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国家为了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几年逐渐增强了对于其选拔考试的重视,并且利用多种优化方式试验开展了考试的面试环节,为我国选拔公务员提供了极大的助益.而其中应用于面试的结构化考试方法是尤为有效的一种,它目前已经是一种使用广泛较为成熟的公考面试方式,2013年的国家公务员面试选拔考核中,加强对于此种方法的研究,以积极地应对国家2013年的面试应用需求,是参加国考已取得面试资格考生必须重视的一项任务.本文便是对此种结构化的面试方法进行了研究,从其理论含义、特点以及2013年优化应用的策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事业单位招聘面试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的重要环节,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招聘面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与此同时,招聘面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多,本文在梳理当前事业单位招聘面试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面试的技术研发与设计、加强面试考官的管理与培训、完善面试的组织实施办法等对策建议,期望为增强事业单位招聘面试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坚持公开、公正、保密的原则,面试考官小组组成的合理性原则,面试应试者机会均等原则,回避原则,监督原则。合理分工,设置岗位,明确职责,从考前、考中、考后三个环节着重研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操作程序,进一步探讨操作程序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充分体现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的阳光操作。  相似文献   

4.
面试是成为一名合格深圳海关系统公务员的必经环节,要在面试过程中胜出,就要了解所报岗位相关的考务考情及近几年面试试题的命题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深圳海关系统面试中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年国考面试深圳海关专项真题特点,其次深入探讨了2014国考面试深圳海关专项备考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2012年,北京事业单位招聘,首次提出面试过程要全程录像,且笔试试卷和面试音像资料应至少保存半年。公开招考最易引起争议的,就是面试环节。与笔试按标准答案评分不同,面试环节的主观性和考官自由裁量度较大,很容易被一些人"钻空子",滋生腐败。尽管在考试组织部门的努力下,面试考题设置的科学性、监考人员管理的规范性得到加强,但权力寻租还是"咬住"面试环节不放,面试仍然是公开招考最薄弱的环节。北京市首次在事业单位招聘中要求"面试录像",是规范面试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考生对招聘结果有异议时,面试录像将为调查提供客观真实的证据。而在以往的申诉中,面试录像这类一手材料的缺失,往往导致申诉困难。今年5月,福建省在公务员招考中也推出了面试全程录像的举措。可见,以证据保存倒逼招考面试的公正性,是一种可行的办法。当然,要维护招考公平,除了保存招考评分证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实现多管齐下。其一,要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面试中的优势与劣势,认为在高校演讲与口才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学生面试公务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理论课程。但是结构化面试模拟教学还未结构化面试未纳入到《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教育体系中,且已有的结构化面试没有体现随机化思想。本文在分析现状和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基于结构化面试模拟及BIBD实验提出了课程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心里都有这样的疑虑,相对于客观公正的笔试,面试似乎水分很大,可能暗藏许多不公正因素.北京华图公务员培训学校校长张协云指出,考生首先要明确,面试的不客观不等于不公正.相对于笔试的试题,面试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考官来组织,每个考官的性格、学历、专业、心理、思维都不一样,在考官中出现对同一个人同一个问题的认识分歧很正常,这也就是面试的不客观性,但不客观不等于不公正.  相似文献   

9.
华图教育集团从2001年起步.经过艰苦努力,顽强奋斗,拥有分校培训、网校远程和图书出版等三大支撑平台,全面开发了以公务员考前辅导为核心的公职培趴职业测评规划、教师培训、企业面试、政府咨询和应急管理等业务板块.包括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公务员公开考试、招警、事业单位、军转干、选调生、村官、三支一扶、公务员技能培训和政府应急管理等涵盖公职考录和业务培训为一体的全频道培训项目,成为公考行业的标准制定者,不断提升公考培训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研究生》2015,(1):40-42
2015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已于1月10日公布,面试大战随之拉开帷幕。由于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很大,所以一直有"得面试者得天下"的说法。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一般是1∶3或1∶5进入面试,参加面试的考生之间笔试成绩差距非常小,但面试成绩却有可能相差很大。所以就算考生的笔试成绩比较靠前,也不能骄傲放松,面试中极有可能被后面的考生反超;而笔试不理想的考生也无须气馁,只要进入了面试,把握好这次机会,很有可能翻盘逆袭。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很难在面试考场上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中公教育面试辅导专家结合多年公务员考试面试的特点,在深入研究面试备考技巧的基础上,为考生总结了一些实用、高效的备考攻略。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考、招聘在面试环节,通常会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目前这种面试方式也逐渐被一些企业参考和接受,广泛应用于人员招聘活动中.对一些不熟悉结构化面试的人来说,什么叫做结构化面试?它又有怎样的面试准则?  相似文献   

12.
《当代学生》2012,(Z4):8-11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去年10月16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公开招录6名公务员。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考生黄红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面试成绩和总成绩排在该局"专业监管岗位"第一名。  相似文献   

13.
面试在我国虽然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考试中的辅助地位,面试的理论与实践还不成熟,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尤其是结构化面试测评要素模型的研究,因是决定面试质量的关键因素而成为当前考试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通过对现任公务员和专家的广泛调查,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获取实证依据,进而构建出省级行政执行类国家公务员结构化面试测评要素的模型,成为公务员考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日前,重庆市人社局公布《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面试暂行办法》,对许多面试细节进行了约束。办法规定,面试考官对考生面试成绩评定在60分以下的,必须在评分表中说明理由。(《重庆商报》)近年来,一些地方事业单位接连曝出"萝卜招聘",公信力备受质疑。与相对客观公正的笔试相比,面试环节更容易出现暗箱操作。2009年初,一个名为"史上最牛事业单位面试成绩"的网贴疯传,质疑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管委  相似文献   

15.
王义 《教育与职业》2003,(12):18-19
如果有人要问当今最热门的职业是什么,公务员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君不见近年来公务员报考与录取之比已到了惊人的地步,1:20、1:30甚至出现了1:100。“考公务员真难!”这是许多经历了其中酸甜苦辣滋味的考生的共同感受。难,难在何处,笔者认为主要难在面试上。众所周知,笔试、面试是公务员考试必须要过的两道关口,相对于笔试而言,面试更复杂,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笔试是静态的,面试却是动态的,笔试中考生只是面对着无生命的试卷,凭借着千锤百炼的应考功,多数人驾轻就熟。但面试则不同,考生不仅要面对数个各具特点的考官(一般是5或7人),还…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因工作的稳定和收入的逐年提高,一直是人们心中追求的热门职位,但由于报考公务员的人数多,招聘岗位少,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根据公务员招录的程序,首先要进行笔试,笔试通过后,再按不高于3:1的比例进入面试和体检阶段,可以看出面试是迈向理想工作岗位的关键一步,如果这一步不能走好,很可能会前功尽弃。笔者参加2003年河北省招录公务员的面试工作,在面试中担任考官,根据面试中各种情况向考生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务员制度推行以来,面试作为一种主要的测量和评价手段,在各地公务员招考工作中被广泛采用。经过多年的实践,面试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明朗起来,本文拟就近几年来在公务员面试实践层面上,所发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加以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月24日,山东省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工作全部结束.在22日和24日的面试过程中,先后有两名考生因紧张顺嘴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痛失面试资格(在面试人员守则中,明确要求"面试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向考官或工作人员(候考室工作人员除外)透露本人的姓名、考号、工作单位等信息,不得穿戴有职业特征的服装、饰品,违者面试成绩按零分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正>公务员录用考试分笔试与面试。笔试按岗位职数的1:3以分数高低取前三名入围参加面试,面试成绩与笔试成绩相加,录用分数最高者,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笔试成绩相近,面试则一决雄雌;笔试成绩差距较大,也有逆袭而上的可能。由此可见,面试仍然是公务员录用的最后一道关卡,对每个入围的考生都是至关重要的。面试的侧重点和笔试不同:笔试侧重检测考生的知识面、知识水平;面试侧重检测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才测评和评价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集科学性、逼真性、高效性、可靠性于一体的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人才测评技术在企事业单位招考、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面试中逐步流行使用。虽然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人才评价技术具有巨大优越性、科学性以及结果的可靠性,但在目前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体制以及考官来源等的制约下,并不适用于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面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