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金贵 《职业技术》2006,(14):138-138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水乳交融,使二者互相促进,使语文教育走向“变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正陷入模式化的泥沼中。语文教师总要让学生马不停蹄地学习、复习,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所谓的分数。这是没办法的事,上级要考核学校,就要看学校的教学成绩如何,学校要看教师的教学成绩,只好盯着教学质量不放,其他什么活动都可以从简,甚至可以不搞。家长也一味盯着分数不放,就连农村的幼儿家长也要求老师教给孩子一些汉字,要孩子学会写许多汉字。  相似文献   

3.
高举课改旗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应该走出狭小的天地,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向生活,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人类生活中即包含着教学,而教学活动更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主场地,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尽量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采用多种方法学语文,把生活变成无形的教科书。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以提高语文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既具有知识性、工具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语言的艺术性,它同日常生活,客观现实联系最为广泛。“语文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都说明了“语文”同“生活”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形成“大语文”教学观,充分衔接课内外知识,让语文学习走向学生的社会生活。从视、听、读、写、说等方面广泛进行语文能力训练,这不仅是语文教改本身所需要的,而且也与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才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李纯云 《西北职教》2009,(10):24-24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如何让语文回归生活?如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笔者认为,要注意如下四点:  相似文献   

7.
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是大家公认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工具性学科,其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化载体”;嘴上说的是语言,笔下写的是章,无论说的语言还是写的章,无不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且又为生活服务,可见语来源于生活,其本质就是生活。因此可以说语义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并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这个工具自由地生活、可是,在一切为了升学考试的教育思想驱使下,现行语教学被阉割厂,语被纯粹工具化.完整的教材似七宝楼台被拆成片断,学生被牵着鼻子在抽掉生活内核的语言躯壳中转圈子,反复进行纯技术性的机械的操练,闭塞了聪明、磨纯了灵气、消灭了兴趣.成为只会应答试题的机器。因此,要想摆脱语教学目前的困境,就必须打破语教学与世隔绝的禁锢,密切联系生活,使语教学真正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8.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语文课堂应该与生活相呼应.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可行走向。  相似文献   

9.
10.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其主要目的和意义是: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乐趣、良好的思维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吴军 《湖北教育》2003,(7):12-13
学校课程是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进行学校一级的课程创新。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所处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  相似文献   

12.
13.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大家的共识。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三个中心”(学校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书本为中心)的影响,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仍随处可见。实际上从目前来说,作为勤于思考、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早已树立,那为什么还存有这种现象呢?不客气地说,教师本身也有一定的原因。因为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相对降低,只要熟悉了课本内容,一切都好办。但是,因此而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这样的课堂走出去的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创新能力,甚至没有主见,他们又怎么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立足?  相似文献   

14.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大家的共识。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三个中心”(学校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书本为中心)的影响,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仍随处可见。实际上从目前来说,作为勤于思考、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早已树立,那为什么还存有这种现象呢?不客气地说,教师本身也有一定的原因。因为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相对降低,只要熟悉了课本内容,一切都好办。但是,因此而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这样的课堂走出去的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创新能力,甚至没有主见,他们又…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做人难,难做人。”不知从何时起又有人说:“要学作文先学做人。”难怪就有了今天“作文难,难作文”一说了。的确,作文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语言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的结晶,实在令无数学子无所适从,难以欣然从命。即使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语文教改颇有成就的今天,作文教改却仍举步维艰,这不能不引人深思。在这块涌动着春潮勃发着生机的华夏大地上,我们依然还能清楚地看到一个个正襟危坐的学生谈“作文”色变的窘态,仍然还能真切地听到一位位伏案蹙额“咬破笔端无写处”的学子的呻吟。怎么办?反思过去:我们竟一直远离了生活…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做人难,难做人.“不知从何时起又有人说:“要学作文先学做人.“难怪就有了今天“作文难,难作文“一说了.   ……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能写出真情实感的、反映客观现实的文章.要求能叙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和人,对一定的社会现象作出适当的评价,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据需要,向人推荐、介绍某些事物,更可以有感而发,抒发感情.这里的叙述、议论、抒情的东西,概括地说就是学生的生活.可是现在我们初中学生作文的现状如何呢?身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们是很清楚的: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从内容来看,虽然写的是生活,但不实在,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相离甚远.学生作文脱离生活实际,只能用一些生硬的、机械的、不贴切的语言去反映看上去似乎是生活,实际上却是些贴着所谓"生活"标签的东西,这和我们的作文教学观念有着根本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学习就是学习生活,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语文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我在教学中寻找课文内容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一、以语文训练切入学生的生活.语文教材上安排了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训练.比如:针对科技发展利大(甲方),科技发展弊大(乙方),让学生展开辩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