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画艺术素以浪漫主义手法为其特征,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就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精辟地阐明了中国画意象神韵的美学观点。把传统艺术中的优秀部分与现代知识和现代思维结合起来,给中国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当代中国山水画集》中许多作品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读书人痴话     
读书人痴话周迅白石老人曾言:“画要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套用齐翁之语喻读书也是同理,不读书为愚,死读书为痴;不信书则循头无活水,尽信书则难免步入歧途。读书之奥妙,关键在一个“化”字上。邓拓曾刻一闲章:“书生之气不可无。”此处“书生之...  相似文献   

3.
另眼看美术,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是大画家齐白石先生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讲搞艺术不宜与客观物像一模一样,但也不应太过离谱,能把握在像与不像之间的适当分寸为最妙。这实际上是齐老先生长期艺术实践的结晶。依我愚见,还不仅如此,扩大到很多领域去看,这“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八个字还真是高明的治事理念或一种事业境界。以美术图书出版为例,很多专业美术出版社出版图书往往陷于专业思维和视域,很容易在有意  相似文献   

4.
巧用阴影     
摄影是“用光来绘画”,因此,由光线照射而造就的阴影,自然也就成为摄影的一个重要因素。 照片画面中被摄主体的阴影虽源于物体的原形,但其细节层次已大为改观,只剩下一个鲜明的外表轮廓,而且在光线的作用下,往往会出现夸张和变形,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别具一番韵昧。像附图,就是个好例子。  相似文献   

5.
唐丽娟 《今传媒》2012,(10):146-147
古典舞《爱莲说》通过轻盈曼妙的神态美和"若俯若仰,若来若往"的动态美,将观众带入一个不同的意境世界;在"似与不似"的对比中,呈现出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审美形态。本文以舞蹈《爱莲说》为例,探讨古典舞中意境的显象。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审美态势,不仅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艺,也承变着中国传统的意境说,具有多元化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1992年,在同美国《幽默世界》漫画杂志交流中,我第一次看到赛玛·安德格的作品,画的是刺猬错把衣刷看作同类,向它发出爱情的信号。刺猬身上竖起的毛和毛刷很相似,画家在这相似点上表现出幽默,引发出似与不似之妙趣。生活中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能唤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愉悦感,所以,我对这画印象颇深。《幽默世界》的编委告诉我此画作者是  相似文献   

7.
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古文学家,其实钱先生对语体文所持的是一种十分客观的态度。他不似一般古文家对语体文的抵死抗拒,亦不似一般白话文鼓吹者对语体文的痴狂无度,而是能客观准确地定位语体文在国民教学中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芳香之旅》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金黄的油菜花田总容易让人想起《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面翠绿绝望的麦田,油菜花倒下的片段和春芬在采石场上跑动的镜头也有《红高粱》和《我的父亲母亲》里的影子。但它不似《霸王别姬》华丽的悲剧色彩,也不似《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张扬或是《孔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艺术表现形式,是对于虚构故事形式的一种反对。因为虚构的故事片往往有不真实的东西、创作者理想化的东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就难免造成失真。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就成为纪录片编导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成了纪录片创作的永恒主旨。那么,视真实为生命之根的纪录片应该不应该向故事元素学习点什么呢?齐白石先生说过:“艺术就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更是一个很深刻的艺术命题。多年来,故事片作为一种虚构的艺术,由于创作者在虚构这个层面上耗费的笔墨太多、着眼的时间过长,忽略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0.
春季学年的选修课上,来了几个旁听生,其中一个个头矮小,打扮文艺,冬天仅穿毛衣,必绾格子围巾,问他姓甚名谁何系何专业,不似其他旁听生挥手写下姓名学  相似文献   

11.
台北“忠烈祠“礼兵交接的仪式,是从欧美学过来的。经过数十年的演进,礼兵的服饰和装备是越来越繁复了,不似最初那样轻便,大热的天,两边的礼兵刚站上礼兵台,就已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12.
龙凤原型谈     
李婷  易重廉 《兰台世界》2012,(10):50-51
一、龙的原型《说文》曰:"龙,鳞虫之长。"什么样的"鳞虫之长"?罗愿《尔雅翼》引王符言曰:其(代龙)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案博览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南京图书馆报来一部带有句读、标抹的元刻本《四书章句集注》(见图一),参与珍贵古籍评审。因其版式风貌不似元刊而类宋刻,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派人专程前往南图作进一步考察。此书每半叶七行,行十五字,小字  相似文献   

14.
就愿望而言,它不似梦想一般虚无缥缈,也不比期待那般望穿秋水,它一定是经历后实实在在体会出来的。这种愿望不一定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似乎只要实现了就是美好的。我个人的愿望,并非关乎自身却又深深地印在那里:希望小雨晴找到她的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5.
刘远洋 《大观周刊》2011,(47):85-85,62
中国画是把客观意象先储存在脑子里,然后再表现事物的实质,并在形象上也有所改变,做到“形神兼备”。中国绘画实际上是对客观世界意象的认识,但表现方法有所不同。如果没有共性,人就不认识它;如果没有特性,也就谈不上艺术。简化说这就是··神形”的问题。相对于西洋画来说,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总之,中国画就是在几千年的时间里,经过多少代先民无数艰辛的艺术劳动,不断地继承,不断地革新而创造出来的,因此,优良的艺术传统是先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肖平 《声屏世界》2003,(4):27-28
《我们的连队》是一部反映我军基层连队普通士兵日常军事训练和生活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而不似以前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反映的更多的是将领,所以《我们的连队》(以下简称《连队》)在视觉上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画面语言朴素。与剧情起伏跌宕、情  相似文献   

17.
语言形式任意性和象似性的争论由来已久。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任意性和象似性进行再讨论,支持象似辨证说,反对任意支配说,指出象似性是语言的本质,并就如何运用象似性学说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体育有联赛,电脑有联网,告状有联名,这联那联,真是所联多多。在这多多之联中,不知您注意到没有,还有个好个人感动的联动哩—一《北京青年报》的新闻联动专版。新闻联动,新闻宣传联合行动也。新闻联动,动手何时不晓得。晓得的(自然是从品读中悟出的)是其固有的特色、功用与创新精神。它不似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所播出的主要是上、下各地电台的新闻,而是对电台、电视台的节目都很有情都有选用;也不似文选刊物,所选篇什与百姓生活距离远近不一,而是只选“两台”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及地方台的舆论监督、百姓喜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家蒂姆帕克斯(Tim Parks)认为:电子书剥离了阅读纸质书时的外在因素,让读者直面文字本身,给人以更真切纯粹的阅读体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的发展,恰如从孩提时的图画书转向成年后阅读纯文字作品。如今对纸质书的哀挽,未尝不似当年对手抄书的留恋。  相似文献   

20.
杨保林 《东南传播》2010,(3):122-124
随着隐喻研究和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的不断深化,诸多研究者已经认识到隐喻和象似性并非两个孤立的概念,相反,二者在很多方面是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隐喻与象似性的研究对语言符号的任意说构成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诗歌文本为切入点,对隐喻和象似性进行研究,探讨了隐喻与象似性的关系、隐喻象似性的范畴及其哲学依据。本文认为,隐喻象似性对诗歌文本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