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相似文献   

2.
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并体验探究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使物理教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如何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一、强化“过程”目标的意义1.“过程”目标在传统教学中往往被忽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传统教学往往重视的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对“过程”和“情感”两维目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往往忽视“过程”目标,并疑惑“过程”不是行动的“终点”或“目的地”.怎么能作为目标呢?  相似文献   

4.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获得“终身体育”教育的根本在学校体育,体育课中情感教育是获得知识,技能和锻炼方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此,价值观教育应逐渐融人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6.
乐清富 《物理教师》2009,30(3):10-11
新课程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并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着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二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是密小可分的。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课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计算与几何证明根本谈不上“情感”两字.其实不然,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体会最深的就是“情感”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走进新课程,树立师生“交往共生共享”观,就是要强调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积极活动,共同成长,充分和谐发展,共享知识技能成果,共享知识技能获得的情感体验、人文情怀,共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共同丰富和发展新课程。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更要  相似文献   

9.
解读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重心的转移,本文就情感、态度这一维度进行解读,从而达到“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学以致用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探究教学重在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应用,而不在掌握知识的数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曾将学习分为八个层次,其中最后三个层次的核心是问题解决学习,也就是说,探究教学的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在实际教学中,习题课的教学采用探究式较少,而且设计较为困难.现提供本人运用“自主探究式”进行习题课教学案例一则,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整合。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并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力的”。这些都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2.
论道德学习     
长期以来,“道德”被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为个体所掌握和践履,成为个体的品行。因此,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构成人的品行的核心因素。我们认为,道德教育虽然与知识、技能不无关系,但它不同于知识、技能。一个人可以通过记忆掌握道德知识,还可以通过练习获得行为技能,但道德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本身不能保证他凭良心办事。这说明,道德的核心不在于道德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对道德的态度和情感。以态度、情感为核心的道德,是不可能用传统的方法“教”的,它只可由学生自己学习和内化。道德学习与道德教…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要求,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即要求学生能得到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诠释了新的“学生观”,即要“学生活知识、学生存技能、学生命的意义.”因此努力培养和建构知识能力,人格型的学生,并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将是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千方百计学好、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它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揭示教材的“知识、技能”发生发展规律与其思维方向;二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活动的方法、步骤,获得对数学事实的体验.本文就如何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的除了知识技能方法外,还有情感与态度。在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与态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持久和深远。学生获取的知识技能,将来由于所从事工作的不同或随着年月的推移,可能会逐渐疏远淡忘,而情感与态度将影响其一生.对他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产生深远地影响。只有很好地融合了态度与情感的教学,才是科学完整的课。可是,当前流行的课尾小结形式往往遗失了“情感与态度”的引导,比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很少有身临“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中“情更浓”的境界。那么,“情感与态度”教学目标也能小结吗?答案是肯定的。笔者在尝试着,井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迁移是“在一定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James M.Sawrey)。”迁移能力是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新的学习的能力,是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一个连续的系列活动进程,只要有学习活动就会有迁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快速到来和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培养学生“具有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既包括认知互动,也包括感情互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新课程教学基于此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但是,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技能而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施,缺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课后的师生活动情感交流更是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各学科课程都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将“三维”目标整合实施,教学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唤起学生的需要,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为此,已有的传统的评价体系必然要被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目标需要的、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所代替。  相似文献   

19.
杨军 《四川教育》2020,(6):61-61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情感熏陶于一体,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数学学习即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适宜的研究情境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操作与讨论、探索与实践、交流与表达等积极主动的研究活动,使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与情感获得新的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研究性数学学习有这样五个特征:全体性、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创造性。一、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励学生想研究1、追求民主的教学作风陶行知曾指出:“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教师如果板着一副生冷的面孔,摆着师道尊严的架子,去摆布、指使学生,学生怎敢研究?如果教师在和谐的笑容中充满了学生无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