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借助于随机前沿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各省域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地理距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强,而随着地理阈值增加不断衰弱;东部地区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智力资本投入还是物质资本投入均能显著提升研发全要素生产率;从分区域来看,物质资本对东部地区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空间接近消失,而中、西部地区存在智力资本存量不足和层次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9,(4):40-43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引入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分析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改善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因,而技术变化起着负面影响;省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且这种空间溢出作用在逐渐加强。同时,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污染治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一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9,(11)
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时间惯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在控制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后,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不仅对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影响,而且对相邻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有利于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对相邻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吴海霞  郝含涛  葛岩 《资源科学》2022,44(2):334-349
随着中国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粮食主产区政策在保障国家主要农产品安全的前提下,能否进一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亟待研究.本文将2004年设立粮食主产区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在考虑农业面源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基础上,运用SBM-GML指数及双重差分法,探究了粮食主产区政策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  相似文献   

5.
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经济发展效率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因此,文章在技术创新视角下,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利用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信息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信息基础设施通过技术创新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投入都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且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信息基础设施投入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另外信息基础设施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这一结果也随着地区的不同呈现出差异性。东部与中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都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而在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不适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马尔奎斯特指数、耦合协调度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溢出能力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从空间维度来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3)从耦合协...  相似文献   

7.
刘战伟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2):201-208
基于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法和熵值法测算30个省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新型城镇化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特征.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  相似文献   

8.
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泽  李东 《科研管理》2010,31(2):18-25
依据1995~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RD活动的溢出效果不同。区域之外的RD累积投入(技术引进费用)带来的TFP增长效应最大;企业RD累积投入对TFP增长作用的效果居其次;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RD累积投入TFP增长效应最小。区域自主创新对东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西部;技术引进对西部地区TFP的作用大于中部,对中部地区的作用大于东部。同时不同类型的RD活动彼此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不同,这给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熊爱华  丁友强  胡玉凤 《资源科学》2020,42(11):2184-2195
在碳减排门槛效应下,考察了绿色创新与低碳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揭示了从高碳向低碳转变的制约因素。考虑了企业与政府的碳决策目标差异,将全要素生产率分为不含环境因素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包含环境因素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006—2017年省际及重点碳源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①在绿色创新与低碳补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碳减排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②当碳排放总量处于低位时,绿色创新与低碳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超出碳高位的补贴将会失效;当碳排放强度处于中位时,低碳补贴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影响;③碳减排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S”型关系,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U”型关系,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正“U”型关系。因此,绿色创新与低碳补贴应契合碳减排的阶段性特征,选择有效路径,为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增长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3—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系统高斯混合模型(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时间异质性检验表明,与2003—2014年相比,该促进作用在2015—2019年显著增强,符合我国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预期;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全链条创新驱动、交易成本降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影响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中介途径。基于以上结论,从完善科技服务业体系以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RD资本对区域内企业的技术溢出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利用中国30个地区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RD资本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运用扩展的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实证分析高校和科研机构不同类型的RD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与效果。研究发现:从全国看,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均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区域看,沿海地区基础研究的促进作用大于应用研究,而内陆地区应用研究的促进作用大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2.
徐德英  韩伯棠 《科研管理》2016,37(11):107-118
信息化手段和交通便利的结合揭示了电商运营模式的虚实结合本质,综合运用机制分析、BP神经网络、空间计量经济方法,探寻电商运营模式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对空间创新溢出效应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存在显著增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信息化、交通便利度与区域创新间呈指数函数关系,两者的完美结合显著增强区域创新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信息化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呈现显著增强且稳健的促进趋势,显著增强创新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交通便利度却呈现显著减弱且不稳健的促进趋势,对创新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不显著。提出从顶层设计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及监管,注重技术经纪人、专家库的培养与使用,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娆  张玥 《科研管理》2022,43(5):23-33
公司创业投资(CVC)是当前创投领域的热点话题,对优化资本市场资金配置,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以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与验证CVC对同业企业的溢出效应,以期确认CVC的外部创新激励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CVC与同业创新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溢出效果存在;(2)探究其影响机制,投资公司创新是溢出效应产生的可能路径和关键节点;(3)进一步研究发现,CVC驱动同业创新的效应存在明显的场域特征,主要发生于行业经营风险低、市场化程度高的情境下。文章将CVC与溢出效应相结合,不仅拓展了CVC的理论框架,为CVC的功能呈现创造了新思路,为CVC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为优化国家投融资政策、赋能行业协同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对企业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亦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系统对FDI进入及溢出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310058本文运用2000-2006年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若干因子对于FDI资本投入和创新投入的吸引及影响,并分析了FDI对内资企业生产效率以及创新绩效的溢出作用。结论表明区域创新系统若干因子对跨国公司FDI资本投入及创新投入有正向影响,来自西方国家的资本投入比较于来自港澳的资本投入对内资企业的生产效率溢出效应短期内为负,而以西方跨国公司科技研发投入为主的FDI创新投入对内资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苹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484-1489
区分物化溢出和纯知识溢出,首次就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间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物化还是纯知识我国制造业行业间RD溢出均显著促进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纯知识溢出大于物化溢出。进一步的分解中,我们发现促进作用主要来源行业间自筹RD的溢出,行业间获取的政府资助RD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1999-2014年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将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技术模仿等技术活动置于技术学习曲线理论框架下,实证考察了其对TFP的影响,辨明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技术活动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对TFP具有显著倒U型效应,模仿创新为显著U型效应,技术模仿效应不显著,即技术模仿对TFP提升的推动力减弱甚至基本消失,模仿创新的效应由不显著逐渐转为正向显著,自主创新的效应由正向显著逐渐转弱为不显著,且自主创新对TFP影响大于模仿创新,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前沿。同时,技术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且外溢效应大于地区内部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7.
林进智  郑伟民 《科研管理》2013,34(11):27-35
实证分析FDI于1996—2008年在我国信息通信行业的溢出效应,证明FDI促进了内资的技术创新,而FDI和内资的技术创新都提高了内资的生产效率。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内资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显著,即FDI对内资效率的溢出效应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促进内资技术创新实现的。FDI不同参与形态对内资技术创新和内资效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研发活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本文采用知识生产模型分析了我国30个省市从1997到2007年全国和分地区高校研发对企业专利和新产品创新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研发对企业专利和新产品创新均产生了显著的地理溢出效应;地区层面上,东部和中部地区高校研发对企业新产品创新产生了显著溢出,而西部地区高校研发对企业专利创新产生了显著溢出;企业创新表现为东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的格局;我国劳动密集型的经济运行方式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力图揭示RD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受技术溢出水平、政策的歧视性及行业特征的多重影响,并非呈现单一的互补或替代性。并给出不同情况下提高政策实施针对性和准确性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