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家长们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什么呢?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问的第一句话通常是:1.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2.你们今天学什么了?3.有人欺负你了吗?4.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国外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  相似文献   

2.
一、幼儿教育小学现象产生原因 在当前很多幼儿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根据笔者多年的幼教研究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需求.当孩子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儿园吃没吃饱?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当家长把这些方面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幼儿的自我为中心和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关心孩子的家长就会忙着询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有的家长会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如果孩子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家长就会感到失望。还有的家长会这样问:“今天你在幼儿园里发现了什么?”让孩子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甚至让孩子提出问题来。两种提问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思考:你赞成哪一种提问呢?  相似文献   

4.
幼儿升入大班后 ,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自己的孩子能写多少字 ?能做几道计算题 ?家长们填写“家园联系册”时 ,多半家长都要求老师多留一点作业 ,让孩子回家完成。而家长们所要求的这些作业 ,都是一些“死作业” ,如让孩子多抄几遍生词 ,多做几道算术题。这些“死作业”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讲 ,弊大于利。那么 ,幼儿园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雏形 ,所以幼儿园不宜给幼儿布置一些“死作业”。时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你们带着孩子游戏 ,为什么不给他们做做作业 ,写写字呢…  相似文献   

5.
闲情看到目前市场上关于幼儿学英语的书籍、音像制品铺天盖地,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家长们似乎都想培养一个双语宝宝。闲情在看了《我5岁,我的英文比你强》《、宝贝比我强》等书以及某个论坛关于“创建家庭双语环境”的帖子后,觉得家长们在打算培养一个双语宝宝时会碰到很多很多的问题,特别是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家长们在家里说英语吗?是否有必要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双语教育?双语教育的家庭环境该如何营造?带着这些问题,闲情和家长们在沙龙里一起讨论,其中一些家长是儿童英语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英语——说还是不…  相似文献   

6.
或许中国父母在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的路上,爱问孩子: "今天你在幼儿园吃了什么?学了什么?""老师布置了什么作业?有没有人欺负你?"国外许多父母通常问的是:"你今天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听见或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问话,却可以看出中外家长的教育理念的不同.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中外家长在营造幼儿家庭教育氛围方式、方法上的差异,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孩子三周岁了,再过一个月就该正式入园了。可是幼儿园如此众多,各有所长,哪一所最适合宝宝呢?许多家长陷入了艰难的选择,今天问亲戚,明日问朋友,答案总不一样。为了解决家长们的困难,我们走访了南京师范大学幼教系的一些专家、学者,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吴健雄在评论中美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不同做法时说:“在中国,家长往往问孩子:‘你今天得了几个100分?’而在美国,家长总是这样问:‘你今天向老师问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啊?’”显而易见,美国家长的做法要正确得多,进步得多。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学生都是带着"句号"回家的,而美国学生都是带着"问号"回家的.中国家长会问:"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而美国家长则会问:"今天,你在学校提问了吗?"难道中国学生真不会提问吗?为什么学生们不愿意问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吃饭进餐,无疑是幼儿生活中的大事。很多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以及入园后,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吃”。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因此,常常会听到离园时家长问孩子:“今天吃什么?你吃饱了吗?”在幼儿园每学期所做的调查问卷中,关于“吃”的问题,也是家长们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托幼一体化已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因此,关注从托儿所到幼儿园或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问题更具有实践的意义。在我国可以看到很多家长的盲目教育行为:或者什么都不懂得做,或者为了让幼儿一开始就上最好的幼儿园,家长拼命教给孩子儿歌、诗词,让孩子学习各种钢琴、画画、书国外幼教33法等等,其目的是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做好一切准备。是不是知识、技能技巧的准备就是幼儿入园前的准备?从托儿所、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家长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只是家长的责任吗?教师、幼儿园、社区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何琼 《山东教育》2003,(23):82-82
以前,家长老是埋怨,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什么也没学到,每次问他“今天老师教的什么”,他总是说不知道。有的家长甚至对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一点儿都不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便布置幼儿记日记,记录自己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第二天交老师反馈意见。幼儿不会写字,怎么记?幼儿口述,家长笔录。因此,做好家长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主要给家长提出了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许多家长热衷于教自己的孩子记忆生词,做算术,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条:要教会孩子善于思考。培养孩子的思考技巧应当在学前期就开始。家长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观察、实验、创造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动脑。幼儿天生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会逐渐减弱。家长应多鼓励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今天幼儿班阿姨讲了什么故事?小朋友为什么哭了?”当幼儿兴致勃勃向你讲述见闻时,千万不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有些家长觉得幼儿太小,没什么可以和他们谈的,其实在培养幼儿思考技巧中,没有什么比启发性谈话更为重要的了。这种谈话内容可以包括与幼儿共同参加的一切活动,而且随时可以进行。吃饭前可以问;“我们今天吃的鱼从哪儿来的?鱼吃什么呀?”睡觉前可以问:“你今天觉得干什么最高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询问:"老师,您今天教的,我孩子都学会了吗?""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本领?"却很少听到家长问:"老师,我孩子在幼儿园能和小朋友一起愉快做游戏吗?""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跟小朋友玩得开心吗?"由此可见,"应试教育"仍然在年轻父母的心中留有烙印,  相似文献   

15.
幼儿学前阶段的学习是学校学习的启蒙与衔接,能否抓好幼儿学习关系到以后学校学习成绩的好坏,关系到以后的升学,甚至于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因为角色的不同,在幼儿学习问题上,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多分歧。如:孩子希望慢慢观察生活,获得认知,家长希望在短时间内把孩子推到最高的顶端;孩子对整个世界都感兴趣,常常问很多很多问题,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多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文化知识。如何协调好这一矛盾呢?幼儿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又该如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呢?本期关注我们将向你介绍专家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以期在新的一年里,让你的孩子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从小就爱上学习。  相似文献   

16.
能考多少年     
家长这样问孩子:“孩子,这一次你能考多少分?”专家这样问家长:“孩子这一生能考多少年?”家长的问话,言简意明,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专家的问话,却让人  相似文献   

17.
我在幼儿园办电子琴兴趣组,常常有家长来问我:“我的孩子能学好琴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欣赏能力的提高,让独生子女学点东西,开发他们的天资潜力,以给孩子一份精神的财富,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大趋势。可是,并不是家长们决定了做什么就一定能做好什么。特别是对大额投资的培养,有必要在作出决定前综合了解你的孩子,打听一下别人的经验,全面衡量自身的条件是否能使你们的选择不但有个好的开头,更有一个精彩的结尾。在此,我把对幼儿学琴的一些体会告诉家长,供那些准备让幼儿学琴的家长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幼儿升入大班,即将上小学,不少家长开始焦虑,纷纷找老师询问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甚至有的家长说:“幼儿园各方面都很好,但是不教孩子拼音、写字、算术,我担心小学会跟不上。”“我每天回家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孩子每天就是瞎玩。”  相似文献   

19.
在“只生一个好”的今天,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可爱,儿童教育日渐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当你在京城舞台上看到蓝天幼儿艺术团精彩的表演;当你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蓝天幼儿园推出的小小明星,你也许要问:蓝天的孩子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蓝天幼儿艺术团。 在蓝天幼儿园,我们先见到了艺术团里资格最老的导演之一,佟承杰。他是——  相似文献   

20.
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想必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咨询了专家或小学生的父母。但还有些准备您做了吗? 入学思想准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您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使他们及早就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您可以和孩子探讨以下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您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