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包括地理位置、地文条件、气候条件在内的紫篷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从生物景观资源、地文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天象景观资源等方面介绍了研究区的风景资源,对紫篷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质量进行了分析评定,有利于确定森林公园资源的保护标准服务功能,可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结果表明,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评分21.64分,为满分值30分的72.1%,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概述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三三六”评价法和SWOT分析法对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条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并提出了开发对策,旨在为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阿尔山市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的综合评价,在生态旅游开发层次与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一条适合于好森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旨在为国内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资源已具备的基础设施等条件进行合理的定位评价,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建立森林公园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公园自然资源现状,尤其是作为生态旅游主体的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就合理开发公园内自然资源以适应旅游的需要,同时保护公园生态系统已达到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然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原有资源调查、分析,融入现代策划思想,景区、景点合理布局,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天成的绿色资源宝库和休闲度假的森林氧吧。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商品经济大潮和迅猛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景观资源正受到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空前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这种状况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景观资源的需求增长趋势恰成背道之驰。因此认识城市景观,加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城市景观资源,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了,本人主要从存在问题、景观风貌构成要素、城市景观影响因素等十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景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景观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商品经济大潮和迅猛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景观资源正受到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空前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这种状况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景观资源的需求增长趋势恰成背道之驰。因此认识城市景观,加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城市景观资源,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了,本人主要从存在问题、景观风貌构成要素、城市景观影响因素等十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景观评价。  相似文献   

9.
以5个带状性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为基础,结合林芝县其它区域旅游资源,可将生态旅游资源归纳为"一带、三组团、五线"的资源总体布局结构。根据景观载体,分析、归纳乡村旅游景观源要素,提炼资源特色,针对不同景观类型规划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线路。以平衡、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人文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和旅游发展为目标,对景观进行了规划,为新农村的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而现代农业是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为主要标志。农业规模化首先依赖于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的大小。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和地形是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的两个核心指标。本文探讨了利用地形指标,景观丰度指数、斑块方度指数、景观集中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作为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评价的方法,结合DTM提取的地形坡度因子,以地形起伏较大的喀斯特山区耕地资源为例,应用GIS技术定量分析了不同地形区包括喀斯特河谷区和喀斯特峰林峰丛山区耕地资源规模化潜力指数和规模化成本。结果表明,地势平坦的喀斯特河谷区的耕地规模化潜力综合指数为0.91,地形复杂的喀斯特峰丛峰林山区为0.28,前者为后者的3倍多,而后者的耕地规模化机械成本消耗是前者的8.8倍。说明土地资源规模化潜力和规模化成本受到土地资源空间格局和地形格局的严重制约,且严格受控于土地资源空间格局与地形的组合形态,不同的地形区域之间差异巨大,将对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生态系统评估的景观生态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景观生态学进展概述 景观生态学作为以生态学和地理学为基础的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从其诞生到现在已经过60余年。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它才得到了蓬勃发展。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已相当成熟,并在资源环境研究与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美塞罕坝     
正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部坝上地区,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它曾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经过几十年的造林建设,现已成为森林、草原、湖泊、湿地景观兼具的著名生态旅游区,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主要介绍了三种景观生态优化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新区是都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生态交错带,是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冲突加剧的区域,科学规划好城市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新区土地开发利用所面临的景观生态特征,探讨了城市新区土地利用与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新区景观生态建设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铜陵市大通古镇为例,分析了当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大通古镇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现状,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旅游服务质量优化与提升的具体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体系,为优化、提升大通古镇的旅游服务质量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河南地处中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根基。由于王朝的兴衰,人民的迁徙,河南又成为各民族交融汇合的熔炉。大量的历史文化名镇(村)具有原生态资源的多元性和文化的包容性,极大的丰富了河南的文化内涵和景观,本文对河南的历史文化名村临沣寨的古村落传统特色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调研,分析了古村落的选址、空间格局、文化特色。探讨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合理的保护历史文化名村。  相似文献   

17.
露天煤矿区的资源开发会导致土地损毁和景观格局破坏,损毁土地的复垦规划和实施也应该考虑景观生态的保护。景观指数作为定量化研究景观格局的手段之一,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并存在生态学意义的重叠,因而针对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过程进行景观指数尺度效应分析及代表性景观指数筛选是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魏家峁露天煤矿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矿区开采前、开采结束和完全复垦3个阶段的13种格局水平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筛选了能够反映矿区开采损毁、复垦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的10个代表性景观指数。结果表明:除斑块丰富度密度指数外,其余12种景观指数表现出很强的粒度效应,该生态区露天煤矿区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15m;最终确定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开采结束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几何最邻近距离,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完全复垦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露天煤矿区开采损毁与复垦多阶段、多复垦模式的景观格局变化提供参考,为切实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景观生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露天煤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景观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露天煤矿区的资源开发会导致土地损毁和景观格局破坏,损毁土地的复垦规划和实施也应该考虑景观生态的保护。景观指数作为定量化研究景观格局的手段之一,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并存在生态学意义的重叠,因而针对矿区土地损毁与复垦过程进行景观指数尺度效应分析及代表性景观指数筛选是一个重要前提。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魏家峁露天煤矿区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矿区开采前、开采结束和完全复垦3个阶段的13种格局水平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筛选了能够反映矿区开采损毁、复垦对景观格局产生影响的10个代表性景观指数。结果表明:除斑块丰富度密度指数外,其余12种景观指数表现出很强的粒度效应,该生态区露天煤矿区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15m;最终确定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开采结束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几何最邻近距离,表征该露天煤矿区完全复垦后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为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露天煤矿区开采损毁与复垦多阶段、多复垦模式的景观格局变化提供参考,为切实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景观生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农业生态安全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林省西部是吉林省耕地主要集中区和商品粮主产区之一,而该区长时序、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引起了农业生态安全水平的大幅下降。研究该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农业生态安全响应具有现实意义。以吉林省西部1930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以ARCGIS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该区域进行LUCC及农业生态安全研究,探讨该区的LUCC及农业生态安全的作用机制和响应方式。结果表明:草地和湿地的面积迅速减少,区域景观不断破碎化,景观异质性显著变化。LUCC的驱动力主要是政策鼓励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农业安全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环境安全程度降低;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安全受到威胁;农业生物资源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农业水资源匮乏,水质恶化,环境污染加剧;粮食等农牧业产品安全形势严峻。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农业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诸大通讯运营商拆分重组,一场资本游戏打破了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5G时代似乎又一次离我们无比的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