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读到2006版11期《生物学教学》“对某些说不清知识的讨论”一文时,觉得有些见解颇有同感,确实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说不清”,但对“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单眼皮的变异来源问题”上有不同的理解,的确单眼皮的变异不可能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造成的,但却可以用基因重组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
高中阶段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挖掘应非常细致和深刻,但在讲述有些知识和解释相关问题时,也会碰到讲不清的,现提出供讨论。1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孩子,是变异现象吗?如果是,其变异来源是什么?在讲解变异时,往往很难定义,而用一句俗语:“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意思是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中的性状差异,‘单眼皮’孩子与亲代‘双眼皮’形状不同,应看作变异现象。可遗传的变异有三个来源: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单眼皮不可能是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造成的,可基因重组只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才会出现,一对…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生物》第二册增设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章,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某些涉及遗传性状的显隐性问题感到不好解释。如同:“你的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有的学生回答“:我的眼睛一只是单眼皮.一只是双眼皮。”按教材介绍.双眼皮受显性基因控制,即基因型AA或Aa决定双眼皮;单眼皮受隐性基因控制,即基因型aa决定单眼皮。可是,“一只单眼皮一只双眼皮”的现象如何解释呢?作者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显性的相对性”问题。任何生物的性状都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从基因型到表…  相似文献   

4.
单眼皮女生     
正我对着写字台上的镜子照了又照,突然发现自己确实长得有点像周冬雨,嘴巴和脸型都有些像,最关键的是我俩都是单眼皮!原来单眼皮也可以是美女!一我一直怀疑科学家们关于"单眼皮是隐性基因"的论断。据我观察,只要父母一方是单眼皮,孩子多半也是单眼皮。而在我们家,单眼皮更是绝对的显性基因。我的爷爷是大眼睛双眼皮,奶奶是小眼睛单眼皮,结果我爸爸兄妹四个,无一例外地继承了奶奶的单眼皮。爸爸娶了大眼睛双眼皮的妈妈,而我还是坚定不移地继承了爸爸的单眼皮,尽管我的眼睛比爸  相似文献   

5.
单眼皮女生     
<正>一我一直怀疑科学家们关于"单眼皮是隐性基因"的论断。据我的观察,只要父母一方是单眼皮,孩子多半也是单眼皮。而在我们家,单眼皮更是绝对的显性基因。我的爷爷是大眼睛双眼皮,奶奶是小眼睛单眼皮,结果我的爸爸兄妹四个,无一例外地继承了奶奶的单眼皮。  相似文献   

6.
因为在教务处分管学校语文教学教研工作,经常组织、参与一些集体备课。在活动中,总有些不对劲的感觉,但又说不清是什么。直到那一次,我终于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虽然能够较好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但要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一些问题、描述一些生物学现象时,却显得有些说不清、道不明,词不达意。  相似文献   

8.
死党小青常劝慰我说,长单眼皮不是我的错。这话我爱听。本来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谁有选择的权利?可是讨厌的阿哲偏偏要在小青的话后面接上一句:"但用单眼皮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气得我当时冲他小腹就是一脚,恨不得弄他个生活不能  相似文献   

9.
赵丽娜 《中国教师》2013,(22):12-13
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一定数量的重复十分必要,但学习并不能从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中产生,毕竟,学习源于系统的重复和变异。基于此,我尝试将"变异理论"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一、拼音教学巧"变异"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声调最难掌握。虽然在日常口语中,学生已在运用这些语音,但他们并未意识到声调的存在。因此,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辨别和掌握声调。  相似文献   

10.
陈思和在《细读<雷雨>》一文中说:"《雷雨》是一部谁也说不清的作品。一部伟大的作品必然是体现人性的极其丰富,那人性太丰富就说不清楚了,而正是因为说不清楚,它才成为一部说不尽的伟大的艺术作品。"这里的"说不清"正有"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意,但这一句"说不清"所指向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式的阅读快感,同样可以作为衡量一部作品是否上乘的有效参照。刘  相似文献   

11.
张云燕 《中国教师》2013,(24):12-14
"变异理论"不仅可运用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更能运用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本文旨在通过"估计费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探讨"变异理论"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运用。一、以往教学与问题反思"估计费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与购物"单元中的内容。估算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估算的要求有两个:一是第一学段能结合具体情景,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  相似文献   

12.
说不清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说不清。譬如太阳每天是新的还是旧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说不清。说不清才有争论,说不清才有探讨。有争论才有发现,有探讨才有发展。有些事情恐怕永远也说不清。譬如许多神秘的传说,诱人去想象,诱人去解释,诱人去探索。意说不清意想说清,愈说不清愈想知道究竟。有些事情可能当时说不清。当时说清了反而平淡无奇,没有回味。过后说清了才显得不同寻常,弥足珍贵。有些事情不可能也不必说清,说清了反而糟糕这项。试想入出生之时便能说情未来之事。打江山照便能说请坐江山之事,不知有多少人的命运将怎样演变?…  相似文献   

13.
《祝福》写"我"在祥林嫂"穷死的"前后,五处用了七个"说不清",耐人寻味.从痛苦中挣扎着过来的祥林嫂,对封建社会支柱之一的神权断然怀疑起来,向"见识得多"的"我"询问"究竟有没有魂灵"?为不增添末路人的苦恼,"我"该怎么回答呢?"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两个省略号,蕴涵着"我"的踌蹰情态.为安慰祥林嫂而说"有罢",又怕因此于她有些危险.惶急之中吐出"全翻过先前的话来"的"说不清",既表现"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关心,也说明"见识得多"的"我"并不能帮她精神上得到解脱.旧历年底回故乡暂寓鲁宅的"我",属于革命党人和拥护革命的新派人物,虽不顾忌鲁四老爷大骂新党是借题骂自己,但是话不投机,何必招惹麻  相似文献   

14.
《小读者》2008,(9)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这似乎是永远也说不清的问题。然而,日前西班牙《趣味》月刊的一篇文章给出了答案,该文章还就"孰先孰后"这一永恒话题作出一系列解析。当然,这些答案只代表一家之言,有些在科学界还颇有争议,也许等待长大的你继续研究哦!——编者  相似文献   

15.
<正>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启发得当,诱导有方,经常有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有些问题通常会成为课堂的"亮点",也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启发。但也会有些学生提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也就是教学中的"伪"问题。对于这些"伪"问题,有些教师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回答,大多敷衍了事或一笑了之,而不是以科学的态度深究学生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导致学生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  相似文献   

16.
杜子曰     
杜子是有些神经质,但只在搞笑和幽默的时候.和他同桌了整整一个学期,对他是既熟悉又说不清;仅凭残缺的记忆和一本名为<杜子曰>的草稿簿,写一个身边的人--杜子.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大人们开起了我的玩笑. 三叔说:"梦涵的单眼皮真好看,眼睛要是大点儿就更漂亮了!"这时大家都看向我,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有长辈开玩笑道:"梦涵,你爸妈都是双眼皮,你怎么是单眼皮?难道你是他们捡来的?"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课堂教学,既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趋势,又符合教学的本质特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大契机。但目前有些教师对"探究"的认识尚有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供探究的问题不少,但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不多,这多少偏离了"探究"的初衷。那么如何让探究的问题有价值?我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总结出一条方法:抓"特性"设疑,找"空白"填补。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在预设的情境下实施教学活动,但"节外生枝"的突发事件却是无可避免的.如何处理这些"节外生枝"的突发事件?教师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花言巧语"将问题巧妙转移至课外探究,继续实施教学预设;二是"因势利导"改变教学预设,顺应学生思维发展趋势将问题探究到底.但不排除有些教师比较缺乏应变能力,会因课堂"节外生枝"而束手无策,影响教学效果;也不排除有些教师因临时改变教学预设,缺乏准备而引发无效探究,让课堂失去效率等等.所以如何有效地处理课堂教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首选文本,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传递、情感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路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过程。当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会读书但不懂提取信息,会背书但又不能自圆其说"的现象,其结果是尚能苒现知识,但说不清问题机理;要么前后不搭、强拉硬套,要么表述无序、思维紊乱,思维缺少递进性、发散性与综合性,看似明白实则糊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