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读书十余载,聆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当了老师以后,也走进了很多老师的课堂。作为学生,我坐在教室里听讲,更多注重的是知识的获得,可是老师的讲课语言、授课风格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的注意力。老师声音高昂,我便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老师声音舒缓、低沉,我则情绪低落,思维懒散。我常常会因老师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作为老师,我坐在教室后排听课,更多注意的是讲课老师对课堂的组织、与学生的互动、对教材的处理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2.
语文辍耕录     
一、教师与学生 作为教师,我应该为我的学生而存在!教学研究只是我的手段,我的一切努力都应该指向我所面对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看到这则新闻报道时,我非常激动,因为我就是从吉林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我也有过报道中那些学生的“害怕升入大学”心理。而作为正在读大三的我,结合自家情况和我所了解的吉林农村状况,我能深深体会到“农村学生害怕考上大学”的无奈与悲哀。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我站在这个职业教育讲台上,一直努力使学生学有所得,而自己要教有所获。学生能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这一直是我的教学重点。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从他们的兴趣人手.而教师本身的传授方式也应该多渗人生动活泼等元素。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要在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老师,平时很容易获得学生的赞赏。“老师,你懂得的真多。”“老师。你想的办法好极了,你真聪明。”“老师,你的衣服真好看。”……这些稚嫩天真的语言都是学生由衷的赞叹。记得初为人师时。我也常常为学生的赞叹而欣喜。可日子久了。慢慢习惯了这些真实而幼稚的表扬,再美再纯的赞叹也拨动不了我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能教出一个顶尖学生的不一定是好老师,而教出的学生全部优秀的一定是好老师。现代教学中,作为老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素质高低不等的学生,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也深深地感触到,那些曾经是后进生的学生,对你的感情却往往是最真挚的。  相似文献   

7.
冯莉 《教育革新》2007,(1):51-53
我记得一句话:“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而现实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我深深感到语作为一门重要的人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十分必要,也是大有可为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北京语言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每个同学都能在日常生活中领略各国不同的文化风情。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我有时也会有种种错觉,感觉自己置身异国他乡;我常常从外国朋友身上看到他们民族文化的缩影,而我的外国朋友们也和我分享他们在中国的种种疑虑或是喜悦。  相似文献   

9.
小班语文课堂总是多姿多彩,识字、阅读、语言、作文等教学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其中,学生们尤其喜欢我的作文教学。而我,也最喜欢评改学生们的作文,因为那些稚嫩、真实而鲜活的语言常常把我带进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10.
期中考试后,按照年级的要求,把班里学生以成绩高低排列顺序。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自然是喜形于色,而成绩差的学生则垂头丧气。作为班主任,我不愿看到学生四分数的高低,而被人为地划分为三六九等,更不愿看到困等级的差别,而使学生的成长受到影响。辗转反侧,苦思冥想,终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决定在班里开展一项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的有益活动,即“评选全班之最”。经过深入调查和咨询,我预感到这项活动搞起来会很有意义,也颇具吸引力和感召力。其实,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能力,一旦将其挖掘出来,就会产生…  相似文献   

11.
王美容 《云南教育》2001,(17):27-28
古往今来,语文课堂是由教师所主宰,学生只能洗耳恭听,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碍学生个性发展。因此,目前许多教育专家都极力倡导语文课堂应该“议论纷纷”。大文豪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我仍就是各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讨论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然而,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效果往往不尽理…  相似文献   

12.
《广东教育》2006,(9):10-11
“作为教师,我爱我的学生:作为校长,我爱我工作的学校和每一位教师;作为母亲,我爱我的孩子;作为妻子,我爱我的丈夫……”陈校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13.
田辉 《教师》2008,(24):61-61
英语是一门具有一定人文色彩和丰富文化、知识底蕴的语言学科,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道丰富的精神食粮。不过受到各种考试、考证等方面的影响,职业学校教师不得不把所谓的“重要知识点”揉碎了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单纯地把它们作为知识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少情感的交流,知识传授成为一种简单机械的“你灌我输”的单向活动,而不是师生间活跃、充满感性的互动式活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一直在尝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初步的习作训练。而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上,我主要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书山有径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但我认为,作为一名学生,不应把学习看成任务,而应把学习当作事业。这也就是学好习的第一要素摆正心态,用心品读。  相似文献   

16.
“君子之教,喻也。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导而弗牵则和;开而弗达则思;强而弗抑则易;和、思、易,则可谓善喻也.”《学记》上的这段话给我的启示很大.这说明在我们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应当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最佳的角色是一个导引。作为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诱导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主动去感悟学作品中的美。在学作品的不同体教学中,我想.诗歌的教学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丰富的语言积累,能使学生在写作时信手拈来,笔下生花。教学时,我非常重视学生对经典语言的诵读、积累,要求学生每周至少积累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一段美文。可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并不高涨,总是等到我检查的时候才临阵磨枪,甚至有时抽查也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背诵下来。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怎样变“让我背”为“我要背”呢?  相似文献   

18.
邱合鑫 《辅导员》2010,(18):46-46
冰心老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在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无限丰富而美好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开发。”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我时时谨记陶行知老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座右铭,用情与爱感染着学生,激励着学生,教育着学生,用我的心换学生的心,与学生“心心相印”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我成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做起德育工作来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9.
古挺先 《广西教育》2013,(41):48-48
多年来,我经常在思考: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和我的同事们给学生带去了怎样的童年呢?据我校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了解,发现学生当中有不少是“不爱读书,不爱学校,也不爱老师”,有不少学生有“厌学,甚至存在仇恨学校”的心理。面对学生的学习心态,我的内心很纠结——作为中心小学的管理者,该如何去改变这一现状,努力还给学生一个多彩的、有美好回忆的快乐童年呢?  相似文献   

20.
[思路]《季氏将伐颛臾》被选入《语读本》第一册。读本中的章如何教学?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对之大包大揽,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于是,我尝试放手让学生自读课,然后进行讨论。但是选择什么内容作为学生进入本的抓手呢?我绞尽脑汁想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最后,一个个孤零零的“曰”字触发了我的灵感:每一个人说话的情态、心态都各不相同,而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发言其心理、表情也多有差异。我何不利用让学生为“曰”加修饰语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理和章脉络呢?事实证明,这一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章的理解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