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寨是座落贵州省锦屏县境内重要的侗族社区 ,其民俗文化具有原生态特质 ,其中宗教信仰十分典型 ,其原始性反映为对大自然、动植物、鬼神与祖先、图腾崇拜的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九寨是座落贵州省锦屏县境内重要的侗族社区,其民俗文化具有原生态特质,其中宗教信仰十分典型.其原始性反映为对大自然、动植物、鬼神与祖先、图腾崇拜的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滨州学院学报》(原《滨州师专学报》)走过了20余年的风雨历程,至今已满100期了。学报从创刊伊始到现在的初结硕果,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为了纪念学报的百期华诞,为了记录学报的成长足迹,我们向学报创刊的经办者、分管学报的领导、学报的审读员、曾担任学报编辑工作的人员、长期支持学报工作的作者等,诚恳地发出了约稿函,请他们写一写自己与学报的故事,曾经的工作,对学报的感情,以及对学报的建议与意见。我们的约稿得到了大家热烈的回应,有许多人,现在已退休离职,或调往其他单位、部门,但谈起曾经从事学报工作的艰辛和快乐,大家都历历如在目前,谈起经手过的文章和与作者交往的趣事,都如数家珍,娓娓不倦。有许多人,因为忙于工作,或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将自己的感情形诸文字,我们只能在前往约稿时,听一听他们的故事,记一记他们的建议,分享一下他们的情感,并铭记他们对学报未来的期望和祝福。有许多人,则用朴实、诚恳的文字,记录下了学报的成长历程、自己的感悟,对既往的追忆、对未来的期盼,那字里行间浸透着的对学报的浓浓深情,愿读者和我们一同分享!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锦屏县西北部的九寨,是侗族地区的一块腹地,有着古朴的文化习俗。 现有一乡一镇的九寨山区,社会结构颇具特色。每个九寨人具体属于九寨的哪一寨哪一族,这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的生活对寨子和宗族有着很大的依附性。人都是在具体的社会网络中生活,寨子和宗族便成了九寨人的社会归属。寨子与宗族对每个家庭予以保护,每个家庭对宗族与寨子的事务、安全等负责、尽义务。  相似文献   

5.
<正>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起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兴盛起来。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他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而且加强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其著名诗人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诗人们把细腻的笔触投向  相似文献   

6.
侗族社会在应对所处环境(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建构起了适应"生境"的粮、渔、豆结合的传统耕作方式。1956年起,政府强行在侗族地区推行"糯改粘",到70年代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这种外来因素的介入,不仅打乱了侗族社会的食物结构,而且还打乱了侗族村民的生产结构,甚至社会结构,引发了一系列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仍然在持续之中。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是一个村庄教育变迁的个案。通过口述和田野调查,将人类学研究小社区的长处引进教育史研究。本研究借助于大量第一手资料,通过历史研究和现实观察,发现:  相似文献   

8.
《自评报告》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材料。评估专家对参评学校《自评报告》的审读,主要是结构判断、内容判断和重点判断等三个方面。结构判断主要评判其完整性;内容判断主要评判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重点判断主要评判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等6个方面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9.
结合侗族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过程,描述和分析了侗族文献在各个时期的形成因素和特点,再结合以上分析,从侗族文献外部特征、侗族文献的民族性和资料性三个方面对侗族文献内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11.
文化巨变时代的新式民俗志——《中国民俗文化志》总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民俗文化志》(县、区卷)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具体理解民俗与地方生活的关系,以体现文化巨变时代的文化自觉意识。当代地方民俗志需要以三点重要认识为前提:一、中国民俗的地方性是民族性与地域性交叉的表现;二、民俗志应该着力记述连续性的民俗传承,也要关注深层的民俗传承;三、结合对地方传统生活方式的把握,将比较容易描述地方民俗的特色,呈现民俗文化内在的逻辑关系,反映地方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特征。民俗文化的地方传承也就是在历史上被一再建构的地方性象征体系,其中若干重要文化事象具有标志性意义。因此“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成为本志书统一采取的书写模式。  相似文献   

12.
锦屏县九寨社区是一个古老、美丽、神奇、有着悠久历史的侗族聚居地,这里山川秀丽、风水钟灵、人文蔚兴,民族风情浓郁,是北部侗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九寨社区的侗家人独具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联系着整个社区的居民,使得村寨、村民的交往甚密,从而形成了和谐的社区文化。在对锦屏九寨社区的传统节日活动“重阳鞍瓦”的研究中看到原生态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和谐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九寨人社会交往的美好品质。  相似文献   

13.
侗族民间乐器与侗族人民的音乐生活、风土习俗紧密相连,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的礼器、男女爱情交往中的纽带、传统禁忌习俗中的圣器,体现了民族历史的传承性、民族文化的教育性、和谐山寨的娱乐性以及种族繁衍的媒介性。  相似文献   

14.
陕北音乐是陕北区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饱含浓厚的黄土气息和淳朴的民风风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陕北音乐既传承了黄河中上游文明的精髓,又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文明的精华,是我国民俗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文华学院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Y20)开展的过程中,认真阅读了《区域一民俗中的陕北音乐文化研究》一书,颇有感悟。  相似文献   

15.
侗族款文化包括款组织与款词,它是侗族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现象之一。款组织调整规范着整个侗族的民间社会,款词简练精辟地记述了侗族民间社会的各样礼俗。侗族社会每年通过“三月约青”“九月约黄”的款组织活动使整个民间社会学习熟悉款约,以求重返爱与自由的民间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6.
侗族地区在民国以后,国家权力才逐步地进入到侗族村寨。以前,侗族村落主要是依靠家族组织、寨老组织、合款组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社区自我管理。民国时期推行"保甲"制度,国家权力渗入村寨,传统社区组织受到一定影响,但仍能够在村寨事务管理上发挥主要作用。解放后,传统组织在国家权力的强力挤压下,组织形式不复存在,停止了一切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权力开始从村寨中收缩,传统的社区组织又以新的形式出现。本文以阳烂村为个例进行分析,以揭示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7.
洪波  马玉 《文教资料》2012,(12):90-92
云南石屏县彝族尼苏支系花腰彝传统祭龙的民俗有祭小龙、大龙,接龙、倮哦、送龙等程序,其中倮哦、舞龙等具有独特性。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花腰彝传统祭龙的宗教性、仪式性、承袭性在发生文化变迁,花腰彝祭龙歌舞正在面临发展创新和保持原生态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序幕,古老的中国蹒跚地踏入近代社会。从此以后,中国经历了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大变化,民俗的变迁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江苏近代化的发展“居全国的领导地位”,而苏南近代化程度之高,又“在地区之上。”因此,探讨苏南地区近代民俗的变迁,不仅可以使人们认识到近代化行程中社会结构嬗变的相关性与整体性,而且有利于揭示中国近代化的区域性差异,其意义之重要显而易见。[变化之一:生产民俗]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结构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民俗学家这样认为,一个社会一旦获得了一种新的征服自然的能力,随之而来的便是传统生产方式中一系列惯制的变更;而经济民俗又成为基础和先导,带来整个社会民俗的移易。苏南大部分地区座落在长江以南以太湖为中心的浅碟形平原上,地势低平,湖荡棋布,沟渠纵横,故村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村经济民俗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邓丽娜 《山东教育科研》2014,(20):I0003-I0003
一部《泰囧》,让人们走进了东南亚的神秘国家——泰国。人们从影片中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泰国的文化,差不多谁都能说出一句“萨瓦迪卡”。  相似文献   

20.
颜锟 《文学教育(上)》2011,(16):139-139
《错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一首轻巧清隽的诗,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第一次朗读这首诗时,我就被其清新轻灵的语言所吸引住了。朗诵之后,我的头脑突然产生了两个疑问:本诗的第一句"我打江南走过"中的"打"字是不是动词?如果不是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