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教学与就业岗位的贴近度,实现校内学习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打造"贴近岗位、突出应用、培养能力"为特色的教学新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最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就业实践过程为导向,对建筑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先进行理论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专业课程中与就业实践相关的课程设置进行探索,并借鉴其他优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经验,预期改变当前课程设置缺乏特色、能力培养与市场脱节的现象,让实践环节课程设置能够更好地与市场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为缓解就业压力过分依赖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殊不知,后者是学生的就业软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需要通过“双证”实践、“双核”融通,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为例,重点阐述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学办学思想;学生通过“职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对专业应用能力与实操能力的提高,对增强就业竞争力、缩短岗位适应期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围绕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研究”内容,通过对高职IT类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流程介绍,论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厂类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关键是学生创新型实践能力的养成。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强化以创新型实践能力为本的办学理念、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加强“创新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实训场所、推进职业资格培训与教学的融合等方法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为专业建设服务,专业建设需要与岗位需求对接.通过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和岗位能力分析,讨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理清《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为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实践,通过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并最终实现学校教学与岗位对接,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操作本领,强调人才的应用性和技能性,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要求。为此,教学模式决定其教学内容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结合建筑工程职工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对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高等职业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融入职业岗位资格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项目任务驱动的药学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0.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考试考核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学生施工员、预算员、造价员等相关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就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能力为核心”是高职教育的理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传授实践技能,把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生产一线高素质的技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强化精准资助与充分就业,资助育人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就业帮扶工作,可以通过构建“党建+就业”资助育人模式、探索“资助+就业”服务育人途径、开拓“资助+项目”实践育人方法等,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实现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外语系在教学中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抓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新思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学会做事成为国际教育界的一种价值导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学会做事已成为学生在职场生存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源,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等越来越成为个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处于职业教育的最低层,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中职学校要想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在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引导他们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加速推进国家示范校建设,根据学校构建“心灵导航+职业素养养成”的阳光德育模式的总体目标定位.我校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抓手,通过3+X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生涯发展上的认知、情感、态度与行为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使其成长为面向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阳光职业人”.实现“阳光德育”的三维目标即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行为是规范的、职业素养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借鉴国内外同类高校的办学经验,通过企业调研和往届毕业学生的信息反馈,结合山东省经济发展需要,分析了生物类专业岗位人才需求,对生物类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一个平台、四个课程群、多向选择”的课程与教学体系,通过教学实践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高职办学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有着自身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通过课程设计研发与实训,培养学生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综合能力,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满足社会、科技发展提出的新需求,促使通过学习训练,最终形成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职业院校德育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缩短知与行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思路.1.以就业为导向,服务经济,对接产业.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服务劳动力市场,对接职业岗位.3.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点,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了由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3种实践教学的实施模式、4个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组成的“334”实践教学体系,以此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2):F0002-F0002,F0003
建筑工程系建设项目 项目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41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一线的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测量员、试验员和安全员等多个职业岗位需求,将专业能力分解为12项综合能力和56项专项能力,坚持“课程服务岗位,项目融于教学”,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创新实践“411”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