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顾杜威,教育无目的并非真正没有目的。“教育无目的论”以其教育本质为理论来源,阐释教育并非无目的,其目的真正体现是关注到个体短期与长期发展的和谐统一。从而给予我们现实关照,我们的教育目的理应是追求学习者慢成长的生活为目的。展望当下,其“教育无目的论”给予教育者一定的现实意蕴,聚焦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并帮助塑造自我;塑造自我的同时教予学生学会活在他人之中;不要只顾眼前得失而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杜威强调"教育无目的论",即只存在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不存在外部的目的。本文分析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的论述,并与我国教育现实相结合,揭示了其教育目的观中蕴含的社会性目的。 相似文献
3.
杜威的"教育无目论"实质是批判传统教育由行政当局依据社会传统制定抽象目的的做法。在杜威看来,教育目的应内嵌于教育的过程之中,考虑儿童的经验,能有效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促进儿童不断"生长"。民主主义不是外在于教育过程的一个抽象目的。民主主义的生活方式由于经验的平等共享,从而使教育的外部目的与内部目的实现了统一。 相似文献
4.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
当前解读杜威"教育无目的论"依据的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三段文本,均被译为"目的"的两个英文词其实含义有别,所谈的问题也有差异。其中两个文本宜解读为"教育无结局"或"发展无止境",另一个文本则针对教师在教育行动中的思维过程,指出"教育目的"概念的拟人化理解和使用对教育过程的危害,使教育者的行动变成机械的过程。更进一步,杜威针对教育者构思"目的"时常见的错误,为这一思维过程提出了几个规范。深入解读后一种"教育无目的论",可以给课程编制者和教师正确对待"预定教育目的"提供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杜威教育无目的论之背后所希冀的目的:建设真正民主主义社会,完善人的自身,使人自由幸福地生长、生活,实现人与社会一切的和谐。毋宁说这是一部分人的一个愿望,现实的社会生活各方面,包括文化教育的多元与矛盾,决定了一个实然的状态:人类没有共同的教育目的。企图即刻给定一个大众的教育目的恐怕是徒劳的;但我们可以在尽可能高尚的理想的指引下,助益于教育、社会与人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论杜威的“教育目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峰焕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6):126-128
杜威的作品历来存有争议,其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更是如此。杜威的"教育无目的",一是指教育没有终结;二是指教育这个术语,本身没有目的;三是指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有目的",一是指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二是指教育过程中存在目的。 相似文献
7.
8.
李中英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6-7,10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强调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重新思考杜威“教育无目的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并推进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比较杜威和罗杰斯的教育目的观,对发展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如教育目的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应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李朝军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2)
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这一观点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及社会思想渊源,它批判了儿童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教育目的观。杜威并不是否认教育目的的存在,而是反对强制性的外在目的。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有很多积极的现代价值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22,(1):93-100
重新审思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是对教育价值密码的探索,也是对教育价值的解码。近代以来,教育目的表现为自然取向、社会取向、文化取向等三种形态,分别旨在培养自然人、社会人与文化人。杜威批判性地论述了这三种教育目的形态,对其优劣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引申和论证“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是杜威关于个体的发展观、生长观与对民主社会追求的集中反映,其中关于教育目的的思考更是与如何促进人的发展、生长以及如何建构社会民主紧密相联。这要求当前学校教育要坚守教育的根本立场,关注儿童自由生长;回应教育的现实需求,遵循教育的生活向度;依循教育的民主旨趣,追寻民主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传统教育改革的开拓者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整个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教育目的观被界定为教育无目的论。要弄清楚他的教育无目的论需要首先研究教育目的,这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及其现代价值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文婷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5):24-26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教育史上长期存在着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争。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及社会思想渊源,他主张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虽然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受到许多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批评与质疑,但在今天,这种教育理论依然有很多积极因素值得人们去探索、去挖掘。 相似文献
14.
高超杰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6(4):128-130
杜威的“教育目的”思想启示我们,德育目的在功能上指向社会延续的需要,存在于德育活动过程的始终,在本质上是拒绝外部力量的干涉。德育目的在实践上有三条基本的确定标准,即基于对社会现实需要的考量,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不对教育活动的展开造成阻碍。 相似文献
15.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玫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9(6):129-131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从四个方面阐述杜威的教育目的观:他提倡的教育“无目的”其实是“有目的”:严格区分教育的内部目的和外部目的,教育的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是外部强加的;着力于教育的现时性;注重教育的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其教育目的观对我国的现行教育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杜威教育目的观解读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植根于其哲学思想和社会学思想,他在批判外在目的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内在目的——“教育即生长”。虽然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受到许多教育理论研究者的批评与质疑,不过,在今天,这种教育理论依然有其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杜威的教育目的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产物,因此,杜威特别强调达成目的的手段—儿童中心。也就是说,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不存在一个“儿童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的问题。因为“儿童本位”与“社会本位”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杜威以“反弹琵琶式”的论述求索教育目的,实则是希冀通过“更加民主”的教育去实现“更加民主”的社会这一旨归。 相似文献
18.
作为美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目的观经常被误读。教育并非无目的。所谓无目的,只是特殊语境下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蕴含深刻的教育思想。重新解读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对于认识教育的内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