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自然于万物有道有德,生之蓄之,不盈不亏,"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你愿意怎么利用它所提供的那些个资养,是你自己的事儿,它可不替你操那个心;它既不需要你感恩,也不需要你保护。这就叫"以万物为刍狗"。  相似文献   

2.
天生万物,人只是其中一物,使人区别于万物的是理性。动物惟求生存,而理性不只是生存的工具,它要求的比生存更多。  相似文献   

3.
经典晨读     
上善若水
  [丁玲]
  上善若水,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我着实喜欢。它的意思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像水一样。
  水有两大善德,即“善利万物而不争”和“处众人之所恶”。首先,水乐意使万物滋长而不与它们竞争,它乐于奉献而又不为自己争取任何利益。不争,是一种睿智,是一种境界。
  水与物无争,就像没有过错的圣人。  相似文献   

4.
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它总是处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地方,所以最接近"道"。"上善",最好的善、第一流的善;"若水",像水一样。老子的话,似乎与我们接受到的教育不一样。我们受到的教育往往是叫人要坚韧,要刚强,要宁折不弯,  相似文献   

5.
论老子之道的生命美学意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老子之道是指宇宙本体,包含广阔无边,永恒无穷的宇宙时空和它化生万物的无穷的生命力两方面的意义。从生命美学来说,它具有如下两方面意蕴;一是道赋予万物生命个性和成就了万物与世界之美,可见它是万物与美的本原;二是道的法则是“无为而无不为”:它化生,衣养万物并没有目的,但又成就了万物和世界之美,达到了目的,其中正包含了对美的重要规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理解,老子的上述认识源于我国远古先民对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相似文献   

6.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丽小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的教育方法论的产生与其哲学思想体系、教育本质论、教育目标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哲学体系的核心,它大致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论、万物一体论。其中,“心即理”说是王阳明教育本质论的哲学基础;万物一体论是其教育目标论的哲学基础。“心即理说”,它强调客观真理和事物都存于心中,即所谓“虚灵不昧,众理聚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同时,它认为客观真理与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我心的存在,即“天地鬼神万物都离卻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相似文献   

8.
道家的“道”虽然与现实层面上的仁义等道德具有相悖的内质,但与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则有着一致的价值取向.道家道德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它的自然性.道家的自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具有三维的意义:在本根论上,它是万物存在的依据,即“道法自然”;在存在论上,它标明的是万物的本性,即“万物之自然”;在方法论上,它演绎的是必须因循万物来成就万物的实践操作.在三维的视野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不在“为”与“不为”,而在如何为.儒家注重的是人的主观有为的方面,道家所重视的始终是如何创设最良性化的条件使因万物而为的实践通畅的方面.这是应该明辨的.  相似文献   

9.
老天主宰着世上的万物,它使脊椎动物拥有四肢,使飞行动物拥有翅膀……可万物全都任它主宰吗?不!总有那么一些个例  相似文献   

10.
“万物皆备于我”,是孟子性善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十分朴素的天道自然色彩,它上与天道相关,下与万物相联.“天”乃自然之天,它客观存在,运动变化,生生不息.此之所谓“善”.人与物是天道自然之一体,而受日趋于善之大道所制约,故人与物之性不能背离天道自然之性,即趋善之性.如是,则人与物固有相通之理,人性之善必通过与具体物之交往而表现,而充盈;离开具体物则其善性不显,更无善性可言.故“万物皆备于我”者,谓我与万物之情理本皆相通,据此情理则可得进退、行藏之宜.孟子并由此而引申其王道教化的主张,于是始带有政治、道德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1.
春天是个温柔的季节,温暖却不炙热,明媚却不凌厉;它用春风细雨,将冰雪融化,让万物吐芳,以一己之力,吹响了这个世界万物复苏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向秀的《庄子注》应作于竹林时期,它以宇宙本体的不生不化和万物的自生自化思想为依据,强调圣人的无作无为,突出万物的个性,带有明显的个性解放色彩,在情感基调上与嵇康的“自然论”思想可谓如出一辙。长期以来我们所以一直将它与郭象的《庄子注》夹缠在一起,弄不清二者的同与异,除了它的严重散佚外,对它的撰写时间以及向秀《难养生论》的双簧性质一直迟迟未能给予认定,无疑也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确,水因时因势而起,滋养万物,至柔至刚,来去自如,亦同佛家所云“缘起缘灭”,不强求万物羁留,动则风生水起,静则坚毅如石。  相似文献   

14.
眼中玫瑰     
一株在花园中挺立的玫瑰,在情侣的眼中是娇艳欲滴、光彩夺目的花朵,象征着爱情的纯洁,而一个路过的小孩也许会说:“看,那花枝上竟长满了刺,好吓人!”同是一朵花却有不一样的感情,便得出不一样的结论。险恶的陡崖使万物为之胆寒,而青松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成其千古风骚;高寒的山巅使万物战栗,而雪莲却能在恶劣的环境下成其千年一叹;幽深的山谷使万物恐惧,而百合却能在幽黑的环境中造就千里飘香。青松为何如此坚强,因为它想在万难中磨练自己,在险境中展现自己的风采;雪莲为何如此顽强,因为它知道自己的非同一般,于是那飘香怡人的百合也惊现于世…  相似文献   

15.
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雨之所以是“好雨”,是由于春天万物萌生,正需要雨水的滋润,它来了,来得应时,好象知道万物生长的季节似的.而且,它不是倾盆而下,它象随风偷偷地钻进夜幕中来,微风细雨的,滋润着万物,却悄然无  相似文献   

16.
老子曾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即人最高的道德境界应如水,水利于万物而不与其争高低,甘居下游奉献而不求有回报."人往高处走",故低处是"众人之所恶",而偏偏"水往低处流"--这才是"上善",才最接近于"道"."厚德"才能"载物",最高尚的道德才可以包容最广大的东西.孔子讲"水有五德",它守法、正直、明察、有志、善于变化,它集德、义、道、勇于一身,它的美德常使君子遇而必观.  相似文献   

17.
水是万物之源,它滋润万物,促使其生长发育,赋予世间万物生机。然而,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这些。换一种感性的眼光看它,它能触发人内心的情感,使人展示其缤纷的内心世界,换一种创造的眼光看它,它给人以灵感,启发人们创造新事物;换一种哲学的眼光看它,它有着与人类相似的高贵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8.
构成世界的自然万物千差万别,正是这种千差万别塑造了自然万物各自的本性与形态,使自然万物相互区别,也塑造了自然世界的万千气象与盎然生机,令自然万物既不感到孤单,也不感到枯燥。自然万物的这种千差万别不仅包括自然万物之间内在的本质层面的差别,也包括外在的形态层面的差别;不仅包括不同种类的自然万  相似文献   

19.
作品说明:群舞作品《若水》由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选送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荣获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乙组(专业组)一等奖。该作品表现了女子柔美若水的品性,泽被万物。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舞蹈之所以美,在于舞蹈编排中的形态变化,动静结合,表达了女子如水般纯净与圣洁,心存若水。  相似文献   

20.
真诚的份量     
真诚是一个有魅力的词语。它的绚烂光芒能溶化积年不化的冰川;它的回眸一笑,世界万物为之动客。那一天,我与真诚邂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