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邓小平同志对教育发展的功绩,首先是他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对教育工作进行一系列的有力有效的拨乱反正,使长期遭到破坏的教育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随后,他又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初步促使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模式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2.
教育,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当摆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党的十四大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取得这样的认识,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甚至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文化大革命”前,教育不能说不重要,但是,地位是不高的。在几次“左”的错误中,学校知识分子首当其冲。到了“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教师被下放,校舍被占,图书、仪器大部分散失,教育的地位可想而知。粉碎“四人帮”后,小平同志自告奋勇抓科技、教育,阐明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他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奠定了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了教育是经济发展三个战略重点之一。1987年党的  相似文献   

3.
一是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建国四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对广大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加强社会主义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真理。使广大中学生能够把振兴中华的朴素的爱国之情与振兴中华的科学认识结合起来,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从根本上改变祖国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一、历史背景 邓小平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的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显明的时代特性。 1.国内背景。1976年我党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最为明显而重要的标志:一是宣告了持续十年之久、将亿万人民抛入空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彻底结束;二是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百废待兴,现代化建设急需宏伟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后,新中国的教育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遭受破坏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四个阶段,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在“教育的本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建设”等问题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进行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科学总结,也是确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的纲领性文献。收入文选的邓小平同志有关教育的论述,具体地、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教育战线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的战斗历程,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根本的原则和方针,指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特点、任务、原则、方法以及队伍建设等作了大量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是我们新时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南。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告诫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如何更好地理解教育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与路径,我们可以从科技教育的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奥运年”,也是党的十七大之后的第一年。在这个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节点上,中国社会未来的精英——大学生是否具有合格的理想信念是能否持续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新型辅导员队伍建设”两个方面阐述作者对进一步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新思想,这是党的文献第一次提出“文化生产力”这个概念。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但有些内容已落后于形势的发展,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是政治教师的应尽职责。那么,思想政治课应对学生进行哪些文化生产力思想教育呢?一、文化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应告诉学生,文化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高校搞好产学研合作的指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实践与成功,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所取得的。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精髓。二十年来,我国的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经过“文革”时期的“重灾区”,到恢复、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绩,无不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引。一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反复强调教育事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  相似文献   

12.
一、形势呼唤教育 教育呼唤改革 改革呼唤科研 科研呼唤方法 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这一科学论断是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中,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重视科学、重视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张振 《人民教育》2023,(18):10-1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保证、注入强大活力。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上,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其内涵丰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需要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领导权、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党建质量和加强关键领域与薄弱环节党的领导,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加快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14.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不久,在国家教委党组的领导下,“全国教育系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宣布成立了。这是教育系统的一件大事,我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在教育系统成立这样的研究中心,加强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一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事情。我希望研究中心能在推动全国、特别是推动教育系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作出贡献。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当今时代特征结合起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整体教育改革与单项教育改革两个方面。整体教育改革包括教育政策改革、国民教育体系改革、类型教育体系改革;单项教育改革包括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学校改革、教师队伍改革。总体而言,教育改革在实践中回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路向”等重大理论问题,为建设中国气质、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作出了独有的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才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在新旧世纪转换之际,从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前提出发,探讨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建设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实…  相似文献   

17.
“科教兴国”战略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预见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教育事业的兴旺与繁荣,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他明确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并由此逐渐发展形成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更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指明了正确航向。因此,认真研究邓小平“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思想,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摘     
董纯才等同志认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要点有: 1.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中国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教育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2.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必须切实解决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自“六五”至“十五” ,我们党坚持高扬改革的旗帜 ,不断深化发展主题 ,国家的综合国力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0余年改革与发展的艰苦历程 ,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通过这样的探索和实践 ,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中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因而把以发展为主题纳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一全党的重大任务之中 ,是新时期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首要任务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20.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战略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摆在了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位置。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不能动摇”。这是江泽民同志从我国国情出发,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