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浅谈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劳动用人制度改革的加强,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显著。但由于多种原因,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方面目前尚存在许多困难,新疆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于各方面共同探讨解决。一、主要的影响因素1、受大局影响,供需矛盾突出由于存在着与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新疆大多国有企业效益不佳,加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相当多的企业为减员增效正在裁减冗员,下岗、待岗、转岗工人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成都人才市场求职大学生的调查和对某企业董事长的访谈,以及结合国内毕业生就业观念的统计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和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调查发现,大学生择业趋向实惠,持有保底心理,自我推荐力不够,不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用人标准,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相似文献   

3.
日本大学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窘境.与此同时,日本企业在用人观念上也发生了变化,使得本来就不容乐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日本政府和各大学为促进毕业生就业,解决高等教育与现实社会严重脱节的问题,通过重组学科专业、将教养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加强产学合作等措施实施了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线的就业援助体制,这不仅使大学就业援助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为日本高等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2009年上海市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样本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不强,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薪酬水平不高,造成学生就业不稳定,部分企业没有为毕业生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社会仍然对中职毕业生存在歧视。针对如上问题,政府应在技能人才待遇、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制度建设;用人单位和社会应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中职学校自身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用人最看重的列第一位的指标是"德行",而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中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与日俱增,这与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形成鲜明反差。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表现为并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难与用工企业招工难的尖锐矛盾。作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主阵地的德育教育,理应而且必须但当起这一历史重任。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需求量加大,但是其知识结构和就业技能与企业需求并不统一,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求提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转变。本文以多媒体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上的执行为例,论证了校企合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有力支撑作用,不仅满足了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服务地方发展需要,同时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5月25日上午,副省长张世珍一行来学校调研 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来校招聘的企业代表现场 互动沟通、参加我校校企线上专场招聘会、同学校师 生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校企合作情况、企业用人需求 和毕业生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毕业生和用人企业之间搭起桥梁,更好地开放毕业生信息,从而促进毕业生更好的就业。本文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就业工作流程和就业信息的管理工作现状为基础,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基于Web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向磊 《文教资料》2007,(4):50-5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高校扩招的持续,目前,中国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因为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而失业。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从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研究的基础上,从大学生的就业制度架构、个人就业意愿和行为、企业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等方面来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在此之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绍让 《教育与职业》2012,(12):100-102
大学生就业力与企业用人标准不匹配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文章在对当前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等相统一的"KMC立体化"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以期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问题,影响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总体评价.孤立的专业知识、掌握单一专业技能和对所给定工作任务单纯的理解和解决已不能达到当今企业用人的要求.现代社会的竞争恰恰是职业素养的竞争,职业素养的培养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口头上,情境教学应该以“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发展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关注学生发展为原则,成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操作性较强、较有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652万,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人需求总量减少,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当前,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尽管已有一些有关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就业权益的法律制度可依,但也存在政策文件多、法律规定少、主体职责不清、规定过于原则等问题。我国应当通过系统和具体的立法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体系,完善反就业歧视、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以劳动合同为方向改革就业协议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然民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但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一问题不断凸显.本文通过对06、07、08三届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结合用人单位意见反馈、近20家企业用人需求的访谈资料及130余份的问卷有效数据,分析了本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尝试从企业、学校和毕业生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5月25日上午,副省长张世珍一行来学校调研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来校招聘的企业代表现场互动沟通、参加我校校企线上专场招聘会、同学校师生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校企合作情况、企业用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张世珍一行观摩了学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并与部分企业线上交流。随后,张世珍听取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5.
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企业的视角,通过分析当代企业发展的状况和其用人行为的变化,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被录用上的“难”和已签订就业协议后在工作境遇上的“难”两层含义上,解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企业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人数大幅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给社会、企业、学校、学生本人都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压力相当程度上来源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难以匹配上。当今大学毕业生存在综合素质、就业能力良莠不齐的问题,用人单位为了应对竞争压力提高了用人要求,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要求间的差距成为制约了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因而把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探索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的同时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综合多方因素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一些企业减少了用人计划.就业成为不少职业技校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就业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的招生顺利与否和发展的好坏。然而.在今年河南省的招聘市场上.我们发现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校毕业生仍然抢手.中职类技校毕业生摇身变成了主角.汽车维修、机电技术及应用、现代物流、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人才质量——就业的“定海神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而且已直接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做为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金融危机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企业用人需求的减少、薪资水平的降低、整个经济大环境的低迷为毕业生就业增加了诸多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前,广西的多数大学毕业生不愿到民企就业,致使民企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本文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高校要努力研究民企的业务方向,在办学特色上注重培养符合民企需要的专业型人才;第二,校企联手合作办学,让更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了解民企,增强毕业生到民企就业的信心;第三,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职前思想教育,消除毕业生轻视民企的传统就业思想;第四,民企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和福利机制以吸引毕业生选择到民企就业.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是基于提高高校就业服务水平而开发的.平台建立了企业和学生的数据库,实现了就业需求和市场海量用人需求的即时交互和精准对接,解决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息不对称问题;远程视频面试系统,提供异地远程面试服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使招聘会常态化、即时化,为学生和企业提供便利;系统中的信息统计模块,对学生求职和市场需求等数据进行提炼分析,建立了高校的就业评估模型,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和人才的培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