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广西仫佬族作家鬼子的个案,说明拥有法定民族身份的个体未必具备相应的民族认同。民族身份不过是公民在我国现行的民族成分制度下获得的外在"标签",只有发自内心的民族认同才能使一个拥有少数民族身份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文学。  相似文献   

2.
唐冲 《广西教育》2009,(2):25-26
由少数民族构成的复杂和文化多元等特点决定了广西语文教育有它的特点与规律性,通过思考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语文教育方案,对广西的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有11个世居民族共同居住,各自创造了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学样式,像壮族以“诗歌文化”为代表、仫佬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毛南族的“神话故事”、京族的“海洋文化”,多元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地域特征,长期以来相互交流以及不同质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广西尤其突出。因此,广西少数民族语文教育要关注各民族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但不可避免的带有更多共通性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语文教育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仫佬族是我国广西山地少数民族,民间具有浓厚的宗教信仰体系,仫佬族依饭节是民间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依据仫佬族历史日志记载,依饭节已经具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仫佬族举办依饭节仪式时,会伴随庞大的音乐仪式,通过多个唱诵与歌舞环节完成,其音乐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曲调和音乐结构方面。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21日,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其中由河池学院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组织编撰完成的《仫佬族通史》一书获得一等奖。仫佬族是全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在历史发展长河  相似文献   

5.
潘琦生长在广西的仫佬族山乡,擅长讲故事的祖母、爱唱山歌的母亲、文学功力深厚的老师和当地的民间文化给予他深刻的文学影响。在当地崇尚读书的良好氛围中,他爱上了文学,秉承着自强不息的大山人性格,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学之路。  相似文献   

6.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的西北部,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改革开放以来,从这里走出了诸多高素质的人才,这得益于其良好的文化教育。罗城的文化教育是引人瞩目的,特别是仫佬族教育发展迅速。重教是仫佬族人的传统,以仫佬族学生为主要生源的罗城中学俨然成为了培养民族人才的摇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广西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又是国家贫困重点扶持县,发展仫佬族文化产业是该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政府加大举措进行了民族资源开发,但要实现脱贫目标,就要加快民族地区文化脱贫的步伐,在"精准扶贫"上做文章、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行很多规划和开发不能把古村落视为活态文化来保护,没有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原真性"问题,现以广西柳州柳城县古砦仫佬族滩头围村旅游开发为案例进行探讨。从塑造文化遗产的根本开发理念入手进行规划,整体构图"凤凰来仪",重点突出仫佬族民族图腾,辅助设计仫佬族节庆长廊、服饰风情街、民歌台,创造一个神奇的仫佬古村落,塑造国家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最近,30万字的《仫佬族文学史》一书,在广西教育出版社面世,并流传到澳大利亚。这是祖国学术园地上的一件大喜事。它是一部洋溢着集体创作的智慧的好书,值得学习和庆贺。我是汉族人,原籍广西。虽自1953年起,一直学习祖国各族民间文学,但至今具体到家乡的仫佬族文学,则所知极少,不胜自愧!当我细读过此书,使我深刻地认识了这个约近16万人口的仫佬族同胞,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学史,它正是祖国文学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它的启迪,今天,我更感到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祖国文学宝库的博大精  相似文献   

10.
广西来宾市民族中学创建于1988年,是一所面向全市招收初中、高中寄宿制民族学生的全日制中学。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47人,有壮、苗、瑶、仫佬族等少数民族学生,  相似文献   

11.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体,是最能充分表现中华民族的地域特色、生活特色与民族精神特色,也是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方式并最富民族欣赏习惯的艺术形式.它以自己浓郁的民族特性呼应着世界、人类的进步潮流与文化发展进程,融人世界文学之林,为丰富世界文学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我国的优秀古典小说名著来说,它所体现的我国民族特性可以说是最充分的了,而且大多带有普遍意义,成为我们民族文学的可贵艺术传统,即便在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们民族文学的根本性心理特征与审美机制.我们就试以我国优秀古典小说名著为蓝本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仫佬族民歌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别具一格,其韵律格调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包玉堂同志是仫佬族作家,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深的研究。下面这篇文章是他的力作,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仫佬族民歌的种类》按内容将仫佬族民歌分为“古条”、“随口答”、“口风”三大类。第二部分《仫佬族民歌的格式和韵律》,对仫佬族民歌的艺术形式、韵律、节奏、格调等作了详尽的介绍。由于版面关系,本刊只选载了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3.
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家们,除了歌颂自己的民族外,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出于历史的责任感,不加掩饰地暴露本民族的缺点,这是无可非议的了。但在我国,似乎至今还没有能够对此形成一种客观的看法,“左”的思潮仍有影响。近来对《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以及电影《老井》、《红高梁》的争论,便是比较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广西文坛,涌现了以映川、黄咏梅、贺晓晴、纪尘、蒋锦璐、凌洁、蓝薇薇、林虹等人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女作家,她们以不俗的文学品质和创作佳绩崛起于中国文坛。而映川更是以《女的江湖》、《不能掉头》、《我困了,我醒了》、《我记仇》、《魔术师》等十几部中短长篇小说文学实践奠定了她在广西文坛"70后"桂军领头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唐代河南籍作家群星灿烂,涌现了像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这样一批领军人物,他们以自己非凡的才华和卓越的创造开创了文学发展的新局面,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增添了光彩。大唐之音,和而不同,河南文学与其他地域文学相比既有明显的共性特征,也有着显著的个性差异。唐代河南作家群体的文学活动呈现出主流意识强、地域色彩弱、敢于革新、样式多元化的特征。并且形成了具有儒家思想内蕴的爱国主义、忧患意识和追求审美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文学创作中,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开掘文化这种新注意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从而使文学作品变得丰富、深厚起来.文化底蕴丰厚作品的大量涌现,无疑给五光十色姹紫嫣红的文学艺术世界平添了新的景观,同时也给日益繁荣发展的文学艺术创作带来了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我们研究文化因何被文学重视起来,文化因何成为文学的重要矿藏,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无裨益的.文化这座宝库过去人们未曾注意,现在却给予高度地自觉观照,说明文学艺术家们在这方面认识的觉醒和飞跃.文学艺术家们为什么开始重视文化,笔者曾经问过许多同志,其中不乏较有造诣的文学艺术家,他们的回答大都不尽人意.有的说作品渗进文化氛围可以使作品上档次,也有的说作品开掘出文化层面,自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提高;更有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回答说:“我重视文化就是重视,还管它为什么?就像一个热衷的情人一样,只知道昏天黑地去爱,你要问他为什么爱,有几个能说得清?”这些答案前两种未免失之于表面化、实用化,而后一种又陷入了不可知论的泥潭.热恋中的情人只知道爱而不知为什么,说明他们是恋爱者而不是学问家,文学艺术家不是一般的爱好者,而是专门学问家,这个问题不说清楚,创作上就难以保证自觉进行.那么,文化近来受到  相似文献   

17.
仫佬族民间故事是仫佬族灿烂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不少同志经过艰苦努力,共搜集整理了二百多篇仫佬族民间故事。本文拟就这些民间故事作一次较全面的概括归纳,以求对仫佬族民间故事的内容、形式、认识意义诸方面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民间故事通常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或称“民谭”)三大类型。综观仫佬族民间故事,这三大类型中均不乏优美动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广西仫佬族作家鬼子的创作放弃了一贯以来的精英立场而游离于三种文化立场之外,以个人化写作取得边缘立场,以"边缘切入中心"寻求构建自身文化身份,从而达到重返主流的目的。鬼子写作明显的价值取向是对现代性弊端的批判与反思,其小说充满了对"民族记忆"的追寻,对传统美德的眷恋。而这样的写作价值取向是与鬼子拥有少数民族的身份,处于一种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化冲突的两难处境之中寻求文化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中华文化园林中的一块瑰宝,在简明整齐的语言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作者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往往用短短几十个字就得以表达。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就是最著名的一位。爱国主题是陆游诗歌创作一条鲜活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20.
仫佬族娃崽背带的文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仫佬族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仫佬族娃崽背带是由“背带手”、“背带帽”、“背带臀”和“背带心”四个部分组成,它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透露了仫佬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外婆送背带的习俗蕴涵了仫佬族娃崽背带是仫佬族祖孙根脉的系结,制作背带所用的布料和背带上的装饰图案表明它是仫佬族服饰文化的体现,背带的制作与来源又折射出它是仫佬族妇女勤劳与智慧的象征,背带上的设计和有关背带的习俗又表明了它是仫佬族育儿观的展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