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载醉翁亭     
李红 《山东教育》2005,(29):58-58
滁州琅琊山,山青水碧,蔚然深秀。山上醉翁亭,任千载岁月的侵蚀磨励,依然不减其无穷魅力。谁会想到,这样一座小小的亭阁.千载而下,与欧阳修以及他震撼千古的《醉翁亭记》相合为一,成为屹立于后人心中的一座永恒的文化雕塑。  相似文献   

2.
心醉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品了《醉翁亭记》,游了醉翁亭,才知晓欧阳修写此佳作的心情:那是何等的豪放与激动啊!进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四个大字"春华秋实"。接着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醉翁潭",欣赏着那些可爱的活蹦乱跳的由小水滴汇集起来的"醉翁泉",啊!多么清澈的泉水啊!清得连小鱼儿在石缝中嬉戏都能看到,连小石子身上的斑纹都一清二楚。我想都没想,就跳进泉里,尽享肌肤与水亲  相似文献   

3.
烟雨醉翁亭     
幼时背诵欧阳修名篇《醉翁亭记》,辄为之神往。那四百来字的文章用了二十一个“也”字,那统率全文首句“环滁皆山也”的 非凡笔力,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为生活语言中的常用典故,句句都使人心折。去秋我应邀首次到滁州,终于领略了一番文中历历如绘的琅 山胜景,觉得这一片名山名水早被欧阳修写完,不知该从何处落笔。 想不到今年十月我又有滁州之行,以醉翁亭命名的首届散文节就在那里举行。不同于上次秋阳明丽,这次是秋雨连绵。同行的市委宣传部长举伞笑着说,《醉翁亭记》写尽琅山的四季景观,以及山间晨昏晦明的变化,惟独没有…  相似文献   

4.
晓岩 《初中生》2006,(14):14-15
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郊的旅游胜地--琅琊山的半山腰处,在琅琊古道之旁,是上琅琊寺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5.
醉翁亭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首,享有“天下第一亭”之美誉,留下了丰富的醉翁亭文化遗产,形成独具魅力的醉翁亭文化现象。醉翁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透露着民族文化的独特心理。她是从琅琊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在南北文化交融中形成的,集中国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宗教哲学、艺术创作等文化于一身,隶属江淮文化圈中淮东文化(滁州文化)而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的复合性地方文化,具有诸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雨中醉翁亭     
初秋的季节,地处江淮之间的滁州是很少下雨的。今天雨却下个不停,这蒙蒙的细雨清凉而湿漉,使人感到秋天正向深处走来。山色如黛,在雨水的洗涤下,越发的鲜亮、俊美,虽在滁州生活了十几年,但在这样的季节,尤其是在这样的雨中游览醉翁亭,还是第一次。我独自悠然向山中走去,穿过一座苏轼题额的“琅琊山”牌楼式的大门,前行不远,便听泉声潺潺。再往前便见两峰之间  相似文献   

7.
我醉醉翁亭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你曾说过醉翁亭是遥迢的梦,一觉醒来只是惘然。你曾说过醉翁亭是空蒙的背景,怎么眺望怎么遥远。在梦里,我醉醉翁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迷恋上醉翁亭,尽管我身在醉翁亭千里之外,但我的心与它一直是零距离。  相似文献   

8.
醉翁亭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首,享有”天下第一亭”之美誉,留下了丰富的醉翁亭文化遗产,形成独具魅力的醉翁亭文化现象。醉翁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透露着民族文化的独特心理。她是从琅琊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在南北文化交融中形成的,集中国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宗教哲学、艺术创作等文化于一身,隶属江淮文化圈中淮东文化(滁州文化)而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的复合性地方文化,具有诸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晓岩 《初中生》2006,(5):14-15
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郊的旅游胜地——琅琊山的半山腰处,在琅琊古道之旁,是上琅琊寺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10.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异?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潺。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唯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庆历新政失败以后,欧阳修因遭政敌诬告被贬滁州,高僧修建、自我题名的醉翁亭就成了他寄寓闲情逸致的理想场所。1048年,他感于身世,乘兴而发,题写了这首风格平易、志趣超然的诗篇。开篇四句,诗人以“醉翁”自娱,不计异岁,忘怀得失,顺性而为,他偶尔吟诗赋文,日间痛饮…  相似文献   

11.
醉翁亭因宋代欧阳修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而千古留名,但与醉翁亭相对应的醒心亭却历来为人们所忽略。其实欧阳修虽自号“醉翁”,倘佯于山水之间,但作为一个深知民间疾苦的政治改革家,他对朝政的得失时刻未忘,仍然日夜关心着国家大事。所以他在修建醉翁亭之后,又构筑了醒心亭,表明醉翁并没有“醉”,从而喻指自己的政治头脑是清醒的。  相似文献   

12.
以滁州醉翁亭景区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从植物种类构成、植物季相景观、植物空间和植物文化四个方面对其植物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出醉翁亭景区植物景观营造的四个要点:即植物种类较少但长势好;冬夏景观效果最佳;植物与建筑互相融合;人文景观与植物景观互相渗透。  相似文献   

13.
欧阳修被贬滁州知州,真是一落千丈,是厄运,是逆境。然而《醉翁亭记》流露一点逆境心情吗?丝毫没有。欧阳修到底是欧阳修,他是乐天派,一个“乐”字贯穿全文,洋溢在醉翁亭所在的一片山水之间。  相似文献   

14.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哪儿呢?醉翁又是谁?故事得从一山、一人、一亭、一文说起。山是琅琊山。琅琊山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处,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琅琊山险峻而秀丽,  相似文献   

15.
程杰 《滁州学院学报》2012,14(1):1-4,23
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旁相传有欧阳修手植梅树,世称"欧梅"。整个北宋并无相关记载,南宋始有人咏及。明朝嘉靖间醉翁亭边出现梅树,有官员在此创建梅亭,并题匾"醉翁手植",从此相沿不绝,并陆续添建其他设施,成了醉翁亭风景区一个重要的观赏景点。嘉靖间的古梅至康熙间老干枯死,孙枝长成,此后又经过一轮老死蘖新。光绪间人们重植三株,但不久陆续死去,今所见"欧梅"当为新中国成立后重植。千百年来对这一景点的种植和维护,寄托了人们对欧阳修这位文学大家、文化巨星的无比崇敬和热爱。  相似文献   

16.
《醉翁亭记》千百年来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散名篇,如今在初中语课本中又受到学生们的喜爱,醉翁亭可谓名满天下。今天我们不妨到那里一游,看看这天下名亭有着什么样的风光吧。  相似文献   

17.
《醉翁亭集》是明弘治四年(1491)滁州知州曾显主持编辑的醉翁亭诗文合集,此后又有增刻本。迄今仅国家图书馆有孤本(增刻本)存世,文物价值与学术价值极高。本文考察《醉翁亭集》的成书背景与成书过程,考证该藏本的流传历史,指出《醉翁亭集》的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8.
醉翁亭因欧阳修《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成为一处缅怀先贤为主题的纪念园林,具有较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搜罗历代文献典籍,结合地方志、现存碑刻等史料考证,试图梳理出醉翁亭园林较为完整的历史营建过程。在此基础上,从山水形胜、文人题咏、尊贤传统等方面探讨了醉翁亭园林景观特色,以期为醉翁亭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湖北竹山的登爽亭媲美于滁州醉翁亭和凤翔喜雨亭,该亭始创于宋代己未年(1199),亭名先曰“喜丰”,后易“登爽”,易名缘于宋人姚叔勉的“登临宴乐襟怀爽”的诗句。到元代登爽亭坍毁,元至正六年(1346)重建之。  相似文献   

20.
裘继祥 《学周刊C版》2011,(3):203-203
《醉翁亭记》并没有写出醉翁亭独特的面孔,周围的景色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为何会成为欧阳修的代表作?《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不怎么游,不怎么玩,也不怎么喝,似乎写别人的文字更多,真的是这样吗?这些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细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