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康成元是当代书坛很有影响的著名将军书法家。他对秦汉、魏晋、六朝碑版以及宋元明清均有涉猎,取精用宏。他所陈述的书法美的语言似以去甜俗、去滑利、去妩媚为理想,致力于实现和造就大巧若拙式的质朴、恬淡,以体现深邃的古典主义创作思想和自励沉实的探索精神。他视表面上的俊美为浅俗,重视书法创作的内在涵容,深层蕴藉,强调艺术穿透力作用下的对书法本质意义的理想把握。如果把他积数十年孜孜于书法创作实践的审美理想及其艺术追求放到整个时下的书坛加以观照,不难发现,这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对书法本源的探索意识和为此而付出的辛勤…  相似文献   

2.
苏轼推重蔡襄书法为“当朝第一”并不是为了维护恩师。苏轼经过广泛的比较,认为在宋初书坛无人可与蔡襄抗衡。苏轼本人有意自屈,亦未标榜自己。黄庭坚、米芾由于书法晚年乃善,苏轼没法对二人书法作出新的评价,对书坛格局给出新的排序。苏轼推重蔡襄书法还与蔡襄人品及二人书学主张的某些方面的契合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大气象”是指书法艺术所具有的清雅刚健、雄强深厚的精神气度与宽广的审美视域、高远的艺术境界。近年来,“书德”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的侵害或污染,加剧了书坛急功近利、追名逐利风气的蔓延。当代书坛出现了种种“怪现状”,书坛部分人“人文性营养不良”,呼吁书法“正大气象”回归。“正大气象”养成与回归需要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抓起,要在学理层面对“正大气象”的审美内涵、特征、养成等方面进行培养;在创作层面,呼吁书法家们形成追求“正大气象”的自觉意识。书法家都要有自觉意识与责任担当,有意识清扫审丑之风,革除媚俗之习,这就有可能真正往去丑扬美、去怪扬正、去俗扬雅的正路上走,从而养成风清气正、高古雅正的书法审美追求,“正大气象”的美好局面就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唐是中国书法的一大转折,此期“经世致用”的书法思想取代了六朝的贵族风度和盛唐宗教性的狂热而主宰中唐书坛,这一书法思想的根源是儒家入世的功利主义。其表现主要在:对篆,隶,楷等实用书体的推重,以实用的态度崇尚笔法,书诀,强调师承,苦功,在审美理想上追求古拙,含蓄,尤其是肥劲之美。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唐书风的形成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胸次”一词的使用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但作为书法批评词语的使用,主要是在北宋。书法批评之中延用了“胸次”在审美体验获得的过程当中,所强调的人的修养、学识、道德品质的作用这一涵义。北宋科举考试中废除书判取仕之后,书坛凋敝。在学当时人书法的功利书风背景下,“胸次”在书法批评中的提出,并作为一种审美价值判断,其涵义与“书卷气”、“韵”等批评词语的相联系,使书法批评中对伦理道德、学养天资等非艺术成分更加关注,形成以人心直接对应宋代及其以后书法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望当代书法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情态,概括出当代书法文化意趣的大众化、形式化、多元化特征,论述了当代书法文化意趣的三个内涵:即精神的书法、审美的书法和浮躁的书法。从而肯定了当代书法将给未来书坛予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望当代书法发展的社会背景与情态,概括出当代书法文化意趣的大众化、形式化、多元化特征,论述了当代书法文化意趣的三个内涵:即精神的书法、审美的书法和浮躁的书法。从而肯定了当代书法将给未来书坛予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中国书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选择以及新的艺术道路的拓展,书法将以更为纯粹的艺术形象凝聚着书法家的对生命、生存、生活、生态的全部探求,其书法样相总的将随着时代而发展、变异与更新,纯古典传统派、新古派与“现代派”书法及“学院派”等组成了当代书坛丰富而多彩的格局,新时期20年以来,形成的“多元并峙”、“百花齐放”的书坛局面已成时代风貌。尤其是近十年来的书法创作走向了纯艺术化,走向展览示人,使书法更具强烈的现代意识—一大众性、社会性、竞争性和功利性;走向抒情性和闲情通志。因此,追求视觉冲击力和感觉刺…  相似文献   

9.
正第七讲疏野司空图《诗品·疏野》:"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描述了审美中随缘自适、不期于工、率意从容的境界。苏轼也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在书法学习中,须兼有"法"与"意"。"法"是第一性的,是作品的基础;"意"是第二性的,是作品的灵魂。"法"不过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创作追求“中正平和”、“达其性情”,强调“意在笔先”,而古典诗词创作追求“中和之美”,强调“诗缘情”,注重意境的创造,二者在审美精神和创作理念上相互渗透和影响,有着共同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1.
“无意于佳乃佳”是苏轼提出的极为重要的书法美学观点,其中蕴含了颇为丰富的文化含义及价值。本文紧紧扣住“无意”与“佳”加以阐发,并结合苏轼的书法创作加以分析,从而找到苏轼的书法思想与其创作的契合点。这也应该成为今天书法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2.
历来论所谓“清雄”,并不能淹概苏诗全貌及诗艺术精神之底里。其曲折吐露,暗蕴机微,落笔超迈,意象间关合无垠;运思结构擒纵无端,脉液流传一无性挂碍等呈现出来的“灵妙”,当是苏诗艺术性之内外融一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人们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苏诗苏词的豪迈奔放、坦率开朗的浪漫主义基调上,却忽视了他透过丹青缣素所体现出来的写意风格。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儒家思想和老庄思想在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往往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受儒家思想影响,他强调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表现在题画诗上,便是“意从肺腑出”,有感而发;受老庄思想影响,苏轼把淡泊精神转化、寄寓于空清含蓄的水墨之中,抒发诗人的“淡泊情怀”,从而产生诗境的“淡泊之美”。  相似文献   

14.
苏轼和程颐都是北宋易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比较二人易学动静观,显示出理学和庄玄之学这两种解《周易》思路的差异。关于宇宙化生,程颐、苏轼皆承认阴阳之“动”生出万物,而程颐从宇宙运动中抽绎出“理”作为最高法则,苏轼则归之于造化无心。落实于性情论,两人皆突出“静”的高明之境,然而程颐的心之安静是以长时涵养的道德自律为前提,而苏轼的“静”缘于应物无心、淡然自若的处世情态。体现在符号化的表征——卦爻上,程颐的动、静合“理”体现于爻位的嘉善,苏轼的动、静自然则体现于卦爻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以为数不多的诗而在学史上自成一家,对柳宗元诗的艺术风格似乎已有定评,如近年来通行的几种学史,都用“冷峭简淡”、“清峻简洁”等作柳诗的考语;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宋代以来影响最大的却是苏轼关于柳诗“枯淡”的评论。章着重探讨这两种不同评论如何产生,以及如何看待这二之间的矛盾,并由此引发对如何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作家艺术风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苏轼散文立意“新”而“深”,他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作为“衡文”的标准,由此创造出了许多意境高远的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17.
吴怀民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4):113-115,119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也是中国独有的艺术——书法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论述了中国书法之所以产生意境的原因;阐述了中国书法意境美的各种表现形式;对当前书坛在创作上由于受展览影响而缺乏意境的现象进行反思,提醒人们在书法创作中要重视营造意境。  相似文献   

18.
以批评柳永词为“柳七郎风味”而著称的苏轼,其实也创作了大量的“艳科词”。以对女性的描写为视点,苏轼的“艳科词”大致可分为“侍儿词”、“妻妾词”、“歌妓词”等诸种类型,且在艺术上不乏与“花间词”相类者。导致苏轼创作“艳科词”的主客观原因,既与豪放词在北宋不受欢迎、“柳七郎风味”大畅其行的社会背景相关,又与苏轼对其词学审美认识的调整与改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苏轼词作风格多样,不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蕴藉深厚。苏轼词蕴藉美的形成除了与文本本身的凝练、留白,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不同读者的阅读接受创造,社会时代的影响有关,还得益于苏轼"本身原具有的一种双重之性格"。苏轼词运用比兴寄托和典故,借用古史、书、文、人,实现对一切人、事、物、情的关照。含蓄蕴藉使苏轼之情得以曲折变化地传达,摆脱世俗,实现雅化。  相似文献   

20.
苏轼大量有关文艺的论说己深入到了意境论的各个层面。从构思时“空静’’状态下的“身与竹化”,到创作中的“随物赋形”、“传神”。直至欣赏者“眼中无障”的再创造。意境生成的全过程得到了充分而精彩的阐发。其理论价值堪称不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