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表明,在课堂上所见到的“学会”,有的只是徒有其表。如果教师判断不准确,就会失去及时调整教学的时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如例题“28 5”的教学,过程如下: 师:口算28 5时应把28看成20 8,先把个位8和5相加,8加5等于多少? 生:8加5等于13。(正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一、尊重学生的成果教学片断1:教师经过一番生活情景的创设,引出例题“28+7”,大多数学生都一口喊出得数是35。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我把7分成2和5,28+2=30,再加5等于35。生2:我先把28看成30,30+7=37,再减2等于35。生3:我先把8分成3和5,7+3=10,10+20=30,再加5等于35。生4:我把28分成25和3,7+3=10,10+25=35。生5:我先算8+7=15,再算20+15=35。师:说得太好了,随即板书:28+7=35想:8+7=15,20+15=35。师:你喜欢哪一种算法?(生举手,师统计)全班同学一致同意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的这种方法。师:看来喜欢这种方法的人最多,以后我们就按这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案例: 师:26+8=34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1:我先把8看作10,26+10=36,再减去2等于34。生2:我把8分成4和4,26+4=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8=10,20+10=30,30再214等于34。生4:我从26开始数,再数8个等于34。生5:我先用22+8=30,再加4等于34。……生X:我先算6+8=14,再算20+14=34。  相似文献   

4.
课改理念的贯彻实施是一个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的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9加几》几次教学实践的反思,折射出一位一线教师学习新课程的探索历程。犤方案一犦教师上课时创设“两群小鸡”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9+5。接下来就“9+5=?”进行算法探究。师:9+5=?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吗?学生思考几分钟。生1:我是看图数出来的:1、2、3……9,再数10、11、12、13、14。生2:我是顺着数的:9、10、11、12、13,14。生3:我是把5分成1和4,1和9组成10,10加4等于14。生4:我是把9分成4和5,5和5组成10,10加上4等于14。生5: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0加5等于15,所…  相似文献   

5.
“上几去五进一”这类口诀? “上几去五进一”这类口诀是在本位相加满十、但不能用“去几进一”的口诀时用的。这类口诀拨珠动作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这类口诀的意义。例如,在教学8+6时,应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算盘上的6是由一个下珠(1)和一个上珠(5)组成的,然后再引导学生理解:当加6不能直接用“六去四进一”的口诀时,可以把加6分解成加1和加5,即8+6=8+1+5。8加1得9,拨珠动作是“上一”;9加5得14,拨珠动作是“去五进一”。所以,8+6拨珠动作的全过程是“六上一去五进一”。在此基础上,根据算盘上的7=2+5,8=3+5,9=4+5,可以类推出“七  相似文献   

6.
20以内进位加法是新课标教材一年级数学上册最后一个教学内容。当教学完“9加几”,“8、7、6加几”和“5、4、3、2加几”后,我就对这一内容在课内进行了三次抽查,结果发现全班约有四分之一的同学不能准确地说出“8 6”的得数。有的说“8 6”等于13,也有人说“8 6”等于15。这让  相似文献   

7.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课,课堂教学中有三个地方的处理,在当前新课标的学习实施下,较有代表性,令人深思。案例一:经过一番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出了例题“26 8”。大多数学生都喊出了得数“34”。师:你们是怎样想出来的?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减去2等于34。生2:我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4:我从26开始数,再数8个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X: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师:说得真好!师进行板书:26 8=34想:6 8=1420 14=34师:你们觉得…  相似文献   

8.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也是近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争议颇多的焦点问题之一“。9加几”是一节“老”课,为了能从“老”中求“新”,本人增添了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让学生体验到9加几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在实践中尝试了两种教学,下面进行对比呈现及自我剖析。眼尝试一演(通过情境导入引出算式9+5)1.小组合作:9+5等于几呢?我们可以看一看,数一数,还可以移动桃子摆一摆,然后商量商量,看你们能想出几种方法。2.交流反馈:9加5等于几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多…  相似文献   

9.
案例 :有几瓶牛奶(《北师大新世纪版 ,实验教材第一册)出示情景图 ,抽象出算式9 +5后)师 :谁能想办法找到这个算式的答案?生思考后 ,全班交流)生1 :我是顺着数的10 ,11 ,……14 ;生2 :我是把5分成1和4 ,1和9凑成l0 ,10加4等于14 ;生3 :我也是把一个数凑成10 ,不过 ,我是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 ,10加上4等于14 ;师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谁还有和其他同学不同的想法?生4 :我是一个一个加的 ,9 +1=10 ,10 +1=11 ,11 +1=12 ,……13 +1=14 ;生5 :我还有一个想法 ,把9看成10 ,10加5等于15 ,由于9看作10多加1 ,所以结果要减去1 ,即9 +5=10 +5 -1…  相似文献   

10.
某教师在教学“8+几”时是这样进行的:师:8+3等于多少?(学生通过借助小棒、小组交流……出现很多种算法,有凑十法、合在一起数、接着数等)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时,有一个学生胆怯地说:我知道8+4=12,3比4小1,所以8+3=11。师:说得很好,你很聪明。(其他同学给予了掌声)在教师的这一“激励性”评价中,其他同学也跟着回答:生1:我知道8+5=13,3比5小2,所以8+3=11。师:很好。生2:我知道8+6=14,3比6小3,所以8+3=11。师:很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从这yanlun个教学片断的表面看,执教者的…  相似文献   

11.
在计算课中是否要求幼儿讲“完整的语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也想在这里谈点看法。比如问:“2+3=?”孩子们答:“5!”应该肯定答话正确,如果教学目的是为了正确、迅速求加法得数的话,这就无需要求用完整的语言回答:“2+3得5”或“2+3等于5”。如果教学目的在于既要正确、迅速地求出得数,还要训练幼儿口述算式的意义的话,则又当别论。就“2+3=5”而言,可口述为“把2和3合并起来,一共是5。”“比2多3是5。”这种从算式到语言的“翻译”,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讲完整的语言,而且有利于发展孩子们的扩散思维。如果在这基础上再启发幼儿  相似文献   

12.
案例: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师:26 8=34,同学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谁乐意来说说呢?生1:我先把8看作10,26 10=36,再用36-2=34。生2:我把26中的6分成2和4,2 8=10,20 10=30,30再加4等于34。生3:我是从26开始一个一个地数,数8个就等于34。生4:我是把8分成4和4,26 4=30,30再加4等于34。生5:我先用22 8=30,再加4等于34。生6:我先算6 8=14,再算20 14=34。  相似文献   

13.
王希 《江西教育》2004,(22):37-38
教学片段一(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14×2.题目一出,学生异口同声:等于28。师:你们都会算了,那28是怎么得到的,能不能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生1:10×2=204×2=820+8=28生2:14+14=28生3:14÷2=77×4=28生4:4×2=810×2=2020+8=28生5:10+10=204+4=820+8=28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出理由?生6:喜欢第3种,因为它每一步都是表内乘除法。生7:喜欢第2种,因为它只要一步就可以了。生8:喜欢第3种,因为我就是这样从个位算起的。……师:你对哪种方法有意见,说说理由?生9:第2种,假如是乘9的话,那要加9个14,不是很麻烦吗?生10:(抢着说):第5种也是一…  相似文献   

14.
趣算三例     
一、巧分54“五四”是中国青年节。请将54分成各不相同的八个自然数(即这八个数之和等于54)。分别填入正方形周界的八个黑点子位置上。要求做到:每边两端二数之和,等于该边中点上所标的数。你能填吗?二、两条加式??+?=??+??+?=?+? 上列两条加式中十个“?”,是代替十数码从至9,要求两条加式同时成立。其解有:60+1=58+37+4=9+260+7=58+92+3=1+430+5=28+74+6=9+142+5=38+96+1=7+040+7=38+96+1=5+2它的解还有一些,现请你再举出五组来。三、使和成八个连续数请将“1、2、3、4”各取四个共十六个数字,分…  相似文献   

15.
Humorous Stories     
李茜 《今日中学生》2016,(28):31-32
那也不够呀 菲利普斯是金太太的小儿子,他不擅长算术,金太太教他做加法题很困难.一天,金太太在教他做算术. “4加4等于几?” 菲利普斯数了数手指头,说:“等于8.” “好.20减3等于几?” 菲利普斯数了数手指和脚趾:“呃……等于5,不对,等于17.”菲利普斯慢吞吞地答道.  相似文献   

16.
寻找门牌号     
叶庄打电话邀请佳佳周末去她家做客。佳佳答应了,可她不知道叶庄家住在哪里。叶庄告诉佳佳“:我家住在平安小街,这条小街的门牌号是从1号开始,一户接一户编号的。小街上的所有门牌号加起来的和,减去我家门牌号的2倍,恰好等于100,你算算我家的门牌号是多少吧。”佳佳把叶庄所说的情况分析了一遍。所有门牌号的和,减去叶庄家门牌号的2倍,等于100,也就是说,包括叶庄家的门牌号在内的和,一定是一个大于100的偶数。这样,可以按下面的方法推算:13家门牌号的和:1+2+3+4+5+6+7+8+9+10+11+12+13=9114家门牌号的和:91+14=10515家门牌号的和:105+15=120…  相似文献   

17.
小白兔高高兴兴地去山上采蘑菇。来到山上一看,这儿的蘑菇好大、好美呀!再仔细一看,唉!大蘑菇身上怎么有这么多数字呀?大蘑菇说:“想要把我采回家,就要动脑加一加。我身上数字中,哪三个数的和等于我身上的另一个数,这四个数的连线且能组成平行四边形。请你想一想能组成多少个平行四边形?”《能组多少个平行四边形》答案:有七个。11+39+19=6920+8+11=3939+19+8=6617+15+6=3869+19+12=10020+8+51=7916+17+46=79能组成多少个平行四边形$东方红小学@杨丽萍…  相似文献   

18.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都预设了一些探究式学习活动. 例如,教学"加和减"时,教师通过情境图引出算式44+25. 师:你能口算出得数吗?(能)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1:我先把个位上的4和5相加等于9,然后把十位上的4和2相加等于6,最后得出是69.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的计算教学中,应加强应用题的启蒙教育,这能促进幼儿长知识,长智慧。(一) 抓渗透,重奠基在10以内加、减的计算教学中,不只是使幼儿会求加、减法算式的得数,还要注意渗透加、减法运算意义的教学。因为运算意义是列式的依据,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比如,教学6+2=?除了训练幼儿读作“6加2等于多少?”还可以让幼儿“翻译”成“把6和2合并起来,一共是多少?”或者“比6多2是多少?”又如,教学7-3=?除了训练幼儿读作“7减3等于多少?”还可以让幼儿“翻译”成“从7里面去掉3,还剩多少?”“比7少3是多少?”或者“7与3相差多少?”这不啻是训练幼儿的逆向思维,实际上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