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伊迪丝·华顿并不是女性主义作家,但她在很多作品中描述了妇女的低下身份和被压迫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她对当时妇女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传统观念对于人性的束缚。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受压迫女性的反抗声音和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的时候.伊迪丝·华顿再次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伊迪丝·华顿在她的创作中关注女性命运和生活。她突出强调了女性受男权社会压迫和束缚的悲惨命运。这些妇女永远处于被控制、被奴役的地位,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劣势。不仅如此,女人与女人之间也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而相互竞争、相互伤害。《纯真年代》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纽兰·阿切尔与两位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旨在引起人们对当时妇女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女性地位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纯真年代>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品.本文通过三位主人公在面对爱情时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进而揭露了当时纽约上层社会的虚伪与冷漠.而这段发生在所谓"纯真年代"里并不纯真的爱情则表明作家对于纯真爱情既憧憬又胆怯这种复杂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3.
张建红 《培训与研究》2007,24(6):17-19,31
《纯真年代》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一部获普利策奖的重要作品。本文从女性意识出发,发掘小说的独特魅力以及故事背后隐含的社会因素和现实意义,认为该小说的女性意识表现在两个方面:男权社会优越性的解构的抗争和男女平等的社会的建构。同时,女性意识也在作者华顿的个人生活以及她的创作生涯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伊迪丝·华顿的《纯真年代》讲述了她那个时代纽约社会的一个悲剧爱情故事。本文试图从小说题目的寓意入手,对“纯真”一词的含义进行剖析,以揭示老纽约“纯真”面纱背后的残酷,以及其社会风俗礼仪和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刘杰  范丽娟 《海外英语》2013,(7X):183-184
伊迪斯·华顿堪称是19世纪末美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女作家《,纯真年代》作为华顿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展现了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的全景。目前国内学术界较多地关注其中的女性意识,男女主人公的悲剧性等主题特征,但很少分析这部作品中的矛盾与冲突。这篇论文它旨在从个人,家族,整个纽约社会三个角度,利用女权主义理论来分析男主人公纽兰.阿彻尔,传统女性梅·韦兰和憧憬自由的埃伦·奥兰斯卡之间的内心矛盾冲突以及本身带有矛盾色彩的老纽约社会中各个家族之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6.
曾杰 《考试周刊》2012,(46):21-22
伊迪丝·华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纯真年代》是其代表作,描写19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初即老纽约时代中个人与纽约社会之间的矛盾与抗争,反映了在冲破旧文化束缚、创造新文化的转变时期上流社会成员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揭示了老纽约时期上流社会的偏执,通过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变化过程的描写,深刻而透彻地剖析了当时美国人的人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其代表作《纯真年代》为她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及在文学史上的永久声誉和地位。这部作品堪称历史巨著,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里面有象征着永恒的人和物,他们看似不朽的,永远屹立在那里,不变老不褪色,能抵挡一切新事物;也有朽的代表,他们和普通的人和物一样会慢慢老去,渐渐消退。在朽与不朽的对立中,所谓的永恒在消逝,这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旧事物的更替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8.
纯真年代     
目光久久停驻在一张照片上面:湛蓝而广袤的天空,泥土堆砌而成的房屋,土黄色的院墙,几棵高大的白杨树。蓝黄相间的色彩,题为:《稻城冬天》。我想起小时候的院子,还有那已经渐行渐远的童年。  相似文献   

9.
阿切尔与埃伦的浪漫爱情发展是伊迪丝·华顿小说《纯真年代》的主题。阿切尔是一个浪漫派。他对埃伦只是精神膜拜。他对埃伦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相似文献   

10.
小说《纯真年代》中的三位主人公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现出各自的"远离":艾兰.奥伦斯卡伯爵夫人因觉悟爱情的虚无本质而远离所爱,梅.韦拉德因承受自己在现实中的选择而远离丈夫与他人相爱的事实,纽伦.阿切尔因责任及保留内心虚幻而远离现实的感受。他们各自的选择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间的深刻矛盾。小说借主人公的所作所为,点出了作者华顿的态度:人要在社会传统、责任与个人情感、自由之间做出选择是艰难的,甚或是不可能的。唯有"远离"可以走向与世界的和解。  相似文献   

11.
从双性同体的新角度分析伊迪丝·华顿的小说《纯真年代》中的男主人公纽兰·阿切尔,指出男性人格支配下的纽兰同时也具备女性意识的思维。正是这样一个男性人格与女性意识冲突下艰难生存的角色,建构了华顿自身的"双性同体"文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纯真年代》的两个中译本的语言风格略加比较:第一种译文显露出一种现代气息的风格,而第二种译文保持了源语风格,在翻译质量上两种译文并没有明显界限;并证实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翻译的目的就是使译文在译入语读者中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即译入语读者能够找到译文与其认知环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文学技巧或手法只有在被用来成功地叙述故事时才有价值。《天真时代》的成功应该归因于伊迪丝·华顿巧妙地运用了独特的“重复”叙述策略来阐述她的主题。这种手法体现了作家的精湛小说艺术,同时为这部小说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文章尝试用米勒的重复理论的核心概念“异质性假说”来解读这部普利策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14.
朱熹不仅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而且也是宋代成就颇高的学者代表之一.他在著作《诗集传》中阐述了自己的经学思想,一方面他反对汉唐以来的将《诗经》作为宣传政治教化的"美刺诗",要求从文学的角度来解读《诗经》,肯定《诗经》是抒情之作.但是作为理学家,朱熹诗经学的目的还是以诗来建构和宣传自己的理学,并且朱熹经学充满了矛盾,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将肯定方面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否定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混同的现象教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仕隐矛盾是困扰苏轼人生的一大问题,也是其词中所表现的一大主题。在此二难选择中,苏轼既执著于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又始终怀有强烈的的归隐情结,并最终以“心隐”的方法对这个心理问题进行了自我化解。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与冲突是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和谐是矛盾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制衡态。社会是矛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势力主导的社会矛盾制衡态。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层与成员构成结构,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政治、社会治理结构是实现社会矛盾制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生态批评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揭示蕴含在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和反生态思想的根源。海明威的经典之作《老人与海》深受生态批评界的关注,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它的生态观的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的背后却隐藏着经济、文化和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探讨《老人与海》生态观矛盾性的根源,从而反观导致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