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杭大运河有“人类历史奇迹”的关誉,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京、津、冀、鲁、苏、浙四省二市,是贯通我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千百年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系中国大一统局面的政治纽带,大运河也呈现出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但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航道淤塞、黄河改道、漕粮河运改为海运等自然、社会原因,京杭运河一度走向衰落。随着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方式的出现.昔日沟通南北经济文化联系的大动脉的繁盛局面一去不复返。本文选取京杭运河主要是山东运河在近代以来的衰落情况及其原因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太原城市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太原城市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进一步突出,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另一方面,太原城市规模和城市经济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发展速度缓慢,而且波动很大,经济地位更趋下落。明清时期太原城市发展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除了战争摧残、自然灾害频繁和赋役繁重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一是,太原所在的山西中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来说比较落后,供需两方面都不是很旺盛;二是,太原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其发挥经济中心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一条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张玉春,李广轩,何为刚京杭运河,贯通古今,是一部读不尽的文化经典,改革开放的现代人正浓笔重彩地谱绘着更加绚丽夺目的续篇。即将开工典礼的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段三级航道拓宽工程,就是这辉煌续篇中璀璨的一页。笔者怀着极大的兴致阅读这...  相似文献   

4.
陇右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多源中心之一,经济开发活动也开始甚早。但由于历史上各地自然条件、民族结构、政权分割等因素的差异,在开发时间和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形态特征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对各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历史时期陇右地区农牧经济的起源、农业开发、牧业发展、商贸经济的发展及其象征性意义进行论述,阐明陇右地区历史地位的变迁,对当前陇右地区的经济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了玉溪市经济发展的过程、经济结构及其变动情况,根据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了玉溪经济所处的战略环境及发展态势,从而提出了玉溪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个旧市是世界闻名的"锡都",却面临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发展遇到的重重困难,本文依照"十二五"规划发展主题和发展主线,积极探索个旧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市经济转型理论研究滞后于转型实践,尤其是对城市经济转型测评的研究不足。对城市经济转型进行评价要以人为本,并反映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对城市经济转型评价不仅应重视内部能力测度,更应强调外部绩效测度;目前,对我国城市经济转型的绩效评价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今后,对我国城市经济转型的测度,在理念上要从可持续发展观转向科学发展观,在对象上要从资源型城市转向一般性城市,在目标上要从建设小康社会转向建成小康社会,在内容上要从过程能力转向转型绩效;同时,应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动态分析和分析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资源形城市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而发展的城市形态,随着资源的不断匮乏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发展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政府需要对自身的角色、工作方式等同样转型,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丽江市是旅游经济依赖型城市的典型代表,文章以丽江市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到2015十年数据为基础,对其经济脆弱性及障碍因素进行评估研究.通过构建敏感性-应对能力指标体系,运用S/R模型、熵值法、障碍度评价模型等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丽江市经济敏感性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应对能力稳定上升,脆弱性呈相对稳定下降状态;旅游总人次增长率是阻碍丽江市经济脆弱性降低的最大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陇西、青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城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随着国家一统局面的巩固和统治的加强,陇西、青东地区城镇的发展更多地与当地经济社会因素紧密联系起来,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由此进入更为稳定的轨道.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当地城镇约有37个.清代上升至103个,而实际上两代城镇的真实数量要多于此数.这些城镇除了少部分外,大多是沿袭前代旧城,但城镇规模远大干宋金元时期,县级治所大多在城周4里以上,最大者可达9里,而府州治所多为9里.兰州在清代迅速崛起,跃升为省会城市并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和交通商贸中心.集市与商贸的兴盛成为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各州县治所与境内镇、市集构成一个商贸流通的体系,推动了区域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陪祀恩贡制度是明清时期皇帝在临雍视学或躬诣阙里祭祀孔子时对于圣贤后裔的一种恩典,由于各典籍对于该制度的记载或语焉不详或前后龃龉,有必要给以查证考实。通过考证,皇帝遣官行取衍圣公及各氏五经博士、族人赴京陪祀、观礼,始于明景泰二年;恩赐陪祀恩贡始于明天启五年;乾隆《曲阜县志》所引旧志稿即《曲阜志略不分卷》中的陪祀恩贡名额其实并不存在。另外各典籍存在的笔误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礼,明清释奠礼在主体的礼仪程式和礼仪规范方面保留了固有的礼仪特征,传承了释奠礼这一古老礼仪的本质意义,同时也凸显出不同朝代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彰显出礼仪制度"变"与"不变"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明清两代释奠礼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挖掘释奠礼的深层次内涵,而且对不同朝代的社会变革和文化特征有一个侧面了解。  相似文献   

13.
试论明清浙东内家拳的拳理技法及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自16世纪前后的明中期开始,中华武术苑地里已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诸家拳艺技法。其中,在技艺上体现为以静制动的浙东内家拳出现,是继主于搏人的少林拳之后中国武术的又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对后来传统武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然而,尽管历史上留下了诸如黄百家有关内家拳拳理技法的记述,但对这些材料如何读解以及该拳理技法具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长期来少有研究者涉及。文章围绕世传的所谓《内家拳法》、内家拳的拳理技法及其文化价值等问题进行论述,希冀能对有关传统武术理论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4.
明清长篇家族小说及其叙事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样态模塑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叙事视角。中国社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社会结构,是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清家庭家族类小说戏曲创作形成的历史基础。宋元时期的家庭戏对明代家族小说具有很大影响。明代家族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被笼统称为"世情小说"的《金瓶梅》,以西门一家而及天下,以家庭交际圈来展现社会人生,呈现出家庭—社会半网络式叙事模式。《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所发展,成为家族—社会立体网络式叙事模式的典范之作。《林兰香》、《醒世姻缘传》、《歧路灯》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以家族兴衰或衰兴反映社会人生。明清家族小说不是特意寻找一种网状结构来超越线性结构,而是这种叙事结构与中国社会结构、人们的交际方式相一致,与小说内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成熟期与鼎盛期,但又是它的衰落期与终结期。与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相比,明清科举考试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高度一体化;主要以八股文取士;科目高度单一;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与精神内核;防范和惩治作弊制度空前严备。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艺术散文理论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表现在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核心的艺术散文理论的确立。"独抒性灵"直接在人的心灵与艺术之间架起了桥梁,强调了散文表现思想感情、观照内宇宙世界的功用,它标志着明清艺术散文从本体的高度确立了表现的艺术本质,构筑起自己的基本理论;"不拘格套"以无形之形为己形,以无法之法为己法,它标志着明清艺术散文从本体的高度确立了以"散"为主的形式特征,构筑起自己的形式理论。理论是自觉的代表,是成熟的标志,明清艺术散文理论的自觉,充分显示出明清艺术散文所抵达的成熟之境。  相似文献   

17.
清末体育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的体育发展在中国体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结合有关历史资料,简述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8.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即明万历中期至清康熙中期(16-18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就开始了接触与交流.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既有西学东渐,亦有东学西渐.在这次文化交流中,西方传教士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湖南人才数量比以前都有较大增长,表现在进士数量的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士人继承了湖湘文化的精髓,为湖南人才崛起创造了条件;书院的发展为人才培养打下了重要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湖南人才的崛起提供了发展动力;社会风俗的变迁,是明清时期湖南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