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面向大多数,搞好数学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这无疑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一、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1.数学素质的含义的特征 数学素质的含义有如下特征:(1)数学意识,(2)数学语言,(3)数学技能,(4)数学思维,(5)个性品质.其中数学意识、个性品质属数学素养,数学语言、数学技能、数学思维属数学专业素质,存在于数学活动过程中,是数学素质的基本内容.其中数学思维是数学素质的核心.2.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数学素养不仅包括数学知识、数学能力,还包括数学文化、数学认知心理等问题.教师的数学素养指的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展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基于几何问题情境的数学素养具体体现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和数学过程4个维度.高中教师的数学素养水平主要表现在:语义性数学素养水平,单一性数学素养水平,功能性数学素养水平,应用性数学素养水平,综合性数学素养水平,而且大部分处于中等水平.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学校教育与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教师的几何知识结构单一.  相似文献   

3.
数学从萌芽时期开始,历经了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和现代数学时期.人们已经从数学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等方面为研究数学的特点提供了框架.数学发展是连续性的,在与其它科学发展的历程比较中,数学的连续性显得更加突出.对数学连续性的正确认识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理解数学学习原则、数学教学原则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作为数学教师素质结构的先导性成分,数学观由数学知识观、数学本质观和数学价值观构成.数学教育观包括数学教育目的观、数学教育过程观和数学教育价值观3个主要部分.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对其数学教育观有重要影响.数学教育文化观、数学教育哲学观和数学教育价值观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数学的欣赏,是一种对于数学的美好情感和态度.倡导数学欣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数学教学生态.数学的欣赏,可以从真、善、美3个维度上加以展开并与数学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进而发挥它的功能.数学教育可以从数学欣赏逐步走向数学鉴赏的境界.但欣赏数学不等于盲目的数学主义,对数学保持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样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使用数学语言是重要的数学素养.掌握数学语言的特点、表达形式、确定语义和语法,在学习数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数学建模教学可使学生学会使用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习数学后应当具备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能力,具体体现在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6个方面.但数学素养不应只关注这6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数学的价值、数学的精神、数学的认识、数学的探索、数学的思考等,它们构成整体,形成数学学科素养.数学学科素养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培养数学学科素养是数学重要教学目标.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出需要改变旧的教学观,改善教学方式,逐渐淡化应试教育,改变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体系,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提升数学学科素养是存在许多困难,需要寻找提升数学学科素养的途径、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强化数学阅读教学的教育功能.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习得活动.数学阅读有助于提高数学语言水平及增强数学交流能力.无论学习数学还是使用数学,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数学阅读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未来社会要求人们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建模竞赛与师范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数学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数学教师.他们的数学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生的素质.作为高专师范生必须具有数学水平、数学能力、数学意识和数学品质等数学素质.通过研究数学建模、竞赛与数学素质的关系可知数学建模、竞赛是培养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数学学科理解是对数学学科本质及其思维方式的一种本原性、结构性的认识,包括三个层次:数学双基层、问题解决层和数学观念层,六个要素:数学基本知识、数学基本技能、数学学科方法、数学学科思想、数学学科思维和数学学科精神.数学学科理解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具有关联性、发展性和情境性的特征.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必须依托情境,以问题为引领,在数学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促进数学理解.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取决于他的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创新性、目的性、敏捷性以及批判性等.数学本身及其研究方法的特点决定着数学思维的特点,影响着数学思维的质量.数学思维品质对数学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提升数学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数学高阶思维包括数学批判性思维、数学创造性思维、数学元认知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建模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是发展数学高阶思维的“心脏”.数学建模的每个环节都促进了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等周矩形面积问题”为例,围绕数学建模过程,设计深度合宜问题、不断进行课堂追问,从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数学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3.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是数学科学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而数学史料是学习数学、认识数学的工具.人们要弄清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发展过程,增长对数学的通识,建立数学的整体意识,就可以运用数学史料作为补充和指导.数学史料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数学观念、数学能力、数学整体意识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一、通过数学史料的引入,体会数学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数学符号、公式等,这些数学符号语言在数学的教和学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数学主要是从计算逐渐向代数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因此,初中数学符号语言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教会学生学会数学符号语言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为以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初中数学符号语言的概念1.初中数学符号语言的定义.数学语言指的是数学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数学信念系统包括数学信念、数学学习信念、数学教学信念、数学自我信念、学习环境信念,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各信念与数学学习兴趣显著相关.高低分组数学信念系统的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性差异.数学自我信念、数学学习信念、数学信念与数学学习兴趣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效应均极其显著,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  相似文献   

16.
一、数学符号化思想的作用是什么 1.数学符号化思想让人们以约定的、规范的形式来表达数学思想.它以浓缩的形式表达信息,从而加快了数学思维的速度,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2.大大缩短了人们学习数学的时间. 3.数学符号化思想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思想的思维教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思想是人们通过数学活动,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的本质认识.它是数学思维的结晶与概括.数学思想的教学功能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新的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纳入基础知识范畴是落实数学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只强调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不重视数学思想在数学以外领域的作用.修订后的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展示获取知识、技能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本文试就运用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学生思维品质作一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数学专业素养指教师实施高质量数学教学需要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意的综合统一体.教师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内容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知识,数学观念知识和数学结构知识.教师数学能力包括基本数学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处理并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教师的数学情意是"数学学习倾向"与"数学专业自我"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19.
数学实验不同于纯粹的机械操作,而是一种融儿童数学思维、想象与操作于一体的数学活动.数学实验能够积淀儿童的活动经验,发展儿童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可视性数学实验、内隐性数学实验和虚拟性数学实验,培养儿童的数学洞察力,发展儿童的数学想象力,提升儿童的数学实践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素养等概念尚无公认的界定.研究者对一些"热点"概念不断地做着"加法",导致定义模糊,外延泛化,不利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难以对数学教育有着根本性的把握.只有追根溯源,明晰数学本质及数学教育的根本追求,厘清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数学素养概念,理顺相互关系,方能准确、深入地认识数学以及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