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距离衰减规律和边界效应的影响以及农业天然弱势、矿产资源贫乏的约束,河南省边缘地区农业乡镇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带,探寻河南省边缘地区农业乡镇的经济发展途径,振兴河南省边缘地区农业乡镇经济是实现河南省全面小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省际毗邻地区通常是各省的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由于它们有非常良好的门户地理优势,使得它们在各省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省际毗邻地区只有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展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化分力为合力,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湘鄂赣地区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地带,在中部崛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湘鄂赣省际毗邻地区经济开发非常必要。以湖南岳阳市、湖北咸宁市和江西九江市这三个彼此接壤的典型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对湘鄂赣省际毗邻地区经济开发策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对陕、鄂、川、甘省际边缘区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省际边缘区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省际边缘区存在经济密度小、交通距离远、区域分割严重等地理特征,加之市场规模小、贸易成本高等发展劣势,使其因集聚力不断弱化而陷入边缘化。因此,一个可行的思路就是重塑省际边缘区经济景观,从改变其密度-距离-分割现状入手,通过争取国家层面的倾斜性干预政策,加强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经济活动向重点开发区集聚,积极培育边缘区经济增长极城市等发展对策,以促进形成省际边缘区的产业集聚力,削弱分散力,打破被边缘化的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4年—2016年民族地区的省际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大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规模难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与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能够显著提高地区经济回报,且加大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东部地区更明显;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人口数量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利于民族地区提高经济回报,而受制于相对封闭的对外贸易方式,对外开放程度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的调查问卷对武汉市农村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农村地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制于多元化社会思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实困境、价值观培育体制机制等因素.为此,加强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6.
贸易成本和技术创新是影响贸易行为的核心要素。从数字经济影响省际贸易的理论机制看,数字经济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增强了信息的有效性和要素的匹配效率,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和推动知识溢出进而促进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本省省际贸易流出;数字经济对省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结构异质性;省际贸易流出的增加主要是由本省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贸易成本下降和知识溢出引致的,且降低贸易成本的机制更为明显;而数字经济发展会对邻近省份贸易流出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县级地区财力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地区的财政状况直接影响民众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和经济福利,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的关键环节也是县级政府。在利用1993-2005年中国县级地区的财政数据基础上,对县级地区本级财政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县级地区财力差距十分悬殊,财力不均等存在上升趋势;同时,财力不均等呈现很高的持久性,且这种持久性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此外,地区间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地理条件及地区特有的政策、制度等因素对地方自有财力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省际差异是引起县级地区财力差距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使县级地区的公共支出达到起码的均衡,最主要的手段只能依靠上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发挥更大的均等化效应。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化和省际行政区边缘经济理论分析入手,提出铜仁建成省际行政区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治理转型滞后,成为阻碍铜仁建成省际行政区中心城市的观念障碍和现实壁垒.培育中心城市,再以中心城市构建边界经济圈,实施区域一体化相关方略和措施,并进行铜仁城市建设和政府治理转型,成为铜仁建成省际行政区中心城市的现实路径,铜仁市委提出的“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9.
全面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全面把握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的市场化、民营化,更好更快地推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资本不断向服务业集聚,中部地区作为吸引外资的新秀,服务业FDI的大量涌入势必对其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运用中部六省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服务业FDI流入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本形成效应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并且服务业FDI的流入对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本形成效应均有着较强的即时性;在短期内,中部地区服务业FDI对其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我国西部地区12个省2001-2010年教育经费数据,以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基础教育经费支出省际差异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生均经费的校际差异总体上呈现了扩大趋势,其原因既可以归结为农村小学内部的差异占主导作用,又可以归结为县内差异的贡献在逐渐上升.其政策含义是,针对中西部地区以省和县为瞄准对象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同时,还需要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以促使县级政府在县内学校间的经费分配更加公平.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5-2018年五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乡教育回报率进行测算,考查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将外出务工人员和永久迁移至城市的人口重新划回农村样本后,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上升.2018年,城市教育回报率为8.3%,农村教育回报率为5.8%,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为2.5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的5.8个百分点,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明显缩小.在城乡教育回报率地区差异方面,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回报率较高,各省城镇地区的教育回报率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仍明显.将移民样本放回后,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进一步上升.若以地级市为考查标准,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各地级市间的教育回报率呈逐渐分散状态.这说明,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更多体现在城市间而非省份间.应从园地制宜制定教育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入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回报率差距,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人力资本红利.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95-2018年五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乡教育回报率进行测算,考查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将外出务工人员和永久迁移至城市的人口重新划回农村样本后,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上升.2018年,城市教育回报率为8.3%,农村教育回报率为5.8%,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为2.5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的5.8个百分点,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明显缩小.在城乡教育回报率地区差异方面,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回报率较高,各省城镇地区的教育回报率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仍明显.将移民样本放回后,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进一步上升.若以地级市为考查标准,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各地级市间的教育回报率呈逐渐分散状态.这说明,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更多体现在城市间而非省份间.应从园地制宜制定教育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入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回报率差距,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人力资本红利.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5-2018年五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乡教育回报率进行测算,考查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将外出务工人员和永久迁移至城市的人口重新划回农村样本后,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上升.2018年,城市教育回报率为8.3%,农村教育回报率为5.8%,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为2.5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的5.8个百分点,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明显缩小.在城乡教育回报率地区差异方面,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回报率较高,各省城镇地区的教育回报率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仍明显.将移民样本放回后,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进一步上升.若以地级市为考查标准,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各地级市间的教育回报率呈逐渐分散状态.这说明,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更多体现在城市间而非省份间.应从园地制宜制定教育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入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回报率差距,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人力资本红利.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大城市人力资源过剩的情况下,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中等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平衡或者严重短缺的状况.通过制定一些政策和机制,可以改变这些不平衡造成的长期的不良循环效应,以便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普通高校教育投入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6-2006年间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普通高校支出数据,估算了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地区差异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并运用二者的分解公式对其进行了系统因素分解分析.研究发现,相对于高校扩招前,扩招后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分布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出现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扩招后生均预算内投入省际分布差距进一步扩大引起的.另外,分区域分解分析还发现,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对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总体差异贡献最大,其贡献率接近600%.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面临诸多方面的困难与挑战.针对这些困难与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应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坚决抵制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从而维护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8.
王秀波 《成人教育》2013,(12):40-42
西南民族地区初中引入职业教育是实现教劳结合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手段。基于贵州黔东南地区的田野考察,从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学生出路难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缺少技术人才等角度出发,初中应引入职业教育。民族地区农村初中因地制宜引入职业教育,有利于人的发展以及终身学习,有利于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并且符合受教育主体职业发展规律及国家相关政策提出农村实施普职结合的办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全国30(西藏数据缺失)个省(市、区)2003-2009年农村教育资源数据,测算省际农村教育资源的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和加权变异系数,分析省际之间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农村教育资源按人口分布配置公平性较差,且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对占有更多资源,但这种不公平的状态有所缓解.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欠发达地区既面临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又面临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的新要求。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效应入手,分析产业转移的效应对经济发展动力转变的影响,以及制约产业转移效应的发挥的因素,需要完善政绩评价体系、加强产业规划、转变产业转移模式和加强人才保障,使欠发达地区在充分利用机遇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