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化》2003,(2):63-63
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的森林里,生长着一种笔直高大,树干粗壮,叶片巨大的槿棕树。槿棕树的木质十分坚硬且耐腐,是上等的柱材。由于它的木质呈紫褐色,而被加工成了有名的“乌木筷子”和“乌木拐杖”。它的树干髓部贮有大量淀粉,用刀刮后浸入水里,等淀粉沉淀干燥后,再经过加工就可做成大米似的颗粒,吃起来比普通的米饭还要  相似文献   

2.
施海 《生态文化》2006,(5):39-40
森林是哺育人类祖先的摇篮。没有森林,便不会有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据考古学家提供的资料证明:北京地区原来是一个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珍禽异兽栖息繁衍的森林世界。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居住在今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一带的“北京人”、“山顶洞人”就以狩猎为生,他们生存之所,到处生长着繁茂的森林。至今,以树命名的村、寺在京郊仍然为数不少,如大榆树、松树台、槐柏寺等。  相似文献   

3.
常莉 《生态文化》2005,(1):20-24
大兴安岭一望无际的森林从我眼前掠过。从加格达奇开始、五个小时过去了,火车在森林里穿行,除了树还是树,但你绝不会觉得枯燥乏味,眼前的绿色让人兴奋,让人充满惊喜,这是中国的森林,这么一大片森林,何止是一眼望不到边能形容的,八月是一个好季节,绿树如海,波涛向天际。漂亮!壮观!在我们兴奋的,喜形于色的赞叹声里,同行的唯一一个大兴安岭人朱宏平均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4.
高依枫 《生态文化》2003,(4):43-43,45
远远的山上,好像有树。有树的山,犹如一抹青烟。  相似文献   

5.
百年树人     
我认识徐树是在今年九月九日,我们共同在河北怀安参加了一个叫“全国围棋论坛”的会议。徐树二十四虚岁,身穿布衣布裙,显得干净漂亮。她告诉我说她家几代人都是种树的.所以她叫了“树”这个名字。会议完毕.我约了徐树,让她讲述了她家世代种树护林的事.让迅疾而厚重的历史书页,记录下山乡僻野人家依恋树木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难忘哲罗鱼     
五岁那年,父亲在去了东北一年之后,又回到老家把全家人带去了东北。那时的东北,林子很深很密,刚走进森林里感觉就像一下子掉进了树的海洋里,人在森林里就像大海里的一尾小鱼儿。  相似文献   

7.
美丽而又神奇的云南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万千植物多姿多彩,无数动物千姿百态。云南又是全国四大重点林区之一,有着1287万公顷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为44.29%,活立木蓄积量14.2亿立方米,并生存着亚洲象、野牛、滇金丝猴等200多种哺乳动物,其中珍稀物种占全国的67.5%,  相似文献   

8.
宗源 《生态文化》2002,(1):43-47
我喜欢森林,这种喜欢里还带有那么一点点遭遇惊险后的无尽的回味。因为,我不仅仅喜欢森林里的美,还喜欢森林里发生的一些故事,惊奇险恶不用谁安排都会自自然然地发生。在我生命的旅途中,就有几次生死攸关的小故事,都与森林有关,也都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森林里,而且又都能够有惊无险或有惊又有险地化险为夷,最后平安地继续走我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有生命的、是鲜活的。说它有生命,不仅是因为城市里有人居住,还因为城市里有树、有森林。常言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它浅显地道明了植物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深刻地揭示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呵护自然、修复自然的必要与必然。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去东北林区不看白桦林等于白去。我很赞同这话。白桦林永远是东北林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在东北的大森林里,有一种素衣洁面的树,这种树的皮洁白,像挂了一层白霜,这种树就是白桦树。白桦的树干挺拔耸直,枝叶疏散,叶片三角形,叶柄细柔,微风轻吹时,细枝摆动,树叶会发出索索的声响,很好听。白桦树还有一个特点,春天嫩叶初发  相似文献   

11.
树的情结     
人的一生中,因为职业关系,会与许多事物结下不解之缘。譬如我,从前与路,现在与树,就结下了极其深厚的情缘。作为武警森林部队的一员,以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为使命,经常从事着护树、爱树、种树之类的工作,连续不断地增加着感情的积累,到时候就会冲破忙碌生活的堤岸,在记忆的原野上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绿洲。当我参加植树造林时,当我扑救森林火灾时,当我面对树端详其长势、揣摩其年轮时,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儿时爱树、种树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桂华 《生态文化》2004,(4):38-39
我爱树,我爱绿色,我爱森林,我曾想象如果世上没有树,没有森林,没有绿色,那么这个世界将成为怎样的世界呢?人类还能活下去吗?即使勉强生存,世界将变成何等地荒凉与枯萎啊!  相似文献   

13.
梦想蓝天,那是对大地的背叛,当人们再度募然回首,所有美丽的风景已不再清晰,成为了人们丝丝作痛的黄沙之梦。 在地球生态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今天,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森林是人类的家园,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山乡轶事     
我的家乡没有名山,也没有大川;我的家乡没有大江,也没有大河。 我的家乡有树,树连着树,连成一片片浩瀚的森林,连成一望无际的树海。  相似文献   

15.
袁明新 《生态文化》2004,(2):52-53,55
离开林区差不多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那时我的家住在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县城里。几十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便在眼前飞逝掉,回想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最值得留恋、最有质量也最有韵味儿的要数在林区小县城里的那段时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各种名目的节已多得不胜枚举,但以某种树作为节日名称的,却不多见。而把杨树以“节”的形式加以褒奖、推常,并以大肆繁衍、广泛利用为其“大旨”的,恐怕杨树是惟一得此殊荣的树种。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2003,(1):62-62
树也有性别之分吗?回答是肯定的。树叶是树木的重要器官,树与太阳的接触是树叶,由于树木的习性不同,不同树木的叶子需光和耐光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根据树叶的需光和耐光的不同,就能分辨出树种的阴阳来。 阴性树喜欢生长在光照较弱的地方,像毛山榉、云杉、铁杉等。通常情况下,阴性树种的枝叶浓密,透光度小,树叶的颜色也比较深。而阳性树种喜欢生长在光照较强的地方,因为阳性树种只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才能生长得强壮,如果让它们生长在光照条件较弱的地方,它们就会发育不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牛天飞 《职业圈》2014,(35):103-104
充分认识选树典型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我们在典型选树中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实际进行典型的选树,对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凝聚力量、促进团结、引导激励,鞭策后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奇异的树叶     
李清 《生态文化》2011,(4):46-47
树,通常被人们称为“林木”,林木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绿色助手,也是木材和各种森林产品的提供者。  相似文献   

20.
有了树     
有了树鸟就有了房子 安居乐鸣 还会结出果子 荒山就有了青春的笑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