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在教育中用得频率最高一个词就是“赏识”了,而且,在具体实践中也是颇有成效的。可有多少教师自己真正尝到了被赏识的滋味了呢?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被人赏识、被人激励,哪怕取得一点进步,得到一点鼓励,就会给人带来一种成就感,相信自已将会做得更好。反之,如果做得很好也得不到一点鼓励,那么他就没有成功的感觉。现在很多学校领导常说:“成绩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用放大镜去看教师的缺点,对优点视而不见,这使得教师工作起来没有劲头,阻碍了他们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的首创者和推广者周弘老师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诚然,如果一个人一直被质疑和被否定,那么他很容易自暴自弃;相反,如果一个人一直被尊重和被肯定,那么他也会不自觉地欣赏自我和完善自我。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针对赏识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展开研究与实践,希望以赞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鼓励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认可中强化学习、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谷祖翔 《考试周刊》2009,(35):213-214
学生是需要被人赏识、被人鼓励的,可是不少教师在赏识鼓励学生时,还存在误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以肯定、鼓励,尤其要多关爱后进生.使他们能同其他学生一样学习并能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要做到:1.赏识学生、多鼓励学生。“学生都是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生活在赞美声中的学生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批评声中的学生学会了指责……”。马太效应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哪个学生不期盼老师的赏识,没有哪个老师的赏识不会激发学生的潜能。托尔斯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因此,教师要用经常的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如要经常说:“回答得真好。”“你真棒。”…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先生说过:“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而从未有种不好的庄稼。”没有一个人因为庄稼长势不好而抱怨土地不争气,而是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想,教师对待每一位差生(智力健全者)就像农民对待庄稼一样,对他们采取的态度不是应付,更不是放弃,而是对他们多一点赏识,多一份信任,多一点宽容和爱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根据本人的教学体会,在如何培养差生转化方面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做法。1.多一点赏识在教学中采用赏识法,使学生对自己时时树立起好孩子的感觉,做什么事都相信自己能行。特别是差生,从心灵深处点燃他们上进的火花,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翠鸟》时,在学生熟读了课文的基础上,对朗读提出更高的要求时,我问:“请哪一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后我肯定地说:“读得非常好!你把翠鸟的特点读出来了,可以看出你非常喜欢翠鸟,还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吗?比一比。”这时,全班只有一位同学没有举手(她是一位性格内向,常被其他同学歧视的差生)。我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说:“读不好。”我说:“别怕,大胆地试一试,我相信你会读好的,大家掌声给予鼓励。”她站起来,涨红着脸读道:“翠鸟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相似文献   

6.
赢得了教师,也就赢得了21世纪的教育。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要用欣赏的眼光看教师,校长便会立威信于教师之中。古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身上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如果作为校长只看到教师的短处,时时处处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教师,那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磨擦就会产生,就会愈演愈烈。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校长要为教师才华的涌露和锋芒的显现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为教师自信心的形成和增强助推”,让他们在被赏识的幸福感中时时摘取“成功小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赋,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  相似文献   

7.
"现在的孩子'没有缺点',谁也说不得,一说就跟你急,甚至离家出走,产生严重后果."常听到同事在办公室发出这样的抱怨.确实,现在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成为教师教育的宝典,有些孩子一味生活在教师的赞美声中,要么脆弱得经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与伤害,要么"天下唯我独尊",谁也管不得、说不得.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而“小题大做”,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从而让孩子们不断完善自我。这就要求教师要因人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在赏识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孩子成长的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在一千零一次站起来。”一位孩子的父亲如是说。而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我们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育家夸…  相似文献   

9.
有些赏识教育者说什么孩子缺点不说慢慢就会减少,没有优点要寻找优点大加赞赏,赏识教育对所有人都有万利而无一弊等等,种种说法让笔者越来越迷惑。笔者在教育一线工作多年,也认为赏识教育在一些情况下确实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可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放松心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等,但要分情况,因人而异, 不能时时刻刻使孩子处在表扬中,那样再有自知之明的孩子,时间长了也会迷失自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中美教育,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些在中国老师手下总是得高分的学生在美国教授那里却没有得到预料的好成绩;而一些在中国老师手下总也得不到高分的学生却在美国教授那里得到了意外的高分。   美国教师注重“一点突破”,即学生能高水平地阐明一种观点就可以给予高评价;中国教师则注重“全面开花”,学生若仅就“一点”来论述,那么无论阐述得多高明也只能得这“一点”所规定的分数。就实质而论,“一点突破”式的评分标准鼓励了 个人的独创性,但往往不能了解学生是否全面掌握了课程的要求;“全面开花”式的评分标…  相似文献   

11.
马卡连柯说过:“人的生活的真正刺激是明天的快乐”。教师在教学中如能适当运用鼓励的方法,使学生看到“明天的快乐”,他们就会有信心这一次要比前一次做得更好,这就是鼓励的心理效应。我在教学中做了“红五星”的试验,谁的作业正确无误,而且字迹端正,我就给他盖个“☆”,每当作业本发下来的时候,同学们都争着看,是否又多一颗“☆”,成了他们每天最关心的事,但时间一长,本子上的红五星多了,学生也就不大感兴趣了,反响也就没有刚开始那么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出了  相似文献   

12.
在“赏识”教育盛行的今天,好多人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吗,“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我们都这样认为。你看教师评语一改原来的老面孔,专挑孩子的优点与长处,即使什么长处都没有,也没关系,还会写上“你人很老实”。家长也一样,尽管孩子犯了错误,自己怒不可遏,但还得  相似文献   

13.
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学习习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有的学生在习作中迸出的火花往往被教师、家长的旧套套扑灭了。那些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他们极少得到教师或家长的肯定或赞扬,难道他们的习作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实际上,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作为教师来说,赞美学生是一种感情投入,是驱使学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甚至,教师的一个笑脸,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或者一次诚恳的期望,都会触及学生的心灵,甚至震撼。因此,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习作,都应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一、自我赏识…  相似文献   

14.
口语表达是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职业技能。一个教师说话水平的高低、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而涉及评价的语言更是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评价语言要多一点赏识与鼓励“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不管哪个学生,当他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以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给予学生赏识与鼓励,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教师肯定性评价语言的内容也应该是多层次…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中的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前贤们对提问的研究也多半局限于如何让教师“会问”。但是我认为,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学法指导的第一要义。一、让学生“会问”的关键: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让学生“会问”首先是让学生“能问”,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改变传  相似文献   

16.
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当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一条条铺天盖地涌进我们的课堂之际,在课堂上教师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已成为新课改中教师的共识,这一点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我们不少教师课堂上只表扬不批评,赞扬奖励贯穿始终,表扬格式化、简单含糊、矫情夸张不适度等情况有是非不清之疑。我认为,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走出表扬误区,展现赞扬个性,必须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季旭萍 《学前教育》2011,(10):21-22
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已成为幼儿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刊今年第6期的“声音”栏目刊发了江苏杨桂珠老师的来信,信中提到了她所在地区和幼儿园在教学观摩活动中,本着“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不知道”的要求,采取了“优点一点不说,缺点、质疑无数”的做法,由此挫伤了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为此,针对教学观摩活动,她提出了这样的困惑:对于执教教师,是不是只有提出无数个不足,才能让她成长进步?对于观摩教师,是紧紧关注活动优点能让她有所得,还是紧盯它的不足更能让人进步?教学观摩活动到底该如何点评,才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  相似文献   

18.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对人的肯定的表现,是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所必须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而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教师都得不到赏识,都不能抬起头来走路,又何以去赏识学生,让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一位优秀教师说得好:“得到赏识的教师笑是甜的,不被理睬的教师笑是淡的,受指责和打击的教师笑是苦的。”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经常得到赏识的教师精神愉快,情绪乐观,而且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发展欲望和十足的…  相似文献   

19.
错了就该罚     
前段时期,教育界就“教育需不需要惩戒”讨论得纷纷扬扬、热热闹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教师,我从来都欣赏“赏识教育”、“鼓励教育”,也从来都认可“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并身体力行。但是,是否赏识、鼓励就该拒绝批评和惩戒?宽容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但是否宽容能解决好所有的教育问题?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敢说,唯恐扣上“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帽子,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我认为,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对了就该表扬,错了就该惩罚。我曾用宽容的方法转变过很多孩子,也曾经读到很多学生因老师的宽容而成人成才的典型事例。宽容的确是一种有…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一语点破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只有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才会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常言道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后进生也不例外 ,他们也希望老师多关注。可往往班主任教师就会忽略这一点 ,他们对优秀生比较喜爱、器重。大家知道 ,得不到爱的人更需要有人爱 ,后进生比优秀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爱护。教师应该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后进生 ,从“爱”字开始 ,以慈母般的爱去关怀、鼓励后进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