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运用原有知识经验不能对新的观点、现象进行解释时,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心理上出现“失衡”,本能地产生一种要恢复平衡的需求。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人不可被教,只能帮助他发现自己。——伽利略“心理平衡是人们正确行动的必要保证。”然而,由于人们达到心理平衡状态的方式有真实与虚假之分,因而我们的结论是只有真实的心理平衡方式下产生的平衡状态才是正确行动的必要保证。在中学,学生们因考试失败而产生种种的心理不平衡状态需要调节。怎样通过正确的方式,选用真实的心理平衡手段,引导学生产生一种正确而真实的心理平衡状态,实在是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通常教师用的调节手段常常是分析课、个别谈  相似文献   

3.
<正>"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问题情境也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学生现在接触的内容与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导致内心产生冲突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以激发学生急于获取新知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才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将课堂教学的诸要素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融合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诸要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学生的认知心理逐步从一种不平衡状态到达平衡状态,从一种较低层次的平衡状态到达一种较高层次的平衡,进而引起教育对象的身心向着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方向发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将课堂教学的诸要素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融合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诸要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学生的认知心理逐步从一种不平衡状态到达平衡状态,从一种较低层次的平衡状态到达一种较高层次的平衡,进而引起教育对象的身心向着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的平衡。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以“使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掌握知识、习得能力”为目标,尝试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具体的教学策略可归纳为: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德育工作有效地进行,有一个把握最佳施教时机的问题.所谓德育最佳施教时机,是指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那些最为有效的教育时刻,此时学生处于愿意接受教育的最佳心境.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平时都或多或少保持一种相对的封闭式的心理平衡状态,这一平衡状态使学生不易接受外界的心理影响.然而,一旦这种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便会出现最容易接受教育的“良机”,即最佳施教时机”.教育者无论在集体教育或个别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掌握教育规律,捕捉最佳施教时机的问题.大量实践证明,只要教育者能够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注重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络,掌握学生心理活动变化规律,就能捕捉到最佳施教时机.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生态观阐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堂教学生态观是将课堂教学的诸要素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融合成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诸要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学生的认知心理逐步从一种不平衡状态到达平衡状态,从一种较低层次的平衡状态到达一种较高层次的平衡,进而引起教育对象的身心向着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生态化教学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化教学是将课堂教学的诸要素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融合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诸要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学生的认知心理逐步从一种不平衡状态到达平衡状态。从一种较低层次的平衡状态到达一种较高层次的平衡,进而引起教育对象的身心向着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心理失衡是指人们原有的心理状态,由于不能适应新的现实环境,而失去平衡所产生的现象和行为反应。 高校新生一般在18至20岁左右,生理接近成熟,但心理成熟往往落后于生理成熟。他们进入高校后,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变了,人际关系复杂起来等等,使高校新生的心理急剧动荡,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状态,产生心理适应不良,一部份学生甚至发展为心理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方面做相应的调整和转变,致使教师普遍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所谓心理压力是自身基于内在、外在的条件刺激产生的一种紧张而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这种紧张而不平衡状态的持续作用会引发自身心理反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中优化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情境”是指教学中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学生所接触的内容用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正是学生以现有知识和经验难以解决新问题。从而使学生内心产生冲突。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以激起学生急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有了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和兴趣,就能促使他们激活积极思维,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德育工作是经常进行的。如何使德育工作有效地进行?有一个把握最佳施教时机的问题。所谓德育最佳施教时机,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那些最为有效的教育时刻,此时学生处于愿意接受教育的最佳心境。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平时都或多或少保持一种相对的封闭式的心理平衡状态,这一平衡状态使学生不易接受外界的心理影响。然而,一旦这种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便会出现最容易接受教育的“良机”,即“最佳施教时机”。教育者无论在集体教育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努力使学生对一些难以解决的作文问题产生一种力求解决的心理状态,并激发学生观察、收集、积累、交流、研究的心理冲动,进而提高其运用各种写作技能去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考试前,学生的应考心理非常复杂。在这种应激状态下,会产生许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心理逃避。即在人们遭遇困难时,常常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借此逃避目前的处境。但逃避心理或行为一般不单独出现,为了维护自尊,人们常常会为逃避行为找出许多“合理”的理由,使自己处于心理的平衡状态。然而,逃避行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学习摩擦力的过程中,对于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常常满腹疑惑,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将问题分解为三步:判断有无、辨别方向、平衡大小,就能迅速判断摩擦力的大小.若物体处于非平衡态,则仍需将问题等效到平衡状态来解.解题步骤细分如下.一、被研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第一步:判断摩擦力的有无.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挤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为重要的.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是良好的学习动力,是求知欲望的源泉.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持久兴趣的学生,会自觉克服学习中种种困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往往局限于兴趣的初级阶段——好奇心理,忽视了兴趣的发展阶段和效能阶段.因此,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情绪受到影响,兴趣逐渐下降.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理,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地应用兴趣规律呢?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科学评价。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产生两种心理效果:一种是积极的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正面效果,一种是消极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负面效果。要使教师的评价起到积极作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消除教师评价学生的负面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对于摩擦力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需要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则需要根据平衡状态及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一要素进行判断.而叠放物体摩擦力方向及大小的判断,由于存在的物体多并且复杂,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难度,要学会正确的解决办法,同时联系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隔离法分析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这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了如指掌,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才能对学生教育、引导对路,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正确分析学生品德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 学生品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总体看,有家庭,社会,学校三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需要是儿童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是求知创新的原动力.“内需”即指学生认知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由于知识和能力的缺乏而在心理上呈现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教学时,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数学学习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内需,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