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我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经济新闻图片在晚报上的位置越来越突出了。然而经济新闻的“硬”和晚报新闻的“软”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如何使经济新闻图片报道更具晚报味已成为晚报摄影记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一、透视经济活动背后的故事“新闻的面要广一些”,是我们晚报的老前辈赵超构先生一贯的办报思想。这一思想至今对于搞好晚报经济图片报道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广泛性和多样性是晚报新闻的固有特征,只有抓住了这一特征,使晚报的经济新闻既有天天不能离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等高科技;既有老百姓关心…  相似文献   

2.
陈康汉 《传媒》1999,(5):28-29,24
晚报新闻的目标是追求尽可能好的必读性,晚报新闻的特点是短新快活,群众化.但一些晚报往往让人感到"新闻欠新、版面欠活",晚报"味"不浓,缺乏特色.  相似文献   

3.
2004年度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评选活动已经落下帷幕。这次在荆州市举办的好新闻评选,阅稿量之大,入选的好新闻之多,为近两年之最。全省15家日报和11家晚报参评的消息共有266件,其中晚报125件;通讯共有187件,其中晚报59件;现场短新闻共有11件,其中晚报3件;言论共有50件,其中晚报13件;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共有54件,其中晚报25件;读者来信11件,其中晚报3件;专栏15件,其中晚报5件。  相似文献   

4.
作为晚报,它的新闻角度和党报是有区别的。晚报的读者对新闻的要求无外乎追求其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晚报新闻的写作要注意选好角度,写出特色。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带动了全国报业的兴旺发达,其中晚报异军突起格外引人注目。2001年8月12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16届年会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召开,据统计当时中国晚报协会的会员单位已达到141家。加上未入会的,总数达到170多家,其中地市晚报占90%以上,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地市晚报现象”。伴随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冯明 《中国记者》2012,(6):120-121
新媒体的兴起使晚报及晚报新闻摄影同样面临生存的危机和挑战。为适应网络时代发展需要,晚报新闻摄影必须跟随晚报的变革一道前进,既做好做大传统社会新闻,也不断拓展思路,在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而  相似文献   

7.
晚报新闻一般要求短小精悍,可卖性强,及时准确地报道身边的新闻事实.但是同时,也不能一味地认为晚报所有的新闻都是短小精悍的,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新闻市场的需要等,晚报也可以有长新闻,这两者之间应该是辩证统一、各有所长,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8.
储继华  刘晓云 《新闻传播》2006,(6):65-65,67
在娱乐新闻不断繁荣的同时,各家晚报娱乐新闻版面也出现了“千报一面”等现象,主要是因为各家晚报的娱乐新闻几乎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由此造成独家新闻、特色新闻越来越少。从晚报娱乐新闻版面所面临的这种状况看,如何打造晚报娱乐版特色已成为各家报纸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
张革 《新闻三昧》2004,(4):24-25
晚报当前面临什么样的新形势?办好办活晚报有何新招数?笔于2003年11月参加了中国晚报工作协会第十八届年会之后,对此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新闻对于晚报来说是主流新闻的“富矿”,晚报需要社会新闻,社会新闻需要晚报,但社会新闻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值得细心研究,大力提倡.不断提高。在本期“泸州晚报杯征文”栏中首推的《地方晚报如何把握社会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文,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1.
晚报副刊的转型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华 《传媒观察》2004,(4):48-50
晚报的各类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随着各地晚报的厚度在不断增加,各类新闻的内容和份量也大大增加。业内人士有言:报纸要用新闻“招客”,用副刊“留客”,可谓一语中的。新形势下,怎样“转轨变型”办好地市晚报副刊,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副  相似文献   

12.
晚报的各类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随着各地晚报的厚度在不断增加,各类新闻的内容和分量也大大增加。业内人士有言:报纸要用新闻“招客”,用副刊“留客”,可谓一语中的。新形势下,怎样“转轨变型”办好地市晚报副刊,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副刊只有与晚报总体架构和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13.
新闻立报、新闻博弈是地市晚报竞争取胜的先导和先锋。地市晚报在新闻运作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推出了一批精品佳作,得到了受众的认可。但要实现地市晚报新闻在本地“顶天立地”,形成一只开拓和巩固读者和广告市场的“拳头”,在与其他新闻媒体的新闻竞争中更胜一筹,需要引入和运用“控制论”,对新闻策划、采写、版面、反馈及其相关业务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控,形成新闻产品生产高质高效的“流水作业线”。  相似文献   

14.
大连晚报总编辑赵振江有个习惯,每天下午都要仔细阅读晚报内刊《今日简报》。通过这张晚报自己办的内部"小报",他要看看今天的《大连晚报》,在新闻质量上还有什么问题;新闻出版还有什么差错没有;与同城媒体相比,晚报当日的新闻优势在哪?还有什么差距。他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这个‘简报’主编在报社的影响力比我大啊!编辑记者都重视。"  相似文献   

15.
“短、平、快”的“快餐式”风格是晚报的绝对优势,而“好看”的社会新闻则又是晚报的“买点”和“看点”。如何捕获高质量的社会新闻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2003年度报纸好新闻评比于今年4月底揭晓,作为地市级晚报的惟一一名评委,笔者有幸参加了评选全过程。特将江苏省内地市级晚报的评选情况,做了统计和分析,收获颇多,体会不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城市晚报对文化新闻的重视程度不断消减,大量的社会新闻、时政新闻以及其他实用类民生资讯,在数量、篇幅、版面等压缩了文化新闻的空间。文化新闻在不少城市晚报逐渐遭到冷落,主要还是文化新闻自身缺乏创新的缘故。且看一些城市晚报的文化新闻,有的将“娱乐”、“星闻”资讯作为主要卖点,缺乏地方特色与品位;有的文化活动的报道,读起来像“温吞水”。读者对文化新闻需求的口味与层次在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文化新闻档次、重创晚报“文化品牌”,让这些文化新闻像其他许多主流新闻类别和资讯一样,广受读者的欢迎呢?从2004年至今,《宁波晚报》在这方面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媒体脸谱     
看客 《青年记者》2004,(5):36-36
从媒体上得知,4月8日,中国晚报新闻奖在金华开评,笔想查一下自己城市的晚报有没有获奖,但从网上一查,才知道这中国晚报新闻奖一年当中还不止评一次,比如.早在2005年11月17日,2002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就已经在长沙颁奖了,而这次在金华开评的是2005中国晚报新闻奖(图片类)暨全国晚报优秀新闻照片评选,那就是说在今年至少还要再开一次非图片类的2005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  相似文献   

19.
林宇 《当代传播》2006,(4):108-109
当前,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晚报受到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走出同质化,凸显自我个性,做到差异化经营,成为晚报生死攸关的问题。本文认为,打造以家庭品牌为核心的晚报品牌,是晚报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发挥自己独特优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晚报作为市场化运作的报纸,要扩大影响、促进发行,就必须在新闻策划上寻求“卖点”,而市民化报纸的定位,决定了晚报新闻策划的立足点一定要放在关注民生上。只有这样,才能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良性互动。 一、精心选题,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 新闻策划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选题。立足于晚报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