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教石窟中的飞天艺术在石窟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从佛教石窟中的飞天艺术的演变.发展与马蹄寺石窟群中的飞天艺术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X-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LM)的方法对马蹄寺石窟群、天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壁画颜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报道了炳灵寺明代壁画颜料的种类,对比讨论了三处处石窟颜料的种类和特点,特别报道了炳灵寺明代壁画颜料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正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文物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文物局等单位编著的《肃南马蹄寺石窟群》于2020年7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是甘肃河西地区中小石窟调查报告系列之一和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之一种。全书共七章,绪论后第一章为《金塔寺石窟考古调查报告》,第二章《千佛洞石窟考古调查报告》,第  相似文献   

4.
甘肃石窟艺术概况胡同庆天下之石窟在于中华,中华之石窟在于陇。甘肃石窟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实属全国之冠。甘肃石窟大体可从由西向东的地理位置上分为五个石窟群:一、敦煌石窟群;二、河西石窟群;三、陇中石窟群;四、陇南石窟群;五、陇东石窟...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21,(1):14-23
在考据、实地勘察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马蹄寺石窟群六个疑点作了探解,认为马蹄寺"神骥蹄迹"实际上就是一种"石瑞";郭瑀最初在今北寺站佛殿所在的地方开凿石窟;"站佛殿"是原名,名归实至,而"藏佛殿"是讹称;站佛殿明代进香题记有史料价值,马蹄寺曾有别名"普山寺";"三十三天"开凿于从明成化十年(1474)到弘治四年(1491)近二十年的时间段内;民乐县民间画师雷和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给金塔寺石窟造像补妆、添色、描新,这就是现在看到金塔寺造像色彩为何那样"新"的原委。  相似文献   

6.
张掖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第1窟地神图像与托举型形成鲜明对比,属于供养型图像。填补了中古中国该类图像在5—6世纪发展史上的空白。其图像创作直接受到古代西域地区特别是龟兹石窟艺术的影响。而凉州译经恰恰为部分图像特征提供了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正>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祁连山中部北麓,河西走廊南侧。民族文化渊源流长。气候宜人,文物古迹众多,民族风情浓郁,自古就有丝绸古道上的避暑浏览胜地。有魏晋时代的马蹄寺石窟群,金塔寺石窟艺术,有文殊寺等宗教名刹,有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有碧波荡漾的林海松涛,有广袤无垠的高山草原,有风格迥异的丹霞地貌,更有古老珍贵的战国岩画,  相似文献   

8.
张掖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暨远志张掖地区早期石窟,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境内,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的金塔寺、下观音洞,马蹄寺千佛洞,民乐县童子坝石窟。金塔寺石窟,位于祁连山境内临松山西面的丛山峻岭之中,洞窟开凿在大都麻河西岸的红石崖壁上,距地表60多米,...  相似文献   

9.
《甘肃教育》2009,(10):F0004-F0004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造像51000余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甘肃东部佛教石窟群是甘肃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莫高窟为代表的河西石窟群,该区研究和利用相对滞后。东部石窟中遗留下来大量的佛教题记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为研究佛教文化传播、石窟艺术、古代文学和区域历史地理等提供了丰富资料。该区域石窟具有数量众多、民族多样性的特点,与地方达官显贵有密切关系。现今许多石窟题记风化破损,及时保护和整理这些题记文献应该引起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1.
李永平 《家教指南》2001,(3):182-184
庄浪石窟为陇东庄浪县境内16处石窟的总称,是陇东地区比较重要的一处石窟群。初建于北魏,经西魏、北周、唐、宋、元、明 至清诸代,形成了今天的八大寺群:云崖寺、红崖寺、朱林寺、大寺、西寺、朝阳寺、金瓦 寺和佛沟寺,另有木匠崖、三教洞、殿湾、店峡、陈家洞、石窑河滩、红崖湾等多处石窟群 。计有窟龛99个,石造像25尊,泥塑128尊,壁画60多平方米。庄浪石窟自北魏初步形成以后,于北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明代臻至极盛,以明代艺 术之精美而在全国石窟中独树一帜,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这些石窟比较分散,大 …  相似文献   

12.
河西早期石窟中,武威天梯山之外的石窟年代都有分歧。经过辨证,酒泉文殊山石窟前山千佛洞、张掖马蹄寺石窟千佛洞第1窟和第4窟、金塔寺石窟东西窟的年代,与武威天梯山石窟第1、4窟相近,上限都可到十六国晚期,下限难以进入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年代难以上升到十六国晚期,而应开凿于北魏早期。  相似文献   

13.
敦煌石窟是集佛教信众朝拜、修行、生活、丧葬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国最大的石窟群,过去人们主要关注其中绘制壁画、彩塑佛像的礼佛窟,而对于其他门类的石窟知之甚少。敦煌北区石窟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揭示出鲜为人知的佛教僧侣与信众们的修行生活以及死后依窟而葬的习俗,真实地再现了唐宋以来敦煌佛教社会的若干历史片断。本文重点对其中禅窟、僧房窟、瘗窟等三种类型石窟的考古发掘情况及其反映出的僧侣生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分布着多座石窟,其中与西夏有关的主要是山嘴沟、须弥山、阿尔寨三座石窟群。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前辈的研究成果,初步整理了这三座石窟的西夏遗存。笔者认为,山嘴沟石窟是西夏中心区最为重要的石窟遗存,最能代表西夏中心区的石窟艺术,既有与敦煌石窟一脉相承的艺术作品,也有同时期敦煌石窟所不见的十牧牛图等佛教题材;固原作为长期处于西夏和宋金争夺的地区,虽然保存了规模巨大的须弥山石窟群,但仅能找到西夏的游人题记,证明西夏人曾在这一地区活动,找不到西夏时期的作品;鄂托克旗作为西夏河南区辖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但阿尔寨石窟现存洞窟主要为蒙元时期的作品,也无法确认有西夏的遗迹。  相似文献   

15.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川16千米的武周山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千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世界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咸小晔  相似文献   

16.
须弥山石窟是宁夏境内最大的石窟群,它开凿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诸朝。它的开凿与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其一是途经固原的“丝绸之路”畅通后中西化的融汇以及须弥山石窟所在的固原地区所处的历史地理位置:其二是北魏、西魏统治信佛与崇佛的政治环境;其三是北周政权的奠基人字泰对原州的着意经营;其四是唐代原州(固原)政治、军事、经济、化的繁荣和发展.为须弥山石窟的开凿与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务件。  相似文献   

17.
肃南皇城大湖滩石佛崖石窟属于甘肃省河西中小石窟群之一,现存8个洞窟,残存唐代塑像与壁画遗存以及西夏或元代重修的壁画遗存。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2013,(11):67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下,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 龟兹石窟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中心柱窟和少量的方彤窟,保存着乾闼婆故事的壁画。(见图版一至六)乾闼婆是佛教艺术中引人注目的形象,几乎遍布各地石窟,然而乾闼婆故事的壁画,在龟兹以外的石窟中,尚属罕见。乾闼婆的故事画,是龟兹壁画艺术  相似文献   

20.
北魏迁都洛阳前后 ,在以龙门石窟为中心的广大区域 ,先后开凿了一批佛教小石窟 ,形成众星拱月的洛阳石窟格局。洛阳北魏小石窟群的造像脱离了云冈石窟造像模范 ,石刻造像所体露的神秘、无畏、健劲被清峻、玄远所取代 ,秣菟罗、犍陀罗风格一变而为中国“褒衣博带”式的“秀骨清像” ,体现着外来艺术中国化、本土化转变过程中的特点。它与龙门石窟一起 ,标志着中国石刻艺术风格的完全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