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俊 《新闻与写作》2001,(12):18-19
述评,是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从而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既是带有评论色彩的新闻报道,又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评论分析。由于述评具有观点鲜明、论说深刻、信息量大等特点,正成为继消息、通讯之后,媒体进行新闻报道使用的又一重要新闻体裁。 经济述评作为述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各类述评写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大到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小到老百姓柴米油盐价格的涨跌,都可以采取这种体裁进行报道,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长期新闻写作实践中,经济述评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侧重面:一种是…  相似文献   

2.
3.
朱萍  唐定 《新闻窗》2012,(4):53-53
特色经济是指以特殊天然资源、特色传统文化或传统工艺为基础而形成的特色产品或特色产业,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与百姓个人利益的相关度越来越大,围绕经济生活进行的经济报道面临报道理念、方式的转变。写好经济新闻,特别是写好具有晚报特点的经济新闻,既是增强报纸吸引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采写者的业务素质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闻学,艾丰有两部专著,一本是《新闻采访方法论》,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比较早,影响也比较大;一本是《新闻写作方法论》,是前年出版的,是讲新闻写作的。艾丰的新闻作品有个性,他甚至刻意追求每一篇重头作品都不失自己的风格,力求形式或内容有新的突破。曾看到过一些文章,称他是学者型记者。所谓学者型,是说他比较注重对问题的理性研究与逻辑判断;所谓学者型记者,是说他的这种研究的选题用的是记者的眼光,他对研究成果的表述用的是新闻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秋声 《中国广播》2006,(11):59-61
在第16届(2005年)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评论《三问中部》获二等奖。那《三问中部》好在什么地方?一是符合一般评论的特点,观点独到,立意高远,论点清晰,论据充分;二是符合经济评论的特点,数据有力,推理清晰,政策性强,论述科学,不想当然;三是符合广播特点,文字口语,多用短句,朗朗上口,场景生动,逻辑性强。常言道:“术有专攻”。经济评论不好写,其原因在于这是个专  相似文献   

7.
一、导言 中国改革开放已有30年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制度变迁的庞大规模与深刻程度都是当代世界舞台上罕见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走向了现代社会,由封闭社会转向了开放社会。最大的转型发生在经济领域中,目前市场经济的几个要素市场——商品、资本、劳动力、土地市场,除了最后一个以外,前三个基本建立。在文化领域,虽然变革比较缓慢,但是不论是从上到下的推动变革,  相似文献   

8.
孙聚成 《军事记者》2008,(10):12-13
2008年8月18日,鸟巢。站在田径跑道上的刘翔因伤退赛,留给世界一个孤独的背影。事件发生后,各大媒体在第一时间都推出了自己的新闻述评,及时报道事件并引导社会公众的情绪。如新华网推出的《人性庆典》、《刘翔因伤退赛依然是英雄》、《刘翔是人不是神》、《让我们给刘翔送上真情安慰》等一系列述评文章,让读者理解了奥运精神,理解了体育赛场上的拼搏与失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经济领域的变化异彩纷呈,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经济生活丰富多彩,经济改革风起云涌,这些都为我们的经济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大背景和新形势下,公众对经济生活的关切度也日益提高,经济报道日渐成为媒体的新宠。  相似文献   

10.
新闻正文由导语、正文和结尾组成,而导语是整个新闻写作中的核心环节。一条好的导语可以像磁铁一样将读者的目光立即吸引过来,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条新闻的要点并作出决定:是否需要阅读这条新闻的全部文字。而国内的导语写作大多已模式化,难见有新意的导语,读来常常索然无味。  相似文献   

11.
郭元元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1):23-25,14
于鸣镝先生一生著作丰盛,不能篇篇拜读,只能捡其一二,细读之余,对于先生的写作特色颇有感慨,故此略举几例,探讨于先生的写作特点。一、小标题句法灵活,有“韵律美”;二、标点符号的“传神”;三、“一论再论”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在诸多报刊文体中,新闻述评报道是不可或缺又较难操作的一种。新闻述评报道,是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情况、倾向或经验等,是以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和思想观点的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下称报告)精神的热潮中,认真解读报告的写作特色,不但有助于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也对搞好明春各单位的工作报告有着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报告不仅是党在我国改革关键阶段出台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还是新时期撰写工作报告的一篇范文.  相似文献   

14.
经济述评,顾名思义,是一种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文体,是关于经济工作、经济生活方面的现象、规律的总结与分析。它主要由报刊记者采写,重要的经济述评还可以用编辑部的名义发表文章。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浙江日报一版的“转型升级不动摇,四大建设再登攀——转变进行时”专题报道,发表了不少时效性、指导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好文章。其中5月23日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的通讯《一支毛竹的美丽蜕变》,从标题到内容全文都找不到一个“转型升级”的专用词,但它却是一篇能给人以深刻肩示和思考的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报道,在读者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朱虹 《记者摇篮》2009,(11):41-41
经济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与经济工作、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除具备新闻的时效性、公开性、真实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袁万兵 《新闻世界》2013,(10):28-29
如何创新经济新闻的写作技巧、提高经济新闻的报道质量、改善经济新闻的报道效果,笔者的体会是选题的口子要小,主题的立意要新,素材挖掘要深,标题要朴实醒目。  相似文献   

18.
游永南 《东南传播》2014,(7):166-167
央视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引发了一场全民美食热潮,还产生了一种新兴的网络语体"舌尖体"。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探究画面和解说词的配合技巧,以达到触类旁通,提升解说词写作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晓刚 《记者摇篮》2009,(12):41-41
电视新闻不仅是对事实的报道,也包括对事实的议论分析和评价。随着受众文化层次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需求的信息不仅是“量”的诉求,更是“质”的诉求,因此电视新闻栏目加强时评比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市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关注.而很多报纸在经历了“社会新闻化”和“娱乐化”的比拼之后,也开始思考如何在日益同质化的竞争中杀出重围,提升报纸品位、抓住中高端读者等问题.于是,增加经济报道和评论,成为很多报纸的选择.经济新闻与娱乐新闻、社会新闻不同,它对阅读者的知识储备有更高的要求.它必须有用,才有价值.经济新闻很难“有趣”,因此对于没有需要的读者来讲,具有天生的排斥性.从几年来的实践看,通过不断提高经济报道的水准,实现了报纸的快速发展,这样的案例仍然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