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销是一种具有极强欺骗性的非法活动,研究生陷入传销的事件时有发生。本研究报告了一个解救陷入传销陷阱学生的案例,从社会氛围、传销组织、高校管理和社会认知角度对研究生陷入传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防范意识、提升研究生素质、构筑防护体系三方面提出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相继有很多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让大学生掌握传销的概念、了解传销的黑色内幕,以至最终能远离传销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被骗参与传销活动的现象屡禁不止。文章从大学生陷入传销组织的危害入手,从传销组织、大学生自身、高校教育及社会因素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学生涉入传销组织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一现象,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传销在大学中的的新动向,研究传销组织选择大学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的主客观原因,剖析传销的真相及其危害,并提出了学生个人和高校防范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金融风暴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突显,部分传销组织有抬头之势。近日,江西理工大学建立了"反传销工作队",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育他们自觉抵制传销、远离传销。江西理工大学团委书记李国金介绍说,大学生陷入传销组  相似文献   

6.
当前背景下传销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速度更为迅猛,表现形式更为隐蔽,波及范围更为广泛,在高校呈现蔓延趋势。陷入传销组织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和家庭,还将对学校和社会造成危害。剖析"00后"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原因和影响,并从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视角对"00后"大学生反传销教育进行研究,从而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参与传销的现象近几年屡屡发生,本文从高职生的特点和传销组织的欺骗手段入手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了预防和解救高职生陷入传销陷阱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危害性相当大,对这种现象的误读容易在根治上产生偏差,笔者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陷入传销活动的心理动因,尝试寻求反传销的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魏强战德珍在《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传销行为屡打不尽的法律实务探析》一文中指出,目前,传销活动手段变得越来越狡猾,加之现行的法律、执法手段存等还在缺陷,相关政府机关对传销的特点、危害认识不足,使行政机关打击传销活动陷入了屡打不尽的尴尬窘境。  相似文献   

10.
关注大学生求职陷入传销陷阱并不是第一次了,2004年我曾经采访过一位陷入传销陷阱的大学生小陈,2004年2月,北京大学生小陈在校园网上看到广州君悦电子有限公司(系传销团伙骗局)的招聘信息,他前去应聘落入传销陷阱。听着小陈的述说,我仿佛和他一起经历了那惊心动魄的48小时。所幸的是,最终他安然地逃离了陷阱。此后我写了《警惕!传销公司"借壳上市"骗人》的采访手记,引发了自己对于大学生求职安全意识的强烈思考。然而四年后的今天,当我再一次面对因为传销而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小季时,我不得不认为,事情也许真的没有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