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国务院决定,将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同时,十多年来,山东省大多数开发型科研院所也已核减事业经费,这预示着我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也是切实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举措。这种转制,将会给我国科技事业带来一个迅速发展的春天,对适应21世纪的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我刊针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一次专访,以对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深化转制科研院所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科研院所改革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科研院所改革大体上正在应用开发性科研院所转制、公益性科研院所转为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和基础性科研院所建立国家研究基地等三个层面上顺利推进.科研院所这些不同的改革方式,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的确立和实现途径的调整,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建立.而随着改革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进一步推进转制科研院所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科研院所转制上市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央直属242家科研院所全部实现企业化转制为标志,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到一个从微观到宏观、从机制改革到结构调整、从封闭运行到开放重组的新阶段.转制后的科研院所摆脱了发展缓慢、徘徊不前的局面,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方面成绩斐然.本文谨基于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转制上市的实践,思考与体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作用和历史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转制科研院所如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以转制科研院所的典范西北有色院为例,深入探讨了转制科研院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机理,剖析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5个关键要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命题。本文拓展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并对转制科研院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1995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2002年国家要求科技开发型科研院所要实行组织化转制,许多科研院所逐步从以国家为唯一的投资主体的事业单位向多元化股份制组织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如何根据组织计划设计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实现人才优势与组织优势之间的互动,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科研院所向组织转制后得以生存发展的关健。  相似文献   

6.
科研院所企业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科研院所加快了重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型企业,转为事业单位;进入大学。转企科研院所首先面对的是要尽快实现由事业单位管理向现代企业运行机制的转换,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加强和探索企业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青海科技》2001,8(2):1
科技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是制约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十五”期间,我省科技工作的重点,一是要加大对先进科技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二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好经济建设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三是要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四是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研院所转制步伐,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机制,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体。 人才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最重…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是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科研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粗浅地提出了一些转制后科研院所做好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开展该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科技机构的改革方面,第一批由10个产业管理部门所属的242个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工作全部完成,第二批转制院所大部分完成了工商注册。与此同时,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在2001年拉开帷幕,首批4个部门102个科研机构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截至2001年底,全国已有869个政府部门所属的科研院所进入了企业集团或转制为企业,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在改革科技拨款制度方面,逐步改变了科研机构的经费单纯由国家包揽的状况。科研机构通过转…  相似文献   

10.
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科研院所的转制从1999年算起已走过五年历程,但究竟应如何转型才能少走弯路,降低改革成本,却一直是科技主管部门和众多科研院所的心头之痛。对科研院所转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分析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科研院所转制后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科研院所面临着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科研院所在转制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在于科研院所对旧体制改革的困难和对市场竞争的不适应;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探讨了科研院所解决体制改革困难和更好地面向市场的宏观政策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业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解决经济科技“两张皮”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科研院所历经转制改革,科技创业方兴未艾,但如何通过科技创业有效转化科技成果仍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缺乏探究的新课题。本文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科研院所通过协同科技创业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理,揭示了科研院所实现转型升级的过程,并提出了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协同科技创业的相关理论命题。本文拓展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开启了科研院所协同科技创业的研究,对我国科研院所的科技创业和成果转化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好科研院所转制中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我国事业单位转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当前科研院所转制中对职工思想状况进行分析,以进一步增强科研院所转制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热}生,为科研院所向企业化转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制是中国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科研院所应与企业实地纵向一体化,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研究与开发的主体,才是改革的最终方向。提出当前各级政府需要理清科研院所改革的路径,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兼并,不断优化中国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转制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后进行资本运营对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转制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后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指出了转制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后进行资本运营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转制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后可行的几种资本运营方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应用型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3个阶段3大硬件、1个软件,指出企业化转制的本质,分析了青海省科研体制改革存在的困难,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丽秋 《科学与管理》1999,19(3):57-58
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科研机构(242个院所)管理体制改革已正式展开。这标志着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阶段。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以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通过改革推动科研院所转制,进入市场。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山东省科学院下属的独立科研机构,近年来,他们转变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大胆改革内部运行机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科研经济双丰收。在该中心创建20周年前夕,记者有幸采访了该中心主任吴长民同志。在此刊出访谈录,请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和科研院所的同仁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转制科研院所的现状和问题,论述了转制科研院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产权制度改革中应注意处理好三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1999年启动的242个科研机构改制转企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国防科技任务的特点与转制院所追求经济效益,早润最大化的企业目标差异的基础上,阐述了转制院所承担国防科技任务并不影响院所的经济性。相反,可给院所带来长远经济效益,并提升院所的人才,技术,无形资产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科研院所实施产业化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笛 《科学与管理》2000,20(3):24-25
<正> 科技产业化是以研究开发为基础、以发展新产业和开拓新市场为目的的创新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将研究、开发、经营有机地衔接起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产业化是当前科技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科研院所尤其是开发型科研院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十多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化,部分科研院所在实施产业化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