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答应用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现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应用题中,含有多余的条件有以下两情况:一种是解题时使用不上的绝对多余条件;一种是解题时可用可不用的相对多余条件。教师要善于利用和挖掘含有多余条件,尤其是含有相对多余条件问题所蕴涵的内在潜力,启发、引导学生拓展思路,以提升发散思维与求异思维的能力,是充分发挥现行教材智能价值和育人功能的有效方式与平台。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五年制数学第三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应用题”时,我准备了一些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三年级比四年级少栽树150棵”、“小华比小刚重10斤”、“一年级比二年级多50人”、“弟弟比哥哥矮15厘米”等文字,每节课用几分钟时间利用这些卡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对于突破难点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训练的方法有: (一)看卡片,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说出以谁为标准来比较,谁是较大数,谁是较小数,相差数是  相似文献   

3.
梁霞 《广西教育》2012,(26):54-56
“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教育的有效”,这是“EEPO有效教育”的核心理念。“单元组”是“EEPO有效教育”中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它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应用题教学中,恰当地给出和谐的多余条件,可以使一题导出多种解法。适当利用一些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1 某车间计划生产一批机器零件,若每天生产120个,10天可以完成。实际只用4/5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实际工效提高了百分之几? 学生根据求百分率问题的一般解法列出了算式: [120×10÷(10×(4/5))-120]÷120=25% 接着,我删去“每若天生产120个”这个条  相似文献   

5.
6.
对称性是人们在观察自然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所产生的古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对称性有着特殊的地位。许多问题如果从对称性出发来考虑,就可以得到一系列十分重要的结论。目前,物理学中最有希望的研究方向,就是透过现象世界与表层结构的迷雾,去发现隐藏在事物深处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小青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也是一个童话故事。有两位教师在教学小青石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后的快乐这一内容时,都在此处进行了语言训练,但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案例一]教师出示句子:有时候是布  相似文献   

8.
《小青石》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学课文,也是一个童话故事。有两位教师在教学"小青石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后的快乐"这一内容时,都在此处进行了语言训练,但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案例一]教师出示句子:有时候是布  相似文献   

9.
贵刊86年第一期《多余条件应该分类》(以下称《类文》)中指出:多余条件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无用多余条件——在解应用题时毫无作用的已知条件”。第二类是“选择多余条件——解一道应用题,用某种方法解是有用的,用另一种方法解则是无用的已知条件”。《类文》对第二种多余条件的作用已作肯定,本文不再赘述,只想对第  相似文献   

10.
新编的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中,引入了一些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有的题中某个条件根本用不上,有的题中某个条件可用可不用。为了能充分发挥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的智能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寻找有用的数据,确定解答的方法,激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这里举数例加以说明: (一) 训练思维的条理性例:口+口=6,要求学生讲出两数相加,和是6的所有加法算式,既不遗漏,又不重复。指导时要学生讲出三种思考的方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 ,教师结合教学实际 ,适时地选用一些有多余条件的代表性习题 ,进行繁、简的对比分析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极其有效的举措。这里试举几例。一、带有使用不上的多余条件应用题这类应用题 ,容易扰乱学生的解题思路 ,造成错解。教师若能帮助学生辨别、区分题目中有关条件和无关条件 ,排除无关条件 ,则能克服多余条件的干扰 ,正确地求出问题的解。例 1 方家庄粮食收购站 ,收购了 4车小麦 ,共 2 0 0吨。收购的玉米比小麦多 12 0吨。收购小麦和玉米共多少吨 ?这道题 ,学生会错解为 :2 0 0× 4+ …  相似文献   

13.
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主要标志,而思维过程是能力和智力形成的必要途径,这已日益受到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关注。下面就“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应用师说明如何举一反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例:李师傅3/4小时做6个零件,1小时做多少个零件?此题教学的重点是分析数量关系,难点是计算方法的推导。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从直观  相似文献   

14.
所谓“比较”,就是把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或彼此有某些联系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考察研究,从差异中找类似,从类似中找差异,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方法,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智力活动。事物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感觉和印象之后,便会自觉或不自觉  相似文献   

15.
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故事,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思考氛围,启迪幼儿思维,促进幼儿在思维方式上尽快脱离中心化,向高一级思维水平转化,是幼儿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讲故事学思维》是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幼儿园学具教学法实验”的配套教材。其中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研究的问题。它涉及如下内容:一是创造思维训练序列;二是创造思维训练方法;三是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如何相结合。其中训练序列的探讨尤为重要。本文拟就其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设想发表一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思维是一种推测、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极其重要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尔福特指出,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多端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本文拟就谈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训练发散思维的“三性”。1发散思维的多端性训练发散思维的多端性也称流畅性,它反映发散思维具有发散、流畅、敏捷的特性。因为:多则发散、多则宽、多则流畅;多种择优,优中求快,多则敏捷。所以多端性的重点是个“多”字。所谓多,即对同一个问题的思维方向多、角度多、途…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适时地选用一些有代表性的习题,并借助繁、简的对比分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极其有效的举措.下面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应用题主要是由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两部分组成,但很多应用题中还出现了多余条件,即与所求问题无关的条件,主要目的在于干扰学生的计算,加大题目的难度。从应用题题型对比、多种求解思路与一题多解三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处理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多余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和作用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或称常规思维)而言的另一种思维形式,是发散式思维的一种。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已有的思路的反方向去考虑和思索问题。这种思维形式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性和反联结性,是对思维惯性的克服。顺向思维对于数学学习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它,就没有知识的稳步增长和理论体系的巩固和完善;同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