们的生活无关.但是,如果说到心肌梗死和脑梗塞,恐怕就没有人会说不知道了.每年,我国以血栓栓塞为主要原因的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60万,平均每12秒就要死亡一人.如果在街头见到一个截肢的人,不少人会认为这是因为骨癌所致.其实,专业医生介绍,这多半是下肢血管栓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台风、洪灾、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仅2003年,全球就有约2.5亿人次受灾,7.8万人在灾害中死亡.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文化和哲学传统的不同,中西的死亡观有很大区别。中国人重生怕死,西方人直面死亡。因此,中西悼亡诗在表现死亡时也显示出不同的风貌。中国悼亡诗往往把死亡表现得哀婉含蓄,是一种哀美,走的是一条内在超脱之路;西方悼亡诗把死亡表现得明朗和谐,是一种壮美,走的是一条外在的超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