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在针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时,总是将其文和其人相结合.其实,作为人们研究对象的闻一多,其诗作、诗论与杂文等,也都是其方正人格的表现.闻一多凡事追求完美和极致,由于其人格建立在高洁的基石上,因此,他之由绅士转变为斗士,就不是政治家的政治表现,而是坚持正义、寻求真理的知识分子行为.所以,其方正人格的"绝唱"又使其诗作诗论乃至杂文的品位得到彰显.闻一多虽然失去了宝贵生命,但正因为他有"道",所以无论其诗作、诗论还是人格,都能获得圆满和永生.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对海南大学2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分析与综合,取得了对于新时期高校学风问题的客观、科学认知,并针对性地形成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选材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主题观念陈旧,千人一面;结构模式化、内容虚假空洞;语言匮乏,用词不规范,表达方式单一,病句错别字连篇笔一系列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归纳为两点:其一为学生自身的原因;其二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24日至11月1日,我随教育部老干部局赴广西调研组。对广西职业教育进行了考察。先后到了南宁、北海、来宾、柳州、桂林,走访了13所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参观了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还先后听取了广西壮族自冶区教育厅和有关市、县政府领导和教育局领导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2007年4月24-25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组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举办.与会领导、专家和课题组成员有国务院学位办办公室副主任李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雷声、梁树发、张新,武汉大学教授顾海良、梅荣政、沈壮海、佘双好,复旦大学教授燕爽、顾钰民、高国希、肖巍,西南大学教授罗洪铁,中山大学教授钟明华,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王宏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宋进,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张澍军、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俞良早等.  相似文献   

6.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作文.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个灯笼.旁人觉得好笑又好奇,问他:“你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要提个灯笼赶路?”盲人缓缓地说道:“我要提着灯笼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坎,使我免遭许多危险.”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挚,语言通顺;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以陕北公学为基础,合并、衍生出综合性的延安大学和华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契合新政权需要,这两所大学所衍生的艺术、外语、工业、农学等院校时聚时散、渐合渐分,为中华民族的解放造就了大批骨干,也为新中国诸多高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近几年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因子分析,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变化.在分析过程中引入了恩格尔系数和消费率两个概念,将其与因子分析相结合,从多个角度对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并逐一和实际相联系.通过对分析结果的观察,研究消费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会带来的影响.最后为改善消费结构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举考试文体八股文非由某人或某几个人或某个权威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制定.它是在历史的过程中,由众多的人参与不断修补完善的结果,和任何其他事物一样都有一个萌芽、成长、完备和定型的过程.八股文是从经文大义逐渐演变而成的,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试"大义"的形式,"三经新义"及论体形态,宋元经义文形态,科举八股文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一 早上醒来,阳光正抚摸床脚. 窗外,天瓦蓝蓝的,如水洗过一般清明,几朵白云歇在空中,像白帽子罩在远处的楼顶上.天气晴好的周末是如此超然,恬静. 我伸伸懒腰,呼唤了两声妈妈,无人回应.去卧室找她,只见地上摊开两口老皮箱,妈妈正半蹲在地翻拣整理衣物,我断定她打算去楼顶晒旧衣. 妈妈是个勤俭的女人,趁着季节更迭,天朗气清,她必定会将家里的衣物重新收拾整理一番,再拿出去晒一晒,让旧衣物透透潮气. 昨日小区楼下来了收废旧物品的老婆婆,院子里各家各户的阿婆阿姨拎着大包小包的旧物赶上前去,或送或卖,妈妈却稳坐家中岿然不动,她说家里的东西各有其用,用不着隔三岔五丢一堆.  相似文献   

11.
能力本位与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应以能力本位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根据人才能力结构将课程体系设计为专业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素质培育课程。课程建设实践中,应以工学结合为基本原则,实现课程设置市场化,课程内容能力化,课程实施项目化,课程建设开放化,素质课程立体化,基础课程职业化,实践课程重点化,课程建设精品化。  相似文献   

12.
课程理论是课程研究的直接结果之一。课程理论的诞生又给课程实践以巨大的影响和推动。在历史上先后出现了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百科全书主义课程理论、综合技术主义课程理论、实用主义课程理论、范式课程理论、结构课程理论、实践活动性课程理论和体验课程理论等。课程理论多元统一的发展格局是21世纪课程理论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领域和课程形态,因此,它不仅与以往的课程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有着本质区别。本文着重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关系,以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由于对本国教育现状的不满并受课程全球化压力驱使,英美两国进行了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内容标准化、管理集权化和评估统一性,并将其发展成鲜明课程政策的明显特色。这些课程政策纳入文化异质国家课程传统,其文化假设与英美两国课程传统的文化假设不同,因此,课程政策文化抵制成为课程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学校课程制度是由学校形成或制订,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课程改革理念和措施具体落实的必要保障。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一体的中央集权制课程管理,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探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规划制度、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校本教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现代课程评价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课程评价模式。不同课程评价模式的思维方式甚至思想方法的变化,都内含着不同的课程评价框架结构。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课程评价模式,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发展性课程评价的自身特点,借鉴混沌理论的启示,形成了由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相互交融的开放的三螺旋结构,作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课程哲学基础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辉旭 《教育研究》2006,27(3):66-70
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哲学制约着课程观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课程在哲学面前具有能动性、选择性。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用于课程研究,作为课程论的哲学基础,满足课程发展的要求,建立实践课程论,这是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用实践哲学审视课程历史,探究课程本质,反思课程问题,把握课程规律及其特点,是实践课程论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课程即过程——关于过程课程观内涵的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程课程观的提出是有理论和现实依据的,那就是时代精神、知识的性质和人的自我认识的变化。所谓过程课程观,就是把课程看作是"过程"的系统课程理论。在过程课程理论视野中,过程性不仅仅是课程的一种属性,它对课程来说具有本体论上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说,过程是课程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课程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与传统的课程观相比,过程课程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强调课程目标的发展性与生成性;追求课程结构的多样化与选择性;倡导课程资源的"生活化"与"事件化";坚持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相似文献   

19.
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为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而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的管理活动,基本任务是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决定于学校管理的自主性及教育教学活动的特殊性。构建学校课程管理体制,应建立健全学校课程的规划和决策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系统、实施管理系统、评价管理系统,并应加强制度和规章建设。  相似文献   

20.
学校课程统整中的课程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需要以学校为主体,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学校课程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将学校课程体系纳入整个学校的发展图景;实际地处理好现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局限性;注重设计顺序。统整后,作为一种宏观的参考性框架,学校课程结构包括基本课程、强化课程、微型课程和自由学习四大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