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分析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截面的抗弯系数的3种不同计算方法,探讨了板桩截面形状、尺寸与抗弯系数之间的关系。与现有的其它类似板桩产品相比,新研发的高强预应力槽形板桩有效提升了截面抗弯系数,提高了混凝土板桩的抗弯弯矩和抗裂弯矩。研究成果将对高性能预应力混凝土板桩优化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或控制裂缝的性能,能充分利用高强材料,已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展非常迅速,但其计算方法相当繁复,而且各种规范的出现,使计算朝着越来越细密的方向发展,诸如名目繁多的预应力损失计算及各种各样的控制验算等等。一个简单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计算,需要10页以上(16开)的计算书,几乎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相似文献   

3.
通过11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裂缝闭合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用无粘结配筋指标βpe和换算配筋率αpp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对裂缝闭合弯矩的影响,应用名义拉应力建立了闭合弯矩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直径的抗拔灌注桩在不同抗拔荷载、不同裂缝控制等级下的抗裂设计及其纵筋用钢量与造价的对比分析,说明桩纵筋采用普通非预应力钢筋时,因受裂缝宽度的限制,其纵筋拉应力水平明显偏低,桩承受的抗拔力越大,纵筋的应力越小,相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桩,采用预应力螺纹钢筋的抗拔桩不仅可显著减少用钢量,当抗拔力较高时,还可节省约40%~50%的纵筋造价;同时进一步探讨抗拔桩预应力筋的配置及有效预应力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在建筑工程中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并着重阐述了PHC管桩承载力的几种计算方法,提出了PHC管桩在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桩周土的固结作用下,单桩承载力在任意时刻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模型桩进行了桩在几种水平荷载作用下桩的静力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桩身弯矩、桩头位移及土抗力系数等参数的一些变化规律。并进行了《m》法、《c》法及《k》法的计算比较,得出在砂土中《m》法稍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波型板桩自身截面原形的力学性能,克服了以往将波形板桩截面等效简化为工字型截面的计算过程复杂繁琐且易产生误差的缺点,新的计算分析方法较以往等效截面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过程简单清晰,结果误差小。同时结合理论分析进行波型板桩抗弯和抗剪力学试验,对比理论计算结果与力学试验数据,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试验研究结果证明: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和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取值偏低,管桩的承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作对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设计参数的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建议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管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或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取值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9.
在预应力超静定结构设计中选取合理平衡荷载值是高效运用等效荷载法的重要前提,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裂条件推导出预应力筏板基础平衡荷载的表达式,考虑土摩擦阻力对混凝土截面产生轴向预压损失时平衡荷载合理的选取,并以此确定预应力筋量。通过算例验证了公式的可行性,给出预应力筏板基础平衡荷载选取比例。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部分代替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的混凝土得到 ECC/RC 组合梁构件,可以有效提高梁的延性及抗裂性能. 基于平截面假定和材料本构模型,分析组合梁构件在受力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截面应力应变状态,得到各阶段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 ECC/RC 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组合梁构件的弯矩-曲率关系,得到组合梁延性的简便计算方法.最后,采用一个组合梁的试验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验征. 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证明所提出的组合梁各阶段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某小区静压高强管桩施工后的桩基低应变反射波波形分析和静载试验结果,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和工程桩的布桩密度,分析了浮桩产生的原因.采用加大压桩力的复压处理方法对已施工的工程桩进行复压,并重新进行低应变动测和静载荷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复压可以解决静压高强管桩浮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管桩基础工程的设计质量监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管桩基础工程设计质量监理应当重视设计阶段监理,强调设计与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管桩设计质量监理的六个主要环节,即:优化设计方案、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布桩、选择桩锤、确定“收锤标准”、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管桩施工方法。文章提出了管桩基础的应用范围,对预应力管桩基础的推广、设计和监理等工作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一高频液压振动锤施打PHC管桩的施工实例,说明在以卵石为持力层的场地中可采用高频液压振动锤进行PHC管桩的沉桩施工;通过对桩的施工顺序、入土深度和单桩静载试验结果的差异情况分析,表明高频振动对无粘结粒状土层的深层振实效果非常明显,振动后卵石层桩端阻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但会存在工后桩长差异较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锚杆支护在沿空掘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采用高强度螺纹钢树脂锚杆支护技术在复合顶板沿空掘巷现场的使用及效果,与架棚支护比较,支护成本明显降低,巷道顶板支护实现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周慧梅 《教育学报》2005,1(4):15-20
科举制度特有的内涵规范和涵养了中国文人的思维模式和人文性格,即便终生徘徊在科举边缘的读书人亦不例外。他们怀着极度失落愤慨及向往的复杂心情,利用他们手中为“及第”而积聚的知识和屡次“不第”的辛酸,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世人展示了科举制度下文人的众生像,“儒生不幸文坛幸”,繁荣和拓展了文学的领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文学作品的作者被科举所遗弃的文人,通过鞭挞科举而成为科举制度虔诚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16.
思维惰性有许多表现形式,对编辑成长和期刊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克服编辑的思维惰性,需要通过编辑素质的提高来实现,需要通过编辑自身努力与期刊社的外在帮助来实现。无论是自身努力还是外在帮助,都应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7.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应采取行动导向教学,通过案例研讨使学生"习得"解决问题的程序性知识,转变学生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采取项目教学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教师发展亟待从"技术关怀"走向"生命关怀"。"在职场和非职场生活双向建构中成就教师的研究",主要通过"教师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对比研究"、"生命关怀视野下的教师发展个案研究"以及"教师职场和非职场生活正向互促的行动研究",来转变教师职业心态,培育教师积极思维、快乐生活的心智模式;引领教师改变"行走方式",在学、思、研及创造性劳动中发现价值与意义;鼓励教师创造适合自己的非职场生活,经营和谐美好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