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盛唐诗人李颀诸体兼善,其诗体中七律诗作开拓了题材领域,整饬有序、思致工巧、境界浑融、情感充沛;五古以象写意,以情驱景,意象浑融。成就虽比不上其七律,但和李颀诗集中其他诗体相比也有其值得称道的特点,共同体现出李颀独特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2.
由久暂章法切入分析文学作品,可以有"由暂而久"、"由久而暂"、"暂久暂"、"久暂久"四种不同的时间设计.而新诗中形成"由久而暂"结构者较为常见,因此就会造成"时间定格"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久"时间对"暂"时间形成对比或调和的烘托,而且此"暂"时间不仅兼具个别性与代表性,形象独特、情意丰富,并且置于诗末方才出现,更是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凡此种种,都让这个"时间定格"益发鲜明而独特,美感极为强烈.  相似文献   

3.
“课文问导先学卡”是对“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两大先进理念的积极实践,本文拟从“‘先学先得’,公开学生已知的秘密”,“‘我读我问’,解码学生求知的欲望”两方面阐述“问导先学卡”之于教与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国长期以来坚持奉行“光荣孤立”政策,推行“均势外交”,以欧洲为外交重点,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积极缔结同盟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之时,却游离于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之外,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宗旨,实施远交近攻战略,与亚洲崛起的日本谈判签订了《英日同盟协定》。这种“先亚后欧”的外交战略抉择,是英国长期以来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外交的重大调整转变,也是英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实力的具体体现和均衡理论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引领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预见性地解决改革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还课堂给学生,真正做到课堂有效甚至高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学涉及句法问题的两个重要概念.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英语中也有意合句,汉语中也有形合句。本文旨在从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的意合法与形合法这一新的角度出发,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多地了解英汉语各自在句法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8.
宏观金融风险的控制一直是一个经济体不断成长所要关注的,是宏观审慎诉求的主要概念.而货币统计和金融统计的有效进行又是控制宏观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一环,随着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货币基金组织意识到了在00MFS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于是在08年的时候退出了08MFS对00MFS做了进一步补充,先关规则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本文以这些变化为视角来看变化中的宏观审慎诉求,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西伦理思想的形成各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西方的伦理思想来源于神的担保,高举知识论的旗帜,而中国人则在血缘家族和祖宗崇拜的传统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德思想。西方人在理性思维的训练下,形成了西方文明,中国人在祖先道德的熏陶下,产生了保守的重情感、讲礼仪的东方文化。而面对今天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中西伦理文化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当中一个重要的范畴,自从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正式提出“意境”一词来,对意境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孕育期,,唐至宋末的诞生期和发展期,明清的成熟期和定型期以及近代的总结期。  相似文献   

12.
美术大师与一般画家的区别 ,不仅在其笔墨、线条、色彩与构图上 ,而是更深层次、更内在地表现在画意、画境上 .嘉州画派创始人李琼久先生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都有深刻的画意与深邃的画境 ,都饱涵着画家的生命体验、情感抒发与哲理感悟 ,值得当代画坛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3.
《意境》一书把传统的意境理论置于中华民族化大背景之下。对意境生成的化根基和思想渊源作了深层次的考辨,并贴近中国古典艺术实际把意境放在它所滋生的艺术土壤和艺美学意义上予以把握和描述,因而能博采众长又不类前说,得攻玉之石成发新之论,但意境研究的拓新价值更在于实现其理论的现代转换,以获得可言说的现代话语内涵。重构意境范畴,厘定意境蕴涵,拓展意境界面,并与现代阐释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等实现理论精神的融通,是达成意境理论现代转换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清新优美、明丽动人,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李清照特别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熔铸在一起,在词中营造出诗情浓郁、词意盎然的境界。但李清照的一生,因为受时局的影响处境变化极大,因而前后期作品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意境由早期的玲珑典雅、潇洒疏落变而为晚期的清隽深邃、沉郁悲凉。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是个性突出的文学巨匠,而他的雨世界更是千姿百态,饱含深情。以雨为题材与意象的诗歌大多有着浑然的意境美。通过雨境的分析,抓住雨的情思,运用感性、知性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种种雨的大千世界,从而走进李商隐的晚唐意境。  相似文献   

16.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创作、欣赏与评论中常遇到的两个美学术语。一般人认为诗歌创作的焦点问题在于意境的创造,对儿童诗来说,创作的焦点却是意象的组合。儿童诗意象的描写和意境的表达有其特殊性。儿童诗中意象与意境创造的关键是捕捉意象。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和废名是20世纪前期致力“乡土文学”创作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特定地域的人情风俗风景画。由于两人的美学追求不同,对人生的认识不同。其作品表现出的主观情感迥然不同。本文试图从物境和情感两方面出发比较分析两人的小说意境。  相似文献   

18.
演歌是日本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恋歌"、"人生演歌"和"感叹自然美的演歌"为主题的歌曲忧伤感人。"泪雨酒"、"浮云落樱"、"海港船"等是演歌中常用来表现"悲伤、思恋、人生无常、望乡"等哀伤情感的意象,这些悲伤意象通过烘托、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营造出情景交融、哀婉忧伤的意境,体现了演歌的"物哀"审美特征。通过了解演歌的"物哀"美,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人以哀为美的审美观,和他们独特的感情世界。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音乐美学中研究和探讨意境美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含义,是探讨中国音乐艺术本土化、民族化、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这里着力论述了艺术意境与音乐美学意境的异同、音乐审美中意境美的特征,提出意境美是音乐审美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20.
从“意境”说意蕴的历史发展,可见这一具有民族特点的美学范畴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密切关系,“意境”说产生的本源在于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而促成它成为一个独特而又完整的美学范畴,又和佛学的东进并逐渐中国化有着直接的被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