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二课练习有这么一题:指出“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是什么修辞手法.教参答案为“顶真”.我认为答案应该是“回文”.下面我想就自己对“顶真”和“回文”的理解,谈谈这两种修辞方法,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2.
顶真,也称“顶针”、“联珠”、“蝉联”,是对联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特点是用联语中前一句的末字(词)作为后一句的起字(词),句子首尾相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一气呵成,读来令人拍手叫绝。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第四册《井冈翠竹》课后练习第三题,是一道关于修辞方法的习题。其中第2小题是:“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人教社版)和《新编初中语文思考练习指导》(同济大学出版社)对此句中的“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的解答都是“顶真”。笔者以为此处所用的修辞格应是“回环”,而不是“顶真”。  相似文献   

4.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这首《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诗很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句子首尾上递下接,十分连贯,把诗人与刘十六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一册)课文《让我们再看你一眼》里有这样一句话:“谁要‘游戏’知识,知识也将‘游戏’他。”在讲到这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时,许多老师认为是“回环”,我认为这里不是“回环”,而应该是“顶真”。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醉翁亭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它的艺术成就前人评论已比较充分①,但是文中还存在着一种艺术技巧至今无人指出,这就是贯穿全文尤其是首末两段的"顶真式"结构艺术.本文拟对文中的这一艺术技巧加以探析,并指出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顶真和回环     
  相似文献   

8.
顶真联就是用上一个语言单位的末尾来作下一个语言单位的开头,使相邻的两个语言单位上递下接,环环相扣,前后蝉联。  相似文献   

9.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强调一个国家或社会在不断变化着,永久不变是不可能的。高者不说,说者不高指真正有本领的人,是不会空发议论、夸夸其谈的。  相似文献   

10.
顶真诗二例     
清人华广生《白雪遗韵》一书中录有一首顶真诗:“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桃花过小桥。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毛衣未温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绦结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聊推纱窗叹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从头到尾句句相连,堪称项真诗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所谓"顶真",指前后的几个语句与几个语句之间,由相同的语言成分衔接上下两句,上递下承,使得结构紧凑,语意连贯,声韵流畅的一种修辞格。这种修辞在语言形式上前后衔接紧密,句式又比较匀称整齐,读来环环相扣,明快流畅,情趣横生。这种艺术在诗中尤为多见。  相似文献   

12.
1485年,英国国王查理三世和里奇蒙德伯爵将进行一场战斗,来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查理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马夫找到铁匠给马钉马掌。钉了三个掌后,铁匠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马夫就叫铁匠凑合一下。就因为一只马掌少了一颗钉子,马掌掉了,战马跌翻在  相似文献   

13.
所谓顶真是指“用前一句的结尾或句中的某几个词语,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谭永祥《修辞精品六十格》93页)的修辞手法,也叫顶针或联珠。例如:(1)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14.
顶真,又称“顶针”、“联珠”、“连珠”、“蝉联”、“连环”、“继踵”、“顶针续麻”,是修辞学上的常用辞格之一。其特点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开头,如“反正说的都离不开修沟,修沟反正是好事,好事反正就得拍巴掌,拍巴掌反正不会有错,是不是?”(老舍《龙须沟》)在浩如烟海的对联中,采用顶真手法的对联不计其数,其中嵌以“竹”的也非屈指可数,这里辑录几副,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5.
顶真,也叫“顶针”、“联珠”,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用前文的结尾(词语或句子)作下文的起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这种修辞在语言形式上前后衔接紧密,句式又比较匀称整齐,读来环环相扣,明快流畅,情趣横生。一、用顶真表示逻辑上的先后关系,造成一种一气贯注,无懈可击的效果。白居易的《琵琵行》中有这样四句:  相似文献   

16.
顶真与回环是汉语中两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乍看,它们很相似,实际有区别,不细析,易混淆。用上一句结尾的语词做下一句的开头,即后一句的头顶着前一句的尾,一句句首尾蝉联的修辞方式叫顶真。顶真有两项的,也有多项的。例如:①·蒂下生蓬,·蓬中结实。(李渔《芙蕖》)②·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毛泽东选集》)③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埋在地下的竹根。(《井冈翠竹》)①是两项的。②③是多项的。用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来揭示事物特殊关系的修辞方法叫回环。回环…  相似文献   

17.
<正>传说有一位书生上京赶考,正在过一座独木桥时,迎面来了个挑竹子的姑娘。姑娘说要出一上联请书生对,如对出下联,她才肯让书生先过桥。姑娘出的上联是:"竹担挑,挑竹担,竹担挑竹竹挑竹。"书生一时对不出下联,只得转身让姑娘先过桥。  相似文献   

18.
所谓“顶真”,指前后的几个语句之间,由相同的语言成分衔接上下两句,上递下承,使得结构紧凑,语意连贯,声韵流畅的一种修辞格。这种修辞在语言形式上前后衔接紧密,句式又比较匀称整齐,读来环环相扣,明快流畅,情趣横生。这种艺术在诗中尤为多见。下面笔者试对此作归类阐述。  相似文献   

19.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这首<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诗很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句子首尾上递下接,十分连贯,把诗人与刘十六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