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一兰新经济带和京津一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新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在更高的程度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上海到昆明这条铁路干线,是除陇海铁路之外,全国第二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大动脉,立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上,属于二级开发轴线,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从五”期间将完成从上海到娄底的复线修建和全线电气化任务。我们所说的湖南省第二条经济走廊,指的就是这条全国东西大动脉线上的湖南段沿线地区。  相似文献   

3.
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生产力布局与城镇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绵阳作为新四川第二大城市,其经济区位和在成都平原经济轴线上的权重空前突出.因此,绵阳市在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时,必须对未来生产力布局调整与城镇体系建设的方向作出新的规划.  相似文献   

4.
加快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重要举措,是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为此,我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开拓进取、深化教育改革,从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布局,是指资本、劳动、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国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所形成的格局。生产力合理布局战略,要求兼顾效率目标与平衡耳标,实现生产力布局合理化,促进区域经济趋于高水平良性循环。 一、我国生产力布局战略的实践回顾 在我国几十年来寻求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上,经历了从平衡布局到倾斜布局的转变。改革前三十  相似文献   

6.
通过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普遍规律。“十五”期间,产业结构矛盾、地区结构矛盾、地区结构矛盾、城乡结构矛盾等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生产力诸要素的空间存在方式及它们的地域分布和配置关系,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极大。根据生产力因素空间组合规律,实现经济区域内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生产要素空间组合的一般理论 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组合,就是生产力布局。生产力布局是生产力的空间存在和发展形式。关于生产力布局理论,不仅国内,甚至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对这一理论都进行过详细阐述,概括起来如下:  相似文献   

8.
湘南空间开发格局与经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南地处我国长江经济带与华南经济的结合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基础。湘南空间开发应采取点轴布局模式,以衡阳、郴州、永川三市为核心增长极,以京广铁路沿线和湘桂铁路沿线为主要开发轴线,形成倒“V”字型格局。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加大开放力度,对接两广,呼应港澳;培育主导产业,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开发优势农产品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交通、商贸、旅游设施建设,形成大流通、大商贸格局。  相似文献   

9.
宏观生产力的布局 ,是指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生产力的总体布局。研究我国生产力布局经济 ,就要重点考察我国生产力空间分布状况、科学划分全国经济区域 ,确定不同经济区域的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 ,制定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一、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和意义经济学对生产力空间布局问题的关注 ,似乎更早于对生产力的结构和规模问题的研究。现在被称为布局经济理论的学说 ,大都早在结构经济学、规模经济学之前就出现了。如西方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研究 ,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布局规律和原则的研究 ,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民族区域经…  相似文献   

10.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由七省(川、湘、鄂、豫、皖、苏、浙)二市(沪、渝)共同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是我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的一级轴线。其资源密集、经济集聚、人口和城市密集、区位等优势,有利于发展产业和建设城镇,建设沿江地地区密集的产业带,对国家经济具有中枢作用。因此,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充分发挥沿海、沿江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和振兴,逐步缩小地区差别,加快形成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而深远。1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现状长江沿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特别是经…  相似文献   

11.
分析目前广西生产力发展环境的利弊,针对目前生产力布局的现状.从广西经济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提出对现有生产力布局的改革建议,并指出广西实施新布局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苏东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江(长江)、沿线(陇海铁路)三条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外向开拓条件优越,海水、淡水、交通、电力、人力资源丰富。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江苏沿海三市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化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心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沿海开发进程加快,“海上苏东”工程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然而苏东地区的发展速度与沿海地区其他省、市横向比较仍相对缓慢。主要有以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城市化滞后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功能分工和区域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生产要素配置机制不良,对人才和资金的吸纳能力较弱;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投资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推进我国职教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教与人才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的现实举措。为促使职业教育把握发展机遇,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阳江市是广东西南沿海的一个次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空间布局不甚合理。本文运用点轴开发理论,对阳江市空间经济布局进行探讨,提出市域开发的主要轴线和基本框架,并阐述主要产业部门的布局。  相似文献   

15.
西部落后,突出的原因:一是建国前殖民工业造成中国生产力布局畸形、西部丰富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科学开发而开始大大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二是建国后“备战”工业导致中国生产力布局散乱,西部重点投资却效益低下,错过发展良机而不能追赶上国内其它地区。这些都与当是时特定的国际局势密切相关,如今,我们必须明确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新的国际形势,坚定我们加快建设西部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是一个普遍规律。“十五”期间,产业结构矛盾、地区结构矛盾、城乡结构矛盾等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对湖北省“九·五”时投资建设的几点意见成伟林湖北省当前面临着加快开发、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同时国家重要产业的布局和重大项目的建设也为湖北省加快经济开发提供了现实可能与巨大的潜力。三峡工程、京九铁路、30万辆轿车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对于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产业,教育产业在开发人力资源上需要较长的周期,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带来巨大的效益;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先发展教育产业,以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大开发中,既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又要坚持经济建设和化建设与时俱进、协调发展的方针。本分析、探讨了用先进化引领西部大开发,这对于推动和促进西部大开发,加速西部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加快科技推广发展农村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其推广应用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产品商品率,是改变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落后局面,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农业科研是技术推广的源头,是科技进步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