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0,(2):16-23
为使读者全面了解20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的丰硕成果,本刊将约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收藏爱好者进行文物艺术品收藏和投资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岳岩 《收藏》2009,(8):14-16
台湾寒舍艺术中心第一任总经理、大学教授、纵横全球各大华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台湾地区最大收藏团体“清玩雅集”发起人,经手圆明园兽首文物、帮助内地建立起艺术品拍卖市场.  相似文献   

3.
何新 《收藏》2007,(2):181-181
近3年多来,东方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国拍)已在北京成功举办了4次以“金融与收藏”为主题的艺术品拍卖会及相关“金融与收藏”论坛 ,引发中外金融家对中国艺术品收藏的热情关注。继2006年3月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直播并成功举办国画大师李可染专场拍卖会后,  相似文献   

4.
徐政夫 《收藏》2012,(7):158-163
徐政夫,台湾地区著名的文物艺术品收藏家,曾做过大学教授,担任过中国文物协会顾问、中国古玩商会顾问、台北中华文物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92年参与发起成立台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物收藏团体“清玩雅集”,  相似文献   

5.
王志军 《收藏》2011,(4):52-58
在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秋拍中,有更多的中国书画迈进了"亿元门"。更多的富人因通货膨胀而焦虑、痛苦,匆忙涌进了文物艺术品市场,艰苦跋涉在收藏和投资路上,他们让自己并不钟情的文物艺术品的价格飞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李毅民 《收藏》2006,(4):29-29
近些年.中国的民间收藏活动和文物艺术品市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盛况空前,在总体蓬勃发展的同时.新的问题、新的困惑亦不断袭来。一时间.收藏圈热衷捡漏.仿造者各显其能.拍卖会越做越大.收藏家重新洗牌.媒体持续热播.藏界不断反思。诸如现代收藏品的文化价值、民营企业家的收藏投资行为.收藏市场的赝品充斥、鉴定家的道德良知、艺术品拍卖的行业规范等等,都成为收藏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敏 《收藏》2007,(8):173-173
北京文珍缘文物鉴定咨询有限公司由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中国古玉器研究会于2004年创办。该公司宗旨是以权威的实力为客户服务。目前,鉴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市场的迅猛发展,真伪鉴定已成为阻碍艺术品收藏投资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本公司诚聘多位国家权威级的鉴定专家为藏友提供鉴定服务,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4,(19):162
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著名的中国古董收藏家安思远(Robert Hatfield.Ellsworth)于8月3日辞世,享年85岁。安思远的离世也反映着欧美上一代中国卉代艺术品收藏大家的渐次凋零,留下了一个时代远去的背影。安思远素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在美国乃至世界,谈及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安思  相似文献   

9.
韩涧明  张静 《收藏》2011,(12):I0053-I0059
如今,金融侵入文物艺术品行业已经日渐深入,所带来的思考也是两方面的:一方面,任何金融属性的投入,都必须尊重文物艺术品行业特有的规律,需要培养收藏的习惯;另一方面,传统的收藏以及艺术品行业的圈内人士,则需要培养金融思考的习惯。不巧的是,  相似文献   

10.
杨才玉  张少华 《收藏》2008,(4):27-27
2008年,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步入全球聚焦的奥运舞台.中国的体育文化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世界所关注。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策划和推出这期体育文物艺术品收藏专号.以独特的视角,将浓缩西方文明精华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收藏演绎给国内的读者,同时也把中国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物内涵以更宽广的视野传达给国内读者和国外友人。这是我们献给北京奥运会的一个特别的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