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数学课程以其凸显自身个性活力的崭新理念而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鲜活的经验与真切的体验。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也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课程的活动性和开放性让我们的教学有了新的变化,新的突破。然而,在实验过程中,面对新教材,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不自觉地“穿新鞋走老路”,忽视学生健康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活动拘于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活动难以真正有效地进行。要使活动真正的“动”起来,则要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案例与反思 《做事不拖拉》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长大了”中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养成守时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学地理教学中,初中学生学习地理普遍存在着畏惧、厌学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知识起步较难.一开始学习就被一些知识吓住了,产生了畏惧心理;而另一方面是地理教学中没有展现出地理学习的魅力所在,对同学没有吸引力,同学难以形成兴趣。因此.学生对学习地理畏而远之,在地理课上提不起精神,难以参与其中.对于学习则是敷衍了事,对于知识点只是死记硬背.对于考试只能应付了事.难以掌握真正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就强调了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反观目前课堂教学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盛行.学生疲于回答老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成了教师问题的奴隶。这种低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人,它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以实现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都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两者是相同、相融、相促的。如果在课改实施中,将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胆进行理念、形式方法等的转变,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一、教育理念的转变课程改革在理念上进行了几大转变: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学生阅读能力愈加重要,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活动教学论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地理课堂教学内涵丰富,知识综合性强。教师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注意捕捉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兴奋点,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增强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度,加深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与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给课堂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教师的角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如何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问题成为当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数学教师也应改革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罗艳菊 《成才之路》2009,(14):43-43
活动课,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活动课。上好活动课,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语言体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每册都单独安排了多次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设计都和学生的知识、生活、年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评价指标是多元的,评价方法是多样的,评价的主体则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育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教学《采莲》一文时,我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黑板上贴上采莲小船、采莲人,教室墙壁四周挂了一些荷叶、荷花、莲蓬,给学生营造了置身满湖荷花中的情境。课一开始,我播放了江南名曲《采莲》,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动听的音乐,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说:“小朋友,你们欣赏过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  相似文献   

14.
骆慧 《教育文汇》2010,(7):36-37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在《奥运知识大家搜》这节课教学中,围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设计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锻炼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个充满活力的、吸引学生的课堂,必然是一个生动、互动、主动的课堂。作者认为要达到"三动"的课堂效果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有灵活的教学方法,能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师生互动,多挖掘课外资源。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开发学生的交际潜能,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准确、恰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能帮助教师组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作用。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体态语充分利用起来,突出“哑语”的作用,以无声胜有声,使之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实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须构建开放的识宁体系,将知识与阅读、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解决学生“作难”的问题呢?在多年的教学享践中,我的体会是:作要“小”、“真”、”实”。  相似文献   

19.
肖昌友 《湖北教育》2005,(12):60-60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要将传统的传授知识变成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给学生留一个发展思维的空间.创设一个适合发展思维的环境,让他们“动”起来,使他们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我们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和情景出发.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使枯燥单调的数学学习变成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